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这位硬怼胡适的张狂“疯子”,用师父送的对联预言了自己的死期

他是一位革命家,是辛亥革命的先驱;他是北大教授,蔡元培亲自邀请出任;他是章太炎门下大弟子,精通语言文字学;他跟章太炎、刘师培并为“国学大师”,敢骂胡适为王八蛋;他桀骜不驯,性情乖张,但却怕打雷犬吠;他是个文人,经通《周易》卜筮……他就是黄侃。

这位硬怼胡适的张狂“疯子”,用师父送的对联预言了自己的死期

狂狷文人 不拘小节


听过黄侃名字的人肯定不如听过章太炎和胡适的人多,但黄侃的才华和水平,却并不弱。章太炎晚年曾说“余门下当赐四王”,而“天王”就是黄侃。章太炎也承认,黄侃在音律学方面的贡献已经超过了自己。


黄侃很有意思,他的好友刘成禺在《世载堂杂忆》中记载“黄侃一生有三怕:一怕兵,二怕狗,三怕雷。”

这位硬怼胡适的张狂“疯子”,用师父送的对联预言了自己的死期

黄侃在武昌时,有次去朋友家做客,结果主人家门外栓了条狗,黄侃一听狗吠,吓得他赶紧掉头。后来主人再三劝说赔礼,并承诺把狗栓在门外黄侃才回来赴宴。而在另一次宴会上,黄侃正跟人争论学术问题,面红耳赤之际,天空一个惊雷炸响。黄侃一听,面色惨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到桌子底下。众人取笑他刚刚争论还居高临下,一会儿就“俯首称臣”了?黄侃忙说“迅雷风烈必变”,只是躲在桌下不肯露面。


硬怼胡适 桀骜不驯


黄侃非常桀骜不驯,但学问非常厉害,因此也有张狂的资本。黄侃恃才傲物,任性而为,当时被人称为“黄疯”。而最有趣的,是他“硬怼”胡适的几件趣事。


黄侃不喜欢白话文,因此大力提倡白话文的胡适也是他讨厌的对象。针对白话文这件事儿,黄侃调侃胡适说,

“你不该叫胡适,按照你的理念,你应该叫‘往哪里去’!”当时谭鑫培的京剧非常火热,但胡适却不以为意,说“京剧太落伍,用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时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黄侃一听,立马怼回去说“适之,适之,那要唱武松打虎怎么办?”

这位硬怼胡适的张狂“疯子”,用师父送的对联预言了自己的死期

卜筮专家 乐天知名


黄侃精通《周易》也经常应用。而他留下最著名的两个案例也体现了他张狂洒脱的一生。


有一次,黄侃自占富贵,得上上的好卦,于是赶紧跑去买彩票,居然真的中了头彩,于是逢人就说“今日所获,纯因考研古事而得的益处”。不知是他运气太好还是占卜技术高超。


得了大奖后,黄侃购房买地,一片风光。但他没算到的是,自己盖房的地因为军事原因要被征用。还好他有好友想帮,有人暗中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帮黄侃把房子保了下来,免于被征用。


而另外一件事,黄侃却所料分毫不差,那就是自己的死期。


在黄侃50岁生日的时候(实际上是49岁),章太炎派人送来一副对联“韦编三绝今绝命,黄绢初裁好著书”。章太炎的对联表达两个意思,一是用孔夫子读《易经》韦编三绝的故事来肯定黄侃的钻研精神;二是督促他赶快著书立说,因为黄侃认为“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发愿要50岁后才著书。


正当来宾对对联赞不绝口时,黄侃却大吃一惊道“老师预言我今年将死”,因为对联中有“绝命”之意。当时来宾都不以为意,但生日后没过多久,黄侃果然因纵酒过度,吐血身亡。


我们来分析下这副对联,根据梅花易数,其实外应的取用非常随机,黄侃一下子看到“绝命”二字,确实是符合卜筮之法的。而下联中,“黄绢”是《曹娥碑》里的著名隐语,“黄绢”即“色丝”,也是一个“绝”字,上下联一显一隐含两个“绝”命,确实大凶。

这位硬怼胡适的张狂“疯子”,用师父送的对联预言了自己的死期

事后章太炎后悔莫及,本来自己没多想,却让自己的得意门生身死,悲叹“天丧予也!”


黄侃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非常精彩,他并不是简单的文人墨客。他握笔从文,却敢于革命;他恃才傲物,却为人正派;他反白话文,却在经学、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造诣颇深。他会给自己算命,也会为自己算准而沾沾自喜;他有着很多文人的怪脾气,却也有侠客般的江湖义气。

他是疯子、名士、大师、易学家、教授……这样的人,您怎么看。

这位硬怼胡适的张狂“疯子”,用师父送的对联预言了自己的死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