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15首讽喻诗词,冷峻犀利,发人深省!

讽喻诗是诗人对世态、人生等进行真知灼见的探索,或从正面作出评判,或从侧面发出讽刺而撰写的诗词。有的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有的通过品评历史事件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讽喻诗往往采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虚拟等艺术手法,风格活泼犀利,发人深思。

15首讽喻诗词,冷峻犀利,发人深省!

15首讽喻诗词,冷峻犀利,发人深省!

1、《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此曲运用高度夸张手法挖苦“贪小利者”的丑陋行径:对任何可能捞上一把的事物都不放过。

2.《小雅·巧言》(节选)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此诗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讥刺周王为谗言所惑,终竟招致祸乱,同时痛斥了进谗者的厚颜无耻。

3.《洗儿诗》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皆养子望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本身没什么不好,道理不言自明;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

4.《红楼梦迎春的判词》 曹雪芹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

5《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

6.《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 胡不遄死!

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

15首讽喻诗词,冷峻犀利,发人深省!

7.《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8.《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9.《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是晚唐杜牧流传最广的诗篇之一,而且其中所蕴含的讽刺韵味,可谓非常的深刻,非常的不近人情。虽然当时的唐朝距离灭亡还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杜牧却用这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早早的为曾经繁华的大唐王朝宣判了死刑。

10.《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此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讽刺含蓄不露,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15首讽喻诗词,冷峻犀利,发人深省!

11.《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以微见著,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12.《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首诗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加以生发,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诗人不作正面议论,而却以西王母心中的疑问作诘。构思巧妙,用心良苦,讽刺辛竦,韵味无穷。

13.《黄河》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这首诗借着吟咏黄河对晚唐以科举制度为代表的整个社会政治进行了影射和讽刺,句句扣紧黄河,写得形象生动,故事连篇;但又句句话外有话,表现了罗隐对当时黑暗政治的愤慨与不平。

14.《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诗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15.《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此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讽刺宫廷淫靡生活。诗人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寒林栖鸦、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通篇纯用客观叙写,不下一句贬辞,而讽刺的笔锋却尖锐、冷峻。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