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隔壁婆婆把鍋燒糊了,她會被罵嗎?

一早,夫下去拿好快遞上來,進門就對我說:“隔壁老太太把鍋燒糊了,我看到她在門口使勁刷鍋。你說她在家會被罵嗎?”

因為夫下去拿快遞前,還在跟我一起討論我昨晚的一個問答。題主發了這樣一個問答:媳婦歇班在家,為什麼婆婆既不做飯,也不送小孩上學?

針對這個問題,我主張婆媳彼此換位思考,互相體諒。尤其被兩個女人夾在中間的老公,既要安撫好媳婦的情緒,也要體諒親媽的辛苦。但是短短几個小時裡,評論區一邊倒認為媳婦沒良心,自私,覺得婆婆很辛苦,既要照顧小孩,還要伺候媳婦。媳婦不懂感恩,怕吃苦,只知道索取。總之,媳婦被批的體無完膚,似乎婆婆所有的苦,所有的痛,都是媳婦造成的。

隔壁婆婆把鍋燒糊了,她會被罵嗎?|一個問答引發的婆媳關係之論

幸福美滿的三世同堂

所以,夫在告訴我隔壁老太太將鍋燒糊了時,順便問了句“你說她在家會被罵嗎?”。我說:“不會。”因為隔壁老太太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將鍋燒糊了。

我家和他家共用一個風道,經常能聞到很重的糊味,但是從來不曾聽到爭吵聲。她兒子,兒媳白天都上班,她總是不聲不響地給他們做飯。有時沒事還自己弄點菜去外面擺攤,賺點錢。但是每次碰到老太太,她都很開心,還逗逗我家孩子。她老伴已經不在了,兒子,媳婦看起來都是很和善的人。有時出門碰到,我們也會彼此笑笑,聊聊。他家小孩已上高中,不需要家長操太多心。也許,這就是一個其樂融融和諧的三世同堂吧!

隔壁婆婆把鍋燒糊了,她會被罵嗎?|一個問答引發的婆媳關係之論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雖然老太太有時事情做得不好,但是她初衷是好的。她希望兒子,媳婦下班回來能吃上一口熱飯;她希望能經常見到孫女,想孫女了,等到孫女放假回家就可以了;她生病了,不需要擔心沒飯吃,不需要擔心沒人照顧,不需要擔心醫藥費,因為兒子媳婦會帶她去醫院,會照顧她,會在她苦悶時陪她。

孫女將爸媽的言行看在眼裡,跟奶奶也特別親熱。每次放假回家,都會給奶奶帶軟糯好吃的零食,並且親自撕下包裝袋,將零食塞到奶奶嘴裡。這麼多年,一直如此!

由此看來,一個家的幸福和諧不是計較誰對誰錯,也不是討論誰付出多,誰付出少,更不是施展自己宏圖大略,展現才幹的地方,而是有如下幾個特點:

1 家庭成員間彼此包容理解,換位思考,都抱著一個好好過日子的目的生活工作。就像我鄰居家老太太年齡大了,她雖然喜歡看電視,但還是力所能及地給上班的兒子媳婦燒飯。雖然她經常把鍋燒糊,但是兒子媳婦也沒責怪她,還她說,以後不用做飯了,等他們回家做飯,做好了大家一起吃。

2 家庭成員間守住彼此的界限,尊重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一大家子住一起,難免因為生活習慣,價值理念等有衝突,此時可以提前制定一個大家都認可遵守的公約,並且從自身開始,尊重他人的習慣,並守住自己的界限,就能避免很多矛盾。

隔壁婆婆把鍋燒糊了,她會被罵嗎?|一個問答引發的婆媳關係之論

家庭小劇場

3 家庭就是一個小的劇場,人間百態都在每天上演。尤其在公共空間,還是適當的像演員一樣,戴上適合的面具。畢竟,能用一句笑話就能緩解尷尬,能用一個笑臉就能化解矛盾,為什麼要將芝麻粒的小事放大到一發不可收拾,甚至爆發家庭內部大戰呢!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寫道。在我看來,家庭幸福與否,與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密不可分的。大家如果能夠互尊互重,把握好分寸和界限,幸福的家庭完全是相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