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浮世繪:農田撂荒背後的經濟學解釋


浮世繪:農田撂荒背後的經濟學解釋


土地有不同的屬性,有的可以種地,有的可以蓋樓,有的可以放牧,種地的能夠收穫糧食,蓋樓的可以用來居住辦公,放牧可以養活牛羊獲取奶和肉。

看到了嗎?

從土地上帶來的是收穫,這種收穫是一種收益,之所以人們願意擁有土地,正是因為有這種收益的存在。

但是,擁有土地也是有成本的,拿種地來說,需要投入人力、種子、化肥主要這三種成本。作為種子來說,這一塊的成本基本上是固定的,因為每畝地需要的種子數量基本不變,而且農民種地基本上都會留種,所以這個花費成本並不大。


浮世繪:農田撂荒背後的經濟學解釋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國,幾千年的耕耘,加上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養活更多的國人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土地的肥力必須要化肥的保障,而化肥的價格這幾年也是水漲船高。

最大的成本是人力。種地是一種持續性的人力投入,是一個精細工種。

到了農時的時候,種地要土壤的墒情才能決定什麼時候耕種,什麼時候等一等,真等到墒好的那時候,通常時間都很緊,要緊鑼密鼓的犁地、鈀地、一些板結嚴重的地還要用鋤頭敲坷垃,就是把大塊的土塊敲碎。

好不容易把種子種進去,還要在出苗的時候去照看,如果太密了就要手工間苗,就是把苗弄稀一些留出適當的作物生長空間,苗要是稀了還得操心補種。

再過段時間,還要去除雜草,看有沒有蟲害,有的話還要打藥。

好不容易忙活到成熟收穫的時候,還要操心趕在收穫的幾天裡抓緊收穫,機械進不去的地方還要手工操作。

總結起來,這種人工的投入離不開人,雖然沒有什麼大事,但是一點疏忽就會讓土地的產量下降。

農民常說一句諺語:人哄地皮,地皮哄人肚皮。

就是說人如果不細心的照顧田地,田地就會讓人餓肚皮。

所以,這個人工的投入很繁瑣、很持續,走不開,集中性的大強度。

那麼成本在哪呢?反正農民在家本身也要活動活動啊。

浮世繪:農田撂荒背後的經濟學解釋

對,成本是隱形的,但是套用一個經濟學概念你們就懂了,就是機會成本。

什麼是機會成本呢?農民現在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像上述描述的種地一樣在家裡幹一年,一個是到工廠裡做一年,種地一年收穫1000斤,市價3000元,工廠一年工資3萬元,那麼農民選擇了一年在家種地的成本其實就是他放棄去工廠打工一年的收益,也就是三萬元。

當然,農民種地還有補貼,這是取消農業稅之後,為了發展農業國家的政策扶持,一畝地大概百元左右。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當一個項目的收益遠遠低於支出的時候,人們就會遠離他。

土地荒蕪的原因也在於此,在土地上耕種的收益已經遠遠低於需要付出的投入,入不敷出,為何還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