11.21 摆对位置再松柔

摆对位置再松柔

记得杨家第四代有位老师说过,太极拳就是要练到手脚搁对位置。是这样,问题是怎样的训练,能够让手脚尽快搁对位置呢?
有人曾经问我,怎样才是松沉落底?我当时回答,别人推不动你了就是松沉落底。现在我知道,结构摆对,别人就推不动你了,但这样还没到松沉落底。我现在的理解,两脚踝酸痛可能是个标记,脚踝酸痛过后才是松沉落底,不过大家也别太当真,也许两个月后我又改口了。
落地生根是初学者经过调整身体结构就可以做到的,只是初学者往往身体比较僵硬,就算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他扳好了,他一动就没了,所以我觉得初学者用时时刻刻身体结构摆到位这种方法学太极拳,挺不容易的。当然,一旦学成非常厉害!


雅轩师提出大松大柔,大家练太极拳的都说大松大柔,可在视频里,却看不到几个松的人!到底要松在那里?松在腰里!只要腰松了,哪怕耸着肩打拳也没关系,耸不住的!腰松了,腰胯不起犟劲,骨盆依靠重力作用会慢慢让两胯根松开、慢慢摆正,这是重力和腰部习惯用力之间的斗争,一开始腰部习惯用力是非常顽强的,初学者如果不下大功夫,每天只是打个一遍拳架,重力是斗不过习惯力的,十年摆不正骨盆位置是很正常的,骨盆位置不正就是尾闾不正,尾闾不正的结果就是: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


杨式拳打的人最多,但看不到能正确打杨式拳的人。杨式拳难在哪里?松腿,两条腿都要放松。不仅仅到定式时放松,运动过程中也要放松,而杨式拳很多时候身体不是直线运动,有很多转动,转动时不要说新手,我看打拳很多年的人,腿都绷得紧紧的。

武式拳里面基本没有身体的转动,都是直线运动,所有改变运行方向,都是靠两条腿的转动,这样就最大程度保持身体的中正,这对初学者有莫大的好处。杨式拳是广种薄收,学的人多了,总有天才徒弟出现的;武式拳是精耕细作,学的人不多,但练出功夫的比例却很高。谁是天才?杨露禅是天才,他用不容易出功夫的拳架练出了功夫;谁是智者?武禹襄是智者,他把拳改造成容易出功夫的架子。老师都愿意教天才学生,我不是天才,所以我特别希望碰到智者。

在网上又看了郝少如前辈的拳架视频,以前看不懂,总觉得那老头转来转去在干什么啊!现在有点看明白了,那份轻灵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可以练到。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拍摄者是怕大家看不明白,还是不想浪费多余的胶片,那个视频中,前面是郝少如前辈演练拳架,后面是王喜奎前辈演练,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就好像大家买了张正版的刘欢的CD,突然里面听到一首我哼的儿歌,太幽默了!


武式拳虽然练的人不多,但还是看到有人练出了功夫,前一些日子,师妹把郝少如前辈的弟子刘积顺老师的视频找了出来,放到了她的空间里,看刘老师的拳架视频,一个感觉:好轻柔啊!又看到刘老师弟子王小伦的拳架视频,两个字:真棒!但王小伦把刘老师的拳架改掉了,动作难度改大了,这样其实是有违武式拳让初学者尽快入门这一初衷的。功夫出来怎么打都行,对于初学者,还是郝少如前辈的架子实用。

摆对位置再松柔

武式拳拳架应该是太极拳各门各派中动作最简单的拳架了,整套拳架,基本就是由懒扎衣和搂膝拗步,加一个中间蓄势过度动作手挥琵琶构成,名字还保留着原来的不知什么动作的名字,动作已经简化归类到差不多这三个动作。譬如三涌背,就是一连串的懒扎衣和手挥琵琶,倒撵猴更好,完全改成搂膝拗步。看着其他各派太极拳一些眼花缭乱的动作,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这不是要初学者的命嘛!其实内家三拳,除太极拳以外,都符合我上面说的八个字。八卦掌很明显,如果转掌转不出功夫,不要说八八六十四掌,会个三万六千掌也没用。

可惜的是,八卦掌的转掌动作,在我眼里太难了,要把身法摆对简直是不可能,不要说是初学者,转个几年,晕头转向的也大有人在。形意拳练习思路就是简单重复,五行拳就那几个动作,来来回回练呗。看了很多视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眼里身法做正确的也不多。在各家太极拳中,注重身法的还是首推武式,每一动中对身法要求之细腻,没学过的人是不能想象的。

摆对位置再松柔

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看法,真的很正常,李雅轩前辈、郑曼青前辈都说要大松大柔,要松净,而同样出于杨门的董虎岭却认为不能松净。不同的观点就会有不同的练法,而不同的练法就可以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练法就有不同的效率。只是有些是练法,而有些不太像练法。记得以前有个叫马什么的长跑教练,训练运动员好像很有一套,每天弄点龟鳖汤喝喝,每天一个马拉松在中国乱跑,有人说他是为了让运动员躲避飞行药检,我不这么认为。你想想,有哪个正常人吃得消每天一个马拉松?不行?不行就淘汰,老子要的就不是正常人。就这样才有“东方神鹿”这样的运动员出现。

与其认为是被训练出来的,不如认为是被选拔出来的,她不是正常人,是天才。只是天才脑门上也不刻字,就楞得靠我们马教练选出来。在我眼里,目前很多训练方法都不能算训练,而是选拔,要的就是天才,而传统的太极拳才是一种科学的训练法,是真正的想把一个普通人变成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