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报表编制与合并,要记住的两个重要点--从报表看企业(2)

说实话,我们大脑的即时注意力、记忆力有限,整多了就白整,所以只说两个(编制与合并各一个),通过实例。

一、报表编制

之一:凡是与货币资金有关的业务,先分析货币资金的流向(凡与外部发生货币流转的,就一定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系);再分析与三大报表关系。

报表编制与合并,要记住的两个重要点--从报表看企业(2)

举例:

1、单位老王炒股赚了2000万(便于后面好记),下海创立了一家“王氏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报表是解释资金来龙去脉的,这项资金使“资产负债表”(下称“资表”)的“货币资金”与“所有都权益”的“实收资本”(实际收到的资本)同时增加2000万。

对其他报表的影响:

对“利润表”(下称“利表”)没影响;“利表”的“利润”一般是对外交易形成的。(有两项资产除外:一是汇率变化引起的“货币资金”增减值;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化(记个“股票会(汇)变”吧)。

对“现金流量表”(下称“现表”)有影响;只要对外发生货币资金往来,就会在“现表”上反映。这里发生在“筹资”项上。

报表编制与合并,要记住的两个重要点--从报表看企业(2)

2、企业开张后,从银行借款1000万,期限 6个月。

影响的是“资表”的“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一年内)-“短期借款”;“现金流量表”的“筹资”项。

当然,一切资金都要运作;企业盈利的实质,就是让“资产”不断地变换形态(“运动”是生命的本质)

3、出资400万,在深圳购买一块土地使用权。

凡与货币资金有关的业务,都要在报表中说清楚。这项业务牵涉到“资表”的“货币资金”与“无形资产”;“现表”的“投资”。(也说明:“资表”的“货币资金”只反映一个最终数字;“现表”反映的是一个变化。)

4、出资600万购买厂房与设备。

影响“资表”的“货币资金”与“固定资产”(增加),“现表”的“筹资”项。

5、购买存货(用于销售的产品都是存货)200万。

涉及“资表”的“货币资金”与“存货”;“现表”(包括筹资、经营、投资三项)的“经营”项。

6、卖出“存货”100万,作价150万,三个月后收款。

“销售收入”与“成本确认”通常是分开的;一个是销售人员当时确认,一个是财会人员当期期末确认。

“销售收入”资源既不属债务也不属股东投资,但属股东权益的增加,会计上称为“营业收入”。

所以这笔业务涉及“资表”的“应收帐款”、“股东权益”一“营业外收入”(同增150万);期末确认时,“资表”的“存货”与“股东权益”—确认“营业成本”(同减100万)。“利润表”是根据相关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报表编制与合并,要记住的两个重要点--从报表看企业(2)

所以,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关系:

核心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对股东权益中利润积累部分相关内容的展开说明,现金流量表是对资产负债表的第一项——货币资金在年度内的变化进行的说明。

另外,利润不等于流量。利润表的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的确认基础是收付制。

二、报表合并

之二:母子公司报表合并原理:剔除母子公司业务往来的重复部分,子公司其他单独业务部分属“非控制股东”权益的(按控制权比例),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1、出资800万与他方投资设立一家企业,他方出200万。

涉及“资表”的“货币资金”、“对外投资”;“现表”的“投资”项。

并表涉及“资表”、“现表”,他方200万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2、子公司获得贷款500万。

并表原理同上,也不涉及利润表。

报表编制与合并,要记住的两个重要点--从报表看企业(2)
报表编制与合并,要记住的两个重要点--从报表看企业(2)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企业通过投资800万,实际支配了子公司1500万资产;企业就是这样,通过对外控制性投资,而实现集团整体的资源扩张。(这是看报表的重要延伸涵义。)

比较合并资产总计与母公司资产总计的差额,这个差额就反映了母公司利用控制性投资所增量支配或者撬动的子公司的资源——体现了企业对外控制性投资的综合投资效应。

1910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