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報表編制與合併,要記住的兩個重要點--從報表看企業(2)

說實話,我們大腦的即時注意力、記憶力有限,整多了就白整,所以只說兩個(編制與合併各一個),通過實例。

一、報表編制

之一:凡是與貨幣資金有關的業務,先分析貨幣資金的流向(凡與外部發生貨幣流轉的,就一定與“現金流量表”有關係);再分析與三大報表關係。

報表編制與合併,要記住的兩個重要點--從報表看企業(2)

舉例:

1、單位老王炒股賺了2000萬(便於後面好記),下海創立了一家“王氏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報表是解釋資金來龍去脈的,這項資金使“資產負債表”(下稱“資表”)的“貨幣資金”與“所有都權益”的“實收資本”(實際收到的資本)同時增加2000萬。

對其他報表的影響:

對“利潤表”(下稱“利表”)沒影響;“利表”的“利潤”一般是對外交易形成的。(有兩項資產除外:一是匯率變化引起的“貨幣資金”增減值;二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化(記個“股票會(匯)變”吧)。

對“現金流量表”(下稱“現表”)有影響;只要對外發生貨幣資金往來,就會在“現表”上反映。這裡發生在“籌資”項上。

報表編制與合併,要記住的兩個重要點--從報表看企業(2)

2、企業開張後,從銀行借款1000萬,期限 6個月。

影響的是“資表”的“貨幣資金”、“流動負債”(一年內)-“短期借款”;“現金流量表”的“籌資”項。

當然,一切資金都要運作;企業盈利的實質,就是讓“資產”不斷地變換形態(“運動”是生命的本質)

3、出資400萬,在深圳購買一塊土地使用權。

凡與貨幣資金有關的業務,都要在報表中說清楚。這項業務牽涉到“資表”的“貨幣資金”與“無形資產”;“現表”的“投資”。(也說明:“資表”的“貨幣資金”只反映一個最終數字;“現表”反映的是一個變化。)

4、出資600萬購買廠房與設備。

影響“資表”的“貨幣資金”與“固定資產”(增加),“現表”的“籌資”項。

5、購買存貨(用於銷售的產品都是存貨)200萬。

涉及“資表”的“貨幣資金”與“存貨”;“現表”(包括籌資、經營、投資三項)的“經營”項。

6、賣出“存貨”100萬,作價150萬,三個月後收款。

“銷售收入”與“成本確認”通常是分開的;一個是銷售人員當時確認,一個是財會人員當期期末確認。

“銷售收入”資源既不屬債務也不屬股東投資,但屬股東權益的增加,會計上稱為“營業收入”。

所以這筆業務涉及“資表”的“應收帳款”、“股東權益”一“營業外收入”(同增150萬);期末確認時,“資表”的“存貨”與“股東權益”—確認“營業成本”(同減100萬)。“利潤表”是根據相關科目發生額分析填列。

報表編制與合併,要記住的兩個重要點--從報表看企業(2)

所以,三張基本財務報表的關係:

核心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是對股東權益中利潤積累部分相關內容的展開說明,現金流量表是對資產負債表的第一項——貨幣資金在年度內的變化進行的說明。

另外,利潤不等於流量。利潤表的確認基礎是權責發生制;現金流量表的確認基礎是收付制。

二、報表合併

之二:母子公司報表合併原理:剔除母子公司業務往來的重複部分,子公司其他單獨業務部分屬“非控制股東”權益的(按控制權比例),以“少數股東權益”列示。

1、出資800萬與他方投資設立一家企業,他方出200萬。

涉及“資表”的“貨幣資金”、“對外投資”;“現表”的“投資”項。

並表涉及“資表”、“現表”,他方200萬以“少數股東權益”列示。

2、子公司獲得貸款500萬。

並表原理同上,也不涉及利潤表。

報表編制與合併,要記住的兩個重要點--從報表看企業(2)
報表編制與合併,要記住的兩個重要點--從報表看企業(2)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企業通過投資800萬,實際支配了子公司1500萬資產;企業就是這樣,通過對外控制性投資,而實現集團整體的資源擴張。(這是看報表的重要延伸涵義。)

比較合併資產總計與母公司資產總計的差額,這個差額就反映了母公司利用控制性投資所增量支配或者撬動的子公司的資源——體現了企業對外控制性投資的綜合投資效應。

1910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