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明望村位于忻府区西北,距城区18公里。东边5里正对银山,南靠双乳山,西邻双乳湖,北距奇村镇1公里。全村现有住户585户,人口1448人。现属奇村镇

。明望村山青水秀,风景独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励志图强,人文荟萃。是忻州屈指可数的一方风水宝地。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双乳怀抱 地肥水美

明望村绿水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宜人。双乳山、傲子坡、大西坡、暖泉山、王墓山和双乳湖山水相依,亲密环绕,把整个村庄拥入怀中。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村西,过去云中河畔明望的近干亩土地,现已全部变成一个大型的双乳湖水库。双乳湖面积4000余亩,最大储水量可达1200多万立方。湖水浇灌着万倾良田,养殖着无数鱼虾龟蟹,湖上鹅鸭成群,水鸟遍野,快艇击浪,小船悠然。这里是中下游滨河公园和一个个水上乐园供水用之不竭的源泉。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村东,至五里之遥的银山脚下,过去白茫茫的盐碱地,解放后通过开奇明渠、跃进渠,改造了盐碱地;通过运取大量湖滩肥土改良了土壤;通过修筑青山渠,平田整堰,扩大了坡地灌溉面积。如今2264亩耕地都能上水,而300亩三面环村的坡地亦树木茂盛,花果飘香。真是人说明望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本村资源优势,挂靠国家扶持政策,群策群力,改善水利设施,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整治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到2019年,有配套水井10眼,变压器4台,暗管1万米,沙石化田间路4公里。同时发展西瓜制种,西葫芦制种,甜糯玉米等经济作物,技术员定期培训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村中,庄重的门楼,典雅的影壁,恢宏的大戏台,宽阔的文化广场,活动室、图书室,便民的村委办公所,硬化的主要街道,明亮的六十多盏路灯,一所新建的标准化小学,3个三农便民店,2个小型超市,3个饭店,5个生活垃圾池,还有大型水塔,可供全村自来水饮用。

2019年初,村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卫生,折违建,清垃圾,修河渠,治粪污,改习惯,提风貌。村里拆除了长久占道经营的违建,处理了经常味道难闻的垃圾,打扫卫生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有专人做到垃圾不落地,及产及清。通过这次环境大整治,彻底改变了人居环境,使明望真正成了一个生态优美的村庄。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亘古明望 源远流长

明望村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史前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漫步明望故地,捡拾久远的历史。1993年,忻一中学生王晓航发现考证了双乳山原始人遗址的存在。忻州地区文管处处长李有成看了考古系列论文、图片、实物后评价说“双乳山遗址属龙山文化,是忻州地区的首次现..……一个中学生酷爱祖国历史文化,不辞艰辛,大量取证,事实清楚,难能可贵”

。双乳山北麓之老娘沟古窑尚存,幽静深远,传说为王母娘娘所开,其实是明望远古祖先原始人的生存之地。1992年,明望在大西坡顶兴建文殊寺时,掘出西汉古墓,墓葬中青铜宝剑、彩绘陶器等一批文物由地区博物馆收藏。明望村西北临村有一王墓,只留有古时盗墓之旧迹,久远的年代和人物无可考证。而双乳山北乳之巅所建文殊寺被广誉为“双乳浮楼”,殿堂金碧辉煌,色彩斑斓,宏伟壮观,双乳山歇山殿,巍巍横空而起,屹立于山巅,此殿景观奇特,建筑结构奇巧,古今独一无二:寺中四根大柱,一年四季总有一根悬空,老不着地,只要用手一推,此柱即摇晃起来。更神奇的是,这四根大柱按春夏秋冬四季以“巽、离、坤、兑”之方向交替悬空,年年如此,整个楼阁飘若翠微,故得名“双乳浮楼”。是忻州古四奥八景之一。由残存石碑”尉迟恭监造”可知:双乳浮楼始建于唐初。这与忻县县志所载:始建于唐朝初期,五代后至宋、元、明都做过不同修葺相吻合。1992年,明望村人重建双乳山文殊寺宝刹于大西坡顶,传承古韵,气势非凡,以免乡民遗忘历史之辉煌。新寺宏伟壮观,与双乳湖相映生辉,只是少了古殿”的“浮楼”之奇。


明望村自唐宋以来,除了双乳山上文殊寺院,村北有龙王庙、财神庙、奶奶庙院一座,村南有金脸塑像关帝庙院一座、有别具一格的戏楼,村东北有红脸塑像关帝庙院一座。四座庙宇分别都有戏台,每年都赶会,唱戏,摔跤,玩艺儿杂耍,闹红火,做买卖,热闹非凡。双乳山腰东北有一片开阔地,是古明望庙会的专属区域,名曰“会馆子上”。双乳山文殊寺庙会过去是农历四月初八正日,由方圆24村参加的盛会。现文殊寺庙会改为农历四月十八日,同样红火无比。其他古庙都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的是零零星星美丽而神奇的古老传说。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明望村的村名出自建村始祖王士和陈武双结拜兄弟之口。相传大槐树移民曾经过忻州,夜宿南营。移民中有王士、阵武结拜兄弟二人,因饥饿难挡,隧带配偶偷出营地,到云中河里捕鱼、摸虾,抓田鸡。不料,云中河水暴涨,将他们截在河东岸双乳山脚下,只见山坡上树木茂盛,山桃山杏野果累累。他们边采边吃,不知不觉走入双乳山腰西洼一山洞中,由于连日风雨兼程,疲劳过度,在洞中饱食而卧,次日过午方才醒来,出洞一望,大惊失色,时隔半日,南营已成一片汪洋,更不知同伙去向,无奈王陈兄弟从小饮马沟转到乳山之北,靠大西坡掘成西窖两眼悽身。从此兄弟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每日傍晚总要携带妻子登上双乳山头,先向西望南营,然后向南遥望故居洪洞大槐树—一圪针沟,再向北遥望不知去向的移民同伙,每每望到繁星满天,明月西斜时,兄弟对视,两家女人同说一声:“明儿望哇”,便无语,才依依不舍的下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严寒酷署,不管风吹雨淋,王士、陈武两家天天登山,天天望,天天说着同样的那一句永不变更的话:“明儿望哇”。才肯回家。

再后来,双乳山北乳之阴的开阔地被王士、陈武兄弟两家开辟建造成一座富饶美丽的庄园。王士在村东面筑起一座东寨,陈武在东寨西北筑起一道西栅子。王陈两家人南依双乳山作障,西靠傲子山为屏,东寨、西栅子与两山合围,从此形成了一个好不安全舒适的小村寨。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云中河流域气侯宜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木繁盛,村落渐次增多。一日邻村人见王士,相问:“你们居双乳山下什么村?“王氏随口答曰:“明儿望哇!”他日,又有邻村人见陈武亦问:“你们居双乳山下什么村?”,陈氏亦随口答曰:“明儿望哇!“。这”儿”和“哇”原为辅音,发音轻微不易被人注意,又无实义;而“明望”两字却凝重而响亮、掷地有声,含义无穷。因此,邻村人便都说王士和陈武所居之村叫“明望”。

从此,邻村上下,方园百里,无人不晓得忻州双乳山下有个美丽富饶的明望村。

新发现!忻府区明望村人文荟萃,风水宝地,令人向往


王陈两家从贫困中建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造就了勤劳勇敢、善良义气的性格,对贫苦流浪、无家可归之人极富同情心,收容帮助他们在村里安居。因此,明望村后来逐惭发展成多姓氏,多家族的格局。现585户中,户主姓氏达32个姓别。明望村民风淳朴,互助为乐,“夺户舁棺”便是典型一例。周边村里丧葬帮忙的人都要东家管饭,但明望村只帮忙绝不吃饭,古风传承,至今如此。

励志图强 人文荟萃

明望村有32姓,32个家族。人人有个性,家家有特色,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一代明望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共有的特质-一明望精神。那就是“百家同心、互助为乐的纯朴风尚;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畏强暴、维护正义的战斗精神;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坚韧冲劲”。

翻开记忆的大门,历数先人的风采。清朝王佩璋(1885——1967年),王家的花大门上,“望重士林”塑金大字闪耀夺目,是其时父辈考取功名的佐证;赵保珠家仍珍藏着清朝《秀容孝女》牌匾,此牌匾系同治十一年时(公元1872年),忻州知州高崇基发现民间竟有如此杰出女子,感慨万干、钦佩不止。而“给秀容孝女额表其门”,“以荣之”。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时有赵莲女,养老扶幼,顶门又立户,这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古代的又一典范。为彰显古代女性敬老爱幼,孝顺忠坚之志,及不畏艰辛,穷其一生、挑战自我,顶门立户之功,由当时州内吏胥陈逢泰亲笔书写了《赵孝女传》;清光绪24年(1899年),时任村长王存云(1865——1930年),在村兴办学堂,为教好学生并减轻村民负担,一直义务兼任教师,学生成绩显著。忻州知州以“德泽义学”牌逼和两面锦旗表彰;清朝年间,村长陈黄苟(生卒不详),为修忻州到奇村“官道”,主动献出自家良田,换得官道所占人家土地,解决了当时修路难的矛盾。忻州好县长许汉都赠“造福桑梓”牌匾以示表彰。

明望人至古崇善唯美。到近代却有“屠宰之乡”称谓。据说清朝中期,居明望的曹家兴起杀卖大牲畜,牛、马、驴、骡、骆驼等,很快发迹。过若干年,有年过年煮饺子,揭开锅后突然看到满锅牛头上下翻滚,主人大惊失色,遂病亡。不久曹家衰落,人亦出走,只留下村东一片荒塚——曹家坟。陈家信奉民间俗语“猪羊一棵菜”,只宰猪杀羊,不屠杀人类的帮手牛和马,且亲民利微,一直传承到今。他们结帮成队,西到宁武、静乐、岚县、陕西,北上崞县、集宁、封镇、土木尔台、蒙古草原……明望人凭着豪爽仗义、诚实守信和高超的屠宰技术,一把屠刀走天下,赢得了世人的喝采。常有外村五六个后生才好不容易把二三百斤的生猪送到明望,男人不在家,亲眼看着女主人三八两下制服肥猪。久而久之,“屠宰之乡”的美名不径而飞。当然除陈家外,随之而起的还有吕家、赵家、邢家、张家、索家、杜家、郭家、高家等家族,都拥有杀卖的良好口碑和高超的屠宰技能。后来“屠宰之乡”也就名副其实了。解放后,陈二林、陈三林弟兄到了太钢食品供应站和批发部,负责技术指导和批发工作。陈成喜、陈计洋、陈秉恒、陈存安等一大批人到了县肉联厂、各公社食品站工作。依托屠宰之便,明望曾出现有名的皮革加工者赵全佳;杂碎精加工者赵二全、孙老虎、郭绪根、高治旺、陈润元、邢成喜等一批能人。他们制作的杂碎自古以奇村镇等地为主要市场,卫生第一,色香味俱佳,形成了后来的地方风味特色名吃“奇村杂碎”,进而走进忻州、太原,深受人们欢迎。

在明望众多杂碎经营者中,孙老虎的“老虎儿杂碎”,因慈禧太后路经暖泉山明望时饱尝赞誉后,更负盛名。

明望人虽有“屠宰之乡“的冠名,其实菩萨心肠,崇尚佛法依然是骨子里的真实一面。至唐初建双乳山文殊寺起,代代先民敬佛行善,使寺庙发展到四座,香火旺盛不衰。尤从抗战以来,武圣关帝庙成了村民抗击侵略者的神坛,寄希于中华再出武圣。

村北关帝庙主持王应光(时人称“老尚友”)聚集信徒,借求神拜佛宣传抗日,三七年,陈建荣(龙喜)、陈培才(存保)、阵先元等一批积极青年参加了义勇军。村南关帝庙主持由双乳山文殊寺主持释然悟大师兼任,住宿村南庙院,讲经说佛,收村中青年寂光、寂常、寂明为徒,倡导国人向善、保家为国、抗击侵略。寂光大师为抗战还俗,学得裁缝为八路军做军装,解放后又皈依,在忻州和平路“观音寺”任主持。寂常大师任忻州”兴国寺”主持,是忻州市佛教协会第一届、第二届会长,忻州市政协第十届委员,第十一届常委,忻府区政协第十二届常委。寂明后还俗,参加解放军总后勤部的(黄龙王沟)军工建设。

之后入佛门的村民仍有释照严、释照授、释照寺等爱国僧人,明望人崇善信佛、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延绵不绝,源远而流长。

明望人崇善信佛不假,但勇武骠悍、不畏强暴、保家为国、不惧牺性的精神亦表现非凡。单说抗日战争以来,为国捐躯先烈6人:他们是1937年新婚后10天参加义勇军,后归359旅,与日军作战牺牲于三交镇的陈先元烈士;14岁参加八路军,勇敢机智的警卫员乔荣贵(小名乔治文)烈士;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张天保、王大红及王旭和烈士。在一批批军队指战员中,立功受表彰者甚多。如陈建荣(小名陈龙喜):1937年参加义勇军,后归建第八路120师359旅服役,参加过南泥湾大生运动及1946年中原大突围、解放太原、西安等战斗,抗美援朝归来,转入铁道部,以正团处级于1979年荣退。王太和:1961年入伍,在宣化炮兵指挥学院工作,大校军衔,主要贡献:1、革新的《乙丙仪沾染刻度表》获国防部装备仪器革新奖,全军使用。2、编拟《炮兵旅、团首长司令部专题作业方案》及《原案》分攻、防两题四套八万字——由总参谋部防化部采用、审印,全军推广。3、编写了《炮兵部队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炮兵分队核、化、生武器及防护》、《苏、美军准备使用原子、化学、细菌武器的情况》、《部队管理学》等教材八十余万字,供宣化炮兵指挥学院一直教学专用,获编写教材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4、撰写发表《要重视炮兵核观察》等多篇论文,获学术研究三等奖3次,并获炮兵学院学制获奖作者,被评为北京地区院校协作中心先进个人。5、讲授全炮兵指挥学院《三防》、《毛泽东军事思想》、《部队管理学》等课程,获学院授课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多次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教员,受嘉奖十余次,立三等功1次。曾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多次评为优秀党员。其家庭,200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冯福堂、白双喜、陈海洲、陈眉洲、王先书、陈满红、赵兴元、陈富贵、贾双常、冯如生、陈计贵等都是军人中的杰出代表。

明望人的尚武精神不仅表现在祖国需要时积极投戎和战斗中的英勇无畏,而且平时就有强身健体的传统。摔跤运动,长盛不衰,男女老少,永不言败,成了南高崔氏“摔跤世家”的盟友,为忻州“摔跤之乡”注入了活力。单说挠羊汉就有十来个。他们是:赵三福、高四、王丑耐、王黄文、赵全生、赵福和、边凯、陈晋贤、邢靖铭等。其中夺得全国冠军称号的有3名(赵福和、边凯、陈晋贤)。民间出名的摔跤健将更是济济一堂、人才辈出。

明望出精英 百业竞风流

刘豫洲(生卒不详)清末商人:家乡置地百余亩,垫定家族经济基础,其后代英才辈出。

王爱堂(1902.11-1971.7)建国后忻县第一届政协委员:尊师重教,把五个子女都培养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在“屠宰之乡“开“书香门第”之先河。

刘汉文(银安1904——1968年)任宁集恒记商号三掌柜,归乡后培育子女读书成才。其孙辈10人中,除中专生,大学以上学历达7名(含1名研究生),成为文化大家之一。

陈培仁(俗名陈三1917——1999年)畜牧大拿、车把式:13岁跟随“摔跤世家”崔富海爷爷赶马车跑内蒙,后在忻州、崞县、宁武、静乐等地跑运输,识得干里马,善使百里驹。一生跋山涉水、解危救难、德艺双全、誉满古道。

王福祥(王清贤1928-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队,拥有华北解放纪念章和军功章的空降战士。

释寂常(1932年生)开创忻州佛门事业的法师。

王淑英(王凤鵉1935年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中国第一批女工程师。

王天明(1937年生)在中国核工业部第七研究所从事工作的高科技人员。

王敏(王太平1937年生)岚县文化局局长、岚县1-4届政协委员、副研究馆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西分会会员、吕梁地区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创作表演唱、小戏、快板、舞蹈等中小节目100余件;编写“岚县戏剧志”、“岚县电影志”入选县志;主编的“岚县民间歌谣”、“岚县民间谚语”、“岚县民间故事”等三套集成,共计12万2千余字,已入选山西省“三语”集成卷。

陈晋才(1955-2018年)出任右玉县县长和山阴县县委书记,朔州市市长助理等职的党的好干部。

王智和(1928-2018)民间农民中的径走名人。素有“和子进太原,两头见太阳”之民谣(忻州明望村到太原距离往返约200公里)。

陈双才(1952年生)26岁任明望党支部书记,理念超前,教育优先,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兴建了明望村第一座八年制标准化学校,投入使用三十余年,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王晓航(1976年生)酷爱考古的中学生:1993年,该生在忻州一中131班以《双乳山人遗址初探》、《双乳山遗址遗物探析》、《暖泉山古生态环境探密》等系列考古小论文,论证了忻州双乳山原始人遗址的真实存在。论文分别荣获山西省中学生论文大赛优秀奖、忻州地区一等奖、二等奖等。

王文平(1941年生)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家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编审职称。任职期间,终审近千万部作品,其中王安忆、周梅森、蒋子龙、贾平凹、莫言、张平等作家的长篇作品,多次获欧、美、日、等国和国内的国家图书奖,矛盾文学奖等高级别大奖四十余种。并主编《当代作家文库》、《文学新星丛书》、《作家珍藏版》等大型文学丛书。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各类图书七种,为:

《讲梦》(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

《文平中篇小说选》海南出版公司。

《望儿楼的女人们》台湾海风出版社。

《文平诗词选》香港银河出版社。

《文平短篇小说选》作家出版社。

《明望堂琐记》(散文集)作家出版社。

《唱夜》(小说集)太原北岳出版社。

《豆娘》描写家乡抗战的40集电视剧的原著。

作为编辑和作家,多次被收录为:中国当代文学专家、编辑家等等。

以上所列,挂一漏万,众多精英,不一而举。

明望村,从远古的文明,到解放前的“屠宰之乡”,到现在,亘古明望,依托魅力双乳,有双乳山假日山庄,有云中河上最璀璨的明珠--双乳湖,有佛教古刹--文殊寺,有忻府区西北乡第一雄浑排场的大戏台,又紧靠奇村温泉,更有勇敢、勤劳、智慧的明望人,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望已成为一个崇文尚武、百业兴旺的新时代一流文明村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