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这位扫黑战士曾“撬开”20多张“铁嘴”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苏海福,这名扫黑战士,暂时停下冲锋的脚步,被许许多多人牵挂着。

2019年12月26日下午4时,正在分析涉黑恶线索的苏海福突然咳个不停,大量咯血,被送往医院抢救,牵动了无数公安民警和群众的心。

目前,苏海福病情较为平稳,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作进一步观察治疗。扫黑战线上的同事们心疼不已,与苏海福一起奋战时的点点滴滴,浮现在脑海中。

“老刑侦”爱钻研

家里有几大箱工作笔记

苏海福有着近20年刑侦一线经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面对的案件更为复杂,新情况也多,他因此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把每一种可能考虑周全,每一项侦查工作做扎实。

“家里有几大箱他的工作笔记。”苏海福的妻子说。苏海福的工作笔记里,记满了办案、交流时学到的新知识以及总结的心得。

在知识面前,苏海福一直不“解渴”。爱钻研的他,让并未与他共事过的许多政法战线干部都印象深刻。2018年12月,全市几十名业务骨干前往外省一所政法高校学习业务知识。

“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交流。”老师讲完课时提醒。每每老师讲完课,苏海福便会“缠”着老师请教,一请教时间就没个准头,往往是别人劝他“让老师先下课,下次再问”,苏海福才作罢。

听闻扫黑民警咯血病倒在岗位上,许多参加过培训的干部民警的第一反应是:“就是那个爱钻研的苏海福吗?”

苏海福外出办案多,遇到的同行也多,又爱请教交流,因此全国刑侦战线上的老朋友非常多。一遇到需要其他城市的资料,苏海福往往一两通电话,就能找到“关系户”,搞定需要的资料。

据了解,苏海福病倒后,社会各界非常关心。接到苏海福病情报告后,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田湘利要求市公安局协调医疗机构全力救治,省公安厅领导杜清森、郑雷声、陈育煌先后致电慰问,指示要求积极救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锦明委托相关人员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李伙金第一时间联系市卫健委,协调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抽调专家全力会诊救治。此外,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负责人、市公安局领导也赶赴医院,慰问苏海福及家属。


这位扫黑战士曾“撬开”20多张“铁嘴”


苏海福(右二穿白色短袖者)和同事分析案情


头脑敏锐想得更深

抽丝剥茧解剖难案

不管在哪里侦办案件,苏海福的桌上都是满满的卷宗、材料,如果没有外出踩点、讯问,他就一遍遍分析案件,在纷繁浩瀚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寻找突破口。在扫黑办同事们的眼中,苏海福的头脑“想得更深”,反应敏锐。

2019年年初,有群众反映林某仕和黄某彬合开过公司,还因讨债与人发生纠纷、打过人。苏海福深入摸排时发现,林某仕和黄某彬分分合合,纠集社会闲散和刑满释放人员,通过放贷、讨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通过海量的信息找到焦点,苏海福敏锐地察觉,这两人可能涉黑涉恶。在上报领导后,苏海福和同事深入晋江、南安等地开展秘密侦查,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掌握了林某仕和黄某彬两个团伙各自的组织架构、团伙成员和犯罪事实等情况。

2018年5月31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组织晋江、南安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31名,成功打掉晋江林某仕、南安黄某彬两个涉黑犯罪组织。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苏海福主办或全程参与经办涉黑案件20起、涉恶案件10多起。因为在扫黑除恶战线上展现出的丰富办案经验和技巧,他先后入选福建省、泉州市两级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家库,每有重大涉黑涉恶案件,领导都会点名让苏海福参与。

攻坚审讯达人

“撬开”20多张“铁嘴”

苏海福思维缜密,善于审讯。全市涉黑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审讯难以突破的,上级经常指派苏海福攻坚。

刑侦支队四大队教导员曾德涵说,晋江王某辉涉黑组织案件,从参与侦办、收网、审讯,直到批捕的几个月时间里,苏海福长驻晋江公安机关,日夜奋战。

审讯工作的最大难点是嫌疑人避重就轻,狡辩说只是纯粹讨债,最多就是“吓唬吓唬”,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实际上,嫌疑人采用的是“软暴力”。苏海福从大量信息中分析判断,提炼固定嫌疑人大量违法犯罪证据。

同事说,苏海福擅长分析嫌疑人心理,审讯遇到瓶颈,“他一出手,往往能出奇制胜,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洛江卢某洋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案件,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福建省首个判决的涉黑案。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背后,有苏海福和同事的诸多付出。

面对讯问,一号嫌疑人卢某洋拒不交代任何犯罪事实,骨干成员苏某亮、王某则想替卢某洋扛下责任;晋江王某辉涉黑案,王某辉将责任推给骨干成员曾某强、丁某达,而这两名成员也互相推诿,避重就轻;晋江林某仕涉黑案,林某仕装疯卖傻,拒不承认任何组织成员,试图撇清一切关系;永春罗某涉黑案,罗某家族势力根深蒂固,其反侦查能力强,不少骨干成员因其他个案在监狱服刑,审讯难度极大。

面对嫌疑人的顽固抵抗心理,苏海福发挥审讯经验丰富、策略多、审讯技巧多的优势,与同事们默契配合,松弛有度,时而政策攻心,时而亲情感化。“卢某洋、苏某亮、王某辉、曾某强、丁某达、林某仕、罗某……这20多个‘铁嘴’的口供全部被他和同事们‘撬开’啃下。”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口供和完整系统的笔录,使得多起专案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作家庭难两全

病床上他不禁愧疚落泪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苏海福是成功和出色的。但对于家庭而言,他未必是优秀的爸爸、贴心的丈夫、经常陪伴照顾父母的好儿子……苏海福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另一面,是对家人无尽的亏欠和愧疚。

2018年开启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向黑恶势力宣战。泉州的每一起涉黑恶大案,基本都有苏海福参与侦办的身影。

刑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林建剧比苏海福大3岁,两人有着兄弟般的情谊。“在我们大队,很多人一起历经生死、肝胆相照,在危险时刻,大家都是可以把后背交给彼此的兄弟。”

“有时候看他咋咋呼呼的,嘴上喊着怎么有做不完的工作,但伴随着的是他使不完的劲。他和很多扫黑一线的同事一样,一直是处于高度紧张、持续办案的状态。”许多同事知道,苏海福一心扑在工作上,想多对家人尽点责任,但无奈,工作性质决定了他要经常下乡、出差,有时一去就是十几天,甚至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全年下乡出差超过300天”。

3年前,苏海福的二宝出生,父亲又住院,妻子的娘家来人帮忙但还是忙不过来。苏海福这才请了公休,而这是他这么多年来为数不多的公休。

对工作的全程全身心投入,往往意味着对家庭的牺牲。苏海福12岁的大儿子在市区一所小学读六年级。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苏海福接送的次数,寥寥无几。

让大儿子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自己生日,父亲答应要和他一起过。可是,父亲“不讲信用”,回家没多久,接到电话后又急匆匆出了门。

苏海福经常许诺说要带儿子到外地旅游,最远的一次就是到平潭逛了逛。“失信”次数多了,大儿子有时候都不爱跟他沟通,这让他苦恼过很长时间。

苏海福病倒后,妻子带着老大到医院看望。他刚开始说话还比较困难,看到大儿子,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原本我以为他非常坚强。”苏海福的妻子说,儿子看到病床上的父亲,好像一夜之间懂事多了,回到家主动温习功课,帮忙做家务。

“没办法也不能埋怨

谁叫他是人民警察”

每一名优秀民警的背后,都有一个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足以撑起家庭一片天的警嫂。

苏海福来自安溪农村,他的母亲早年过世,父亲近年来疾病缠身,药就没停过。家里大小事项,基本都由妻子一人操持。二宝出生后,妻子为了照顾家庭休息了一年,而后重新到一家企业工作。

2019年12月11日,苏海福感冒了,他没有太在意,只是在电话中告诉妻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身体忽冷忽热的”。

“亲戚朋友们都问我他之前的身体状况。”苏海福的妻子说,事发前几天丈夫抽空回了一趟家,但她看不出丈夫的感冒严重程度,“他跟同事相处、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

这位扫黑战士曾“撬开”20多张“铁嘴”


妻子在病床前用棉签给苏海福喂水

“没办法也不能埋怨,谁叫他是人民警察,还是冲锋在扫黑除恶最前线的。”她说,身为警嫂,自己早就适应了这样的状态。丈夫常对她说,“既然选择了当人民警察,就选择了付出”。

苏海福的妻子还记得,2010年还在派出所工作时,丈夫曾奋不顾身救下一名打开煤气瓶轻生的女子,自己也吸入了一氧化碳,被送医治疗。回家后,丈夫只字未提,她过后才从媒体报道中得知这事,后怕不已。

“我打心底里支持他工作,但他也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她说,希望丈夫快点好起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岁月静好,是因为在你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有人默默为你负重前行。2018年,泉州在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这些成绩的背后,正是有着无数个苏海福一样的民警,在默默努力和耕耘。

这几天,苏海福的同事、亲朋好友,期盼着苏海福尽快康复。“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回到岗位!”“早日回归,继续跟大家一起战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