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此人最受争议,却成了最幸运的“叛徒”,得以善终,后代传承至今

中国文字中,对于“叛徒”的定义就是:有背叛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而采取敌对行动或投到敌对的一方去行为的人,但很多时候,“叛徒”一词特指:背叛祖国和革命的人。

所以,叛徒也分为两种:

一、有背叛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而采取敌对行动行为的人。

二、投到敌对的一方去行为的人。

本文我们着重说一下第二种。

可以说,提到“叛徒”,人们恨不得将其得而诛之,所以,叛徒定是人人喊打的存在。就算有许多人是被逼无奈投降的,但是,还是要贴上“不忠”的标签。“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这十二字,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忠”正是这个核心之一。

此人最受争议,却成了最幸运的“叛徒”,得以善终,后代传承至今

三国中,被称为武圣的关羽,也被迫投降过曹操,但是,与曹操有过“屯土山约三事”:

第一件事,投降汉室,不是投降曹操;

第二件事,赡养和尊重刘备的两位夫人;

第三件事,如果知道了刘备的下落,自己就立刻前去投奔;

曹操爱惜人才,不在意这些条件,不仅答应了关羽的全部条件,还让汉献帝任命关羽为“偏将军”。之后,关羽得知了刘备的下落,便立刻去投奔了他,因为,之前与曹操的约定,所以,关羽不是一个不忠之人。

此人最受争议,却成了最幸运的“叛徒”,得以善终,后代传承至今

然而,在汉朝也有一位被迫投降的将领,一位骁勇善战的英雄,而他投降的原因也与关武圣相似。但是,却因为一些信息的失误,造成了决策失败,最后,假降成了真降,让人惋惜。而他,也成为了历史上,最令人同情的“降将”。

这个人就是李陵。

李陵,字少卿,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长大之后,李陵担任了汉朝的侍中,建章监。史料记载,他善于骑射,对士兵有仁爱之心,名声很好。汉武帝认为:李陵具有李广的风范,于是,就让他率兵出征匈奴,最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了。

其实,李陵战败是有原因的:

首先,汉武帝无意让李陵为将,可是,李陵自负不愿为副将,他想以少击多,这牛皮吹的有点大;

其次,李陵与副手不和,将副不和,必成大患;

最后,虽然李陵骁勇善战,将士勇猛无比,不怕牺牲,但是,毕竟人数差距太大,实力悬殊。另外,军中还出现了叛徒,致使军事机密泄露,难逃一败。

此人最受争议,却成了最幸运的“叛徒”,得以善终,后代传承至今

当然,行军打仗,胜负也是兵家常事。在中国古代,没有败绩的长胜将军,又有几个人呢?而且,战败之后,无非会产生三种后果:

一是,死战到底,拒不投降,最终,英勇殉国;

二是,诈降,留得有用之躯,再寻找机会报效国家;

三是,真正投降;

李陵的军队弹尽粮绝,突围无望,本打算与匈奴死战到底,拒不投降,但是,部下却劝他留得有用之躯,寻找机会逃回大汉。最终,李陵听从了部下的建议诈降匈奴。李陵是名门之后,他投降匈奴,对国内影响很大,惹得汉武帝大怒,连替李陵求情的司马迁,也被执行了宫刑。

汉朝都城离匈奴之地万里之遥,信息怎么能确保准确无误呢?在传闻,投降后的李陵为匈奴练兵之后,汉武帝更是大怒特怒,当即下令:夷李陵三族。李世宗族,更是以李陵不死为辱,彻底绝了李陵的归汉之路。

实际上,替匈奴练兵的并不是李陵,而是降将李绪。一系列的阴差阳错,让李陵成了历史上最冤,最让人同情的将军。

此人最受争议,却成了最幸运的“叛徒”,得以善终,后代传承至今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给李陵写了传记,才让李陵留在了这茫茫的历史之中。即便这样,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李陵到底是不是诈降,又有谁能分得清呢?毕竟,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王夫之先生就曾经说过:“投降了就是投降了,这是作为战士永远都洗不掉的耻辱,没有人会去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投降的。所以,在史书上,对投降的人是很少有记载的,就算投降有原因、有记载,也不过是表达同情或原谅罢了。”

李陵虽然悲壮,但是,投降终非“正道”,遇到像李陵这种情况,最正确的选择就是一个字“死”,选择光荣牺牲,那样还会成为一名烈士。如果你选择一个人苟活,反而会有更多的人因你而死,让更多的人为你蒙羞,自己还会愧疚一生。

所以,后世的许多将军都引以为戒,以李陵为前车之鉴,拒不投降死战到底,最终,壮烈牺牲,其中,就有北宋名将,杨家将第一人的杨业。

此人最受争议,却成了最幸运的“叛徒”,得以善终,后代传承至今

年少时期的杨业,不喜欢读书,但是,他却非常喜欢骑马射箭,尚义任侠。所以,每次打猎,杨业总能收获比别人多的猎物。而杨业,从年少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将军,为此,他还对别人说:如果让他带兵打仗,他就要像鹰和犬一样,追逐野兔、野鸡。

可见,杨业的勇猛与果敢非一般人可以比拟。

杨业在兵败陈家谷之后,就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正好,在被围困的地方,看到了一座碑,竟是李陵碑。杨业思前想后:若战死,则家里会有烈属待遇;若苟活,李陵就是前车之鉴,被夷三族。于是,杨业有了选择,那就是撞死在李陵碑上。

然而,这只是演义中故事并不可信,但是,也正是演义故事才真实的反映出人们在面临这种情况时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因为,投降终究不能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所接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一种不服输、血拼到底、不怕牺牲、名誉高于生命的伟大精神。

杨家将之所以名留千古,也正是从杨业光荣牺牲开始的。

此人最受争议,却成了最幸运的“叛徒”,得以善终,后代传承至今

李陵虽然是历史上最具受争议、最值得同情的“叛徒”,可是,他可能也是历史上最幸运的“叛徒”了。不仅在匈奴得以善终,还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当了匈奴的驸马。并且,在受到封赏之后,做了大官,成为了匈奴的贵族,好好的生活了几十年。

他的家人虽然被发配边疆,但是,也得以在边疆繁衍生息成为一族繁衍至今。据说,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塔,就是李陵的后人,这也算是一宗奇闻逸事。至于这个传说的真假,我们在这里暂且不做深入的探讨,反而有历史证明:李陵后裔还是生活在中国。

根据《隋书·李穆传》记载,李陵的后裔就一直生活在匈奴,也就是中国的北方,后来,鲜卑拓跋氏建立了北魏就南迁,李陵的后裔也是一直跟随。有一个南北朝至隋朝的名臣李穆,他自称是李陵后裔,是一个带兵打仗很厉害的一个人,之后做到了太师,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这也可以证明李陵后裔又生活在大中国的领土里了。

【《史记》、《汉书》、《宋史》、《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