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站桩中怎样才算是“松”;

大家都在谈“松”,一直对放松这个概念模模糊糊,把懈当松,有很多把肌肉代偿为代价自我感觉良好的在松,搜索很多网上资料也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操作手段,只是告诉你要放松,完了,结果很多人把松懈无力当成了所谓的松,站桩没有身法一开始就大谈放松舒适的危害,除了先天等因素很多人有颈椎前探,弯腰驼背的习惯,由于长年累月的习惯,你如果让他脖子回收他肯定异常的难受,反而是他颈椎前探的状态对他当下是舒适的,好,如果按照所谓大师们说的“松”,不管其他你开始就怎么舒适自然怎么来,我想这群人肯定是一个个颈椎前探弯腰驼背的在站桩,那么请问这样站桩有没有意义?我想大家心里都会有答案。所以没有法度的放松舒适是放肆,就像是自由的定义,他一定是建立在规矩法治之内的;

站桩中怎样才算是“松”;


师父老人家常说放松是放松肌肉,放松肌肉的目的是让肌肉主导的用力习惯慢慢换成筋骨主导的习惯,再就是关节,很多人之所以紧是因为肌肉紧导致肌肉容易把关节抱死,而关节又是机体屈伸运动最重要的因素,调整身法放松肌肉慢慢调整关节让筋骨开始慢慢起到身体承重的目的,这个工作俗称“换力”,不要把一些本来很平常的基础当成什么神功大法,传统武术一定不排斥锻炼肌肉,你站桩像个棍子一样往那里立着,或像面条一样就是放松了吗?你腿部不弯曲,怎么锻炼肌肉?胯呢?前期必须形正确,要在筋骨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上之后的锻炼,跟你自己瞎练肌肉是两回事,(怎样站桩,可以关注我之前的文章,这里不在细讲),要知道程序顺序非常重要,要不就不会有金刚石和石墨的区别了,这个程序来练的肌肉会是你肢体运动的加分项而不会是你肢体运动时阻碍关节的牵绊。看看同样撸铁健美和搏击的动作区别可知。看看各种大师的类实战视频时两腿如跟不上上半身的机器人般上下脱节踉踉跄跄的样子就知道很多人把自己练“僵死“了;

所以放松一定是在一定的身法框架下再去谈才有意义有价值。有什么因结什么果,你这么练的才是你最初想要的结果,反之就是你不想要但是却是你不得不接受的事实。由于每个人后天不注意的不良生活姿态和用力习惯导致的各种不利于身法框架的状态需要改变,所以刚开始的调整身法很多人会很难受很别扭,没办法,这是必须要走的路,很多学员站市面混元桩站了多年并且能站很久,都说能战桩一个小时,在我这无极桩一会就觉得有些吃不消,身体出现各种不由自主的偷懒,这都是很正常的,你想要得好的结果就不能略过播种施肥的过程直接获取果实,但是这个过程会很快的改观,因为是由不正常的身体结构恢复到人体最合理的结构,身体会很聪明的很快接受,因为那是它的本来面目,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入门,否则永远都是门外打转的门外汉。喜欢的关注“今日头条”搜索“三宝不息”;

当人体的结构合理后,你会发现身体各关节各部位和谐一致,内耗牵绊逐步减少,身体静止状态下不需要多余的肌肉去工作来维持身形,维持身形主要由筋骨来承担,你这个时候的肌肉才有可能放松,反之谁来告诉我肌肉在工作时还能放松?松沉由此慢慢产生。你这个时候的状态肯定自己都会感觉出不一样,这不是想象,是真实的体感,很多练了几年无所收获的人会羡慕嫉妒质疑,无所谓,你觉得你的对走下去就可以了,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承担就好了。打拳就是带着这种静止状态下练出的状态去在运动中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