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萨达姆曾叫嚣要将海湾地区变成越南,让美军血流成河,可为何没实现?

郭江永


萨达姆打仗没看黄历,正好赶上美军装备转型、跃进时期,给人家当了检验技术的小白鼠。

海湾战争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在美军的战争机器面前,伊拉克军队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只能被动的挨打。伊军先是被F117隐身战机、激光制导炸弹、战斧式巡航导弹......这些武器轰炸了41天。

开战之前,伊军举着AK47对着镜头喊,要跟美军决一死战。结果真打起来,根本看不见敌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友军不停的被炸上天,不知道炸弹啥时候会落到自己头上。美军就没给伊军同归于尽、决一死战的机会。

陆战中,有案例是伊军坦克部队向美军坦克部队发起冲锋,由于美军坦克观瞄系统更先进,看的更远,打的更准,美军是倒着车跟伊军打,始终保持在伊军坦克主炮的射程之外,然后开炮挨个点名。伊军精锐的坦克部队连开炮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歼灭了。

估计海湾战争时期的伊军和二战时期,拿马刀砍坦克的波兰军队心情是一样的:无力感。

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连还击的机会都没有。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我们常说的:代差。武器、军队出现了代差,这个战争肯定就会变成一边倒的屠杀。

海湾战争之前的越南战争,美越两军在技术装备上的差距,有,但没有代差。武器上的差距,要比伊军和美军的差距小很多。

越战中,美军天上有B52轰炸机,有F4鬼怪战斗机。

但越军也有米格21战机和萨姆2地空导弹,这是同时代的装备,虽然是美军占上风,越军的反抗也是很激烈,再加上中国援助的高炮部队......美军战后自己的统计,被击落的战机是8588架。损失还是很惨重的。

在地面,美国大兵早期拿的是M14自动步枪,后来换成M16小口径步枪,而越军拿的是AK47。轻武器上,到底是M16强还是AK47狠,现在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总归是不相上下。最早,美军拿着蠢笨的M14,在丛林里,和AK47比,还是越军占便宜,这应该没有争议。

其他方面,火炮、火箭炮、迫击炮、坦克......越军也不比美军次。

越军打美军,看见A4攻击机俯冲的时候,好歹能端起步枪撸它一梭子。到了伊军,就变成F117隐身机了,根本看不见。

越战,美军端着M16,越军端着AK互相对射。到了海湾战争,AK还是那个AK,但M16已经加上了夜视仪、红点瞄准镜。在地面作战中,有美军特种部队在跟伊军步兵对射,依然是打靶式的虐杀。

越战,美军死了5.8万人,南越死了13万人,加上其他国家的,总共死了将近20万人。北越总共战死110万。大约是5.5:1的交换律。越军死5.5个人,才能打死1名敌军,咬咬牙,这也能坚持。海湾战争,伊军被打死2万人,8万多人被俘。总计损失10万大军。而美军只阵亡了100多人,在这100多人中还有一部分是自己人误杀。真正死于伊军火力的是不足100人。而且这不到100人的阵亡绝大多数也是最后地面战时期发生的,如果美军继续进行空袭,伊军的损失也会继续扩大。伊军和美军的交换律要高于1000比1。

越战,有强弱没代差,5.5个人换1个敌军,这时候,意志和骨气能起到作用,就能把战争坚持到胜利。当像伊军这样,有了代差,1000个人才能换1名美军,意志和骨气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根本没办法坚持。

对于美军而言,打死5.5个越军,自己死1个人,这叫阵亡。但消灭1000个伊军,自己死一个人,这叫阵亡还是叫事故,就分不太清了。1:1000是一个接近于忽略不计的损失。当然,在宣传上,他肯定不能这么说,他得说每一个牺牲都让人痛心。

所以,看见马云都得叫爸爸,这不丢人,就这么没骨气,没办法,因为有代差。兜里揣5块钱,谈铁骨铮铮,没意义。最起码你得自己兜里先有1千万,然后在马云面前再表现的不卑不亢,这样的骨气才有价值。

在装备上道理也是一样,差距不是特别大,越军的意志就是能解决问题,有价值的重要因素。等到有了代差,伊军的意志就是不能解决问题,没有价值的空洞口号。

越战,美军虽然在装备上占优势,但也不是太大。撤出越南以后,美军陷入了长期的低调冷漠期,名声很不好。但就是在这段时间里,美国人搞出了大量的新式装备,新的军事思想,等到海湾战争爆发,萨达姆认为自己比越南还要强一些,但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已经不是那个月亮了......伊军和越军,实力近似。但跟伊军打的美军和跟越军打的美军比,已经升级了整整一个时代。


当然,伊拉克之所以没成为越南,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很复杂,在这特意挑一块不显眼的地方聊几句......


锐度何老师


萨达姆说让美军血流成河,萨达姆的话基本都实现了,美军进入伊拉克后,忠诚于萨达姆的残余部重新归建,一个松散型的反美力量,在伊拉克境内开展了反侵略战争,同时以什叶派领袖萨达尔组建的私人武装,迈赫迪军也加入反美战斗行列,从2003年至2011年的八年之间,伊拉克各地的反美武装力量,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采取不对称的游击战术,造成美军四万多名军人死伤,美军迫不得以只能选择收缩部队,重点固守在巴格达的绿区,驻伊拉克的美军部队也撤离城镇,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建立堡垒式的军事基地,闭门坚守。历史佐证。美国花费巨额资金打下的伊拉克,并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掌控,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的种子也没能开花结果,现在伊拉克议会通过了驱逐外国军队的议案,而美国政府以需要打击恐怖分子的为理由,拒绝撤出伊拉克,下一步的局势如何发展,应该是在意料之内,武装驱逐是伊拉克唯一的选择。战争的阴影又在伊拉克上空游荡。





老虎208626539


因为伊拉克和越南的处境是完全不同的,萨达姆自然也就难以复制越南战争了。 首先是政治环境不同。越南由于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受到了中国、苏联以及很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中苏等国为其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粮食等重要物资,甚至还派遣了一部分人员前去支援。而出于对中苏两国的顾忌,美国也不敢扩大越南战争,地面部队的作战一直以17度线为底线。

而伊拉克就不同了,伊拉克当时同苏联等国的关系并不好,在国际上较为孤立,而在周边国家同样缺乏一个可靠的盟友,仅有一个弱小的约旦还算友好,但是并不会提供多大的帮助。因此伊拉克要以自身的力量对抗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自然很难取得胜利。 然后就是武器装备和作战环境问题。越南战争中很多武器装备开处于早期阶段,性能不可靠,而越南又能获得最先进的苏式武器,因此美军的优势其实并不大,比如越战中美军早期的空空导弹几乎就是一个笑话,逼得美军还是给F4战机加上了机炮。而伊拉克当时的武器装备完全不如美军,很多武器甚至还是阉割版的出口型,性能自然更是下降。就拿坦克而言,美军当时用的是装备M829A1穿甲弹的M1A1坦克,而伊拉克最好的坦克就是猴版T72,自然打不过了。
同时,越南战场的环境多丛林地带,非常不利于重武器的发挥,但是伊拉克则主要以沙漠为主,十分适合飞机等兵器的侦察、搜索、攻击,让美军的优势更是得以发挥。


战争之王


变成越南?萨达姆未免想的太美了!海湾战争与越南战争不止不在一个档次,甚至萨达姆拥有的实力和支持也远远比不上当年的北越。

美国之所以当年限制在越南战场的泥泞中,手脚无法全力发挥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1、北越的本土压根不敢碰

在朝鲜战争的阴影之下,美国不敢将自己的手直接伸向北纬17度线以内。整个越南战争当中,美军的战略打法只能限制在北炸南打,即对北越地区进行大范围轰炸,而对南越地区的游击队展开围剿。可北越地区才是真正的心脏,只要这颗大心脏不停止,反抗的输送就会源源不断地从越南北部进入越南南部。

也正因为美军始终无法彻底让北越失去战斗力,尽管在南越地区的反游击战战争中取得了接连不断的胜利,可架不住还有游击队不断衍生。美军在越南的作战只能陷入到一个又一个的转圈循环当中。



2、北越强大的防空体系

对比海湾战争中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的伊拉克空军和防空部队,在越南战争时期,北越的空军虽然不能与美军大范围对抗,但他们却配备着超强的防空体系。

来自某国的15万高射炮部队,尽管援越抗美并没有朝鲜战场那么荡气回肠,但我们派出如此规模数量的防空部队,也稳定地守住了越南北部的防空。现在我们的高射炮部队的炮火下,就有上千架美军飞机被击落击伤。



萨姆体系防空导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令世界恐怖的防空导弹,萨姆家族几乎称霸了冷战时期将近30年之久。而在越南萨姆导弹也成为了最好的武器试验场,又有上千架飞机倒在萨姆导弹的火力射程之下。

数量不多却颇具威胁的米格21,尽管越南空军的规模建制无法与投入到越南战场的数千架美军空军相对抗。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米格21却也是这一时期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在地面雷达的有效监控之下,也在美军反辐射导弹和反雷达干扰还未达到辉煌的越南战争时期。越南也尽可能地建立了一个自己的立体化空军作战网络,也同样给美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此也诞生了16位有五架飞机击落战果的越南空军王牌飞行员。



3、瞠目结舌的外部援助。

试问上世纪60到80年代,哪个国家接受的外部援助最多,恐怕没人比得上越南。八年的越南战争,来自某国的200万人的武器装备,200亿的天文数字援助。苏联每年至少4.5亿美元的资助,以及其他国家的赞助。越南在这一时期得到的支援,完全可以应对整个战争的消耗。

朝鲜空军秘密参战、苏联空军和导弹防空部队秘密参战,仅在某国的国内,就有数以万计的越南陆军军官得到了专业的院校培养,诸多国家的照顾,直接让越南建立了当时最现代化的战争体系。



而到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萨达姆还有什么?

外部援助?除了约旦,巴勒斯坦等少数国家空喊了几句口号表达支持之外,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要么选择中立,要么则坚定的与美国站在一起。最后沙漠风暴行动的拉开,几十个国家联手围殴伊拉克,这在二战结束至今的国际历史中,只有这唯一的一次。

现代化防空体系?伊拉克的那点家当,在美军看来完全就是个笑话,伊拉克在海湾战争时期的武装力量要是拿到70年代的越南战场也许还算得上现代化一流,但在技术已经更新了至少一代的90年代,在美军的空中火力打击面前,伊拉克的空军和防空力量完全就是纸糊的靶子。至于38天的轰炸,伊拉克的参战部队还没见到美军的面孔,就已经丧失了至少50%的战斗力。



现代化指挥思想?这更是不存在,如果两伊战争,伊拉克遇到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对手,在这样的压力和对比之下,也许还能让伊拉克提升自己的现代化思维。可偏偏他们的对手是思想停留在二战时期的伊朗,整整八年的大战下来,伊拉克的整体思维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面对已经准备奔向21世纪的美国,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决。

萨达姆光看到了美国在越南的失败,却忽略了自己跟越南也同样不在一个等级上。


辽宁资深球迷


怎么没实现?美军2003至2011年,战场死亡近5000人,非战斗损失也是4700多人,受伤缺胳膊断腿脑震荡5.6万人,2300多辆装甲车被路边炸弹炸毁,十几年来因这场战争回国军人患战争应激综合症自杀的人数稳定保持在几百人左右,累计人数超过战场死亡人数,当年在美军日伤亡高潮的时候,要不是在伊朗授意下,为扫除通往叙利亚黎巴嫩的什叶派之弧陆地通道上的十几万美军障碍,打破封锁态势,曾在伊朗流亡庇护的伊拉克什叶派领导人基本掌权后,与美军签署了一个不完美的大规模撤军及停火协议(保留了几个美军基地),伤亡肯定翻倍。现在看来,如果没有当年伊朗审视度势,体面赶走十几万美军,怎么可能有几万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危难关头那么方便快捷地火速驰援大马士革,挽大厦于危倾之际,怎么能在极限施压下,利用伊拉克资源保持货物往来。而且十几年来在保留的美军基地,包括后来的叙坦夫基地周围始终部署有什叶派民兵武装,起到十分重要的牵制作用……


本地资讯见证官


萨达姆是个独裁统治君主制社会?这样的国家最容易被推翻的?手下人又不愿意跟它去死?他主要是高估了自己?战前他本人也沒有亲临现场指导?靠部分官员心又不实?所以沒有走成越战的态势?


龙的传人水泊梁山


萨达姆对战争形态的落后认识,使其在海湾地区输得很彻底。

大家都知道,海湾战争是美军完成军事技术革新后,所打的第一场信息电子化战争,相比于伊拉克军队依然熟稔的阵地战、导弹战、空袭战,不知高了几个档次,将后者击败也完全在情理之中,这里就具体分析一下,萨达姆到底在哪些方面输给了美国,才让其士兵在海湾地区抱头鼠窜。

第一点,电子战方面。当时伊拉克军队对于电子作战的认识比较模糊,即便有早十多年的贝卡谷空战作参考,他们没能在此之前大力发展本国的电子反压制技术(当然也受限于科学技术不先进),因而在战争爆发后,美军的电子战飞机率先入场,就瘫痪了其雷达网,随后各种战斗机、攻击机从其防空网一拥而入,整个战场制空权就被美国所领导的联军部队牢牢掌控。

第二点,地面战方面。没了天空的掩护,敌机在头顶上肆意呼啸,伊拉克陆军的老旧坦克在美军攻击机、直升机面前犹如摆着的标靶,经常是集体出现,然后被集体消灭,这一点则是出于战术思想的落后,明知对手在空中作战已经占据优势,大规模的装甲集群出现显然是送上门的战果。当然,也有可能是通讯已经中断,后方指挥部已无法通知前线军队分散撤离。

第三点,战略层面。萨达姆从一开始错误估计了国际社会干预海湾局势的决心,也对自己的军力抱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两伊战争中走来的伊拉克当时已经举步维艰,庞大的军队只不过是摆在台面上装样子,等到他们冒险地入侵卡塔尔后,已经为自己的灭亡写下了句号。

总之,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倒是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有点冒险一搏,结果搏了个大败,十多年后就被美军成功攻入了巴格达。


精英出鞘


1:因为赛达姆没有真正力挺他的大国強有力的支持,周边国家关系也没搞好,人民被西方国家骗的对赛达姆持反对态度。2:伊拉克没有核武器,没有先进的导弹,像朝鲜那样有核武,有发射核弹的导弹,老美及西方国家就不敢打他,再加上背后有大国支持,老美没一点办法。3如果伊拉克有核武,有导弹,人民再和赛达姆一条心,再和伊朗抱团,老美照样没办法。


锅巴105889006


时代不同了,战争的形态不同,结果就会有不同。

美军打越南的时候,哪有后来打萨达姆时期的高精尖武器啊!

所以,后来当萨达姆的军队还用AK47的时候,美军的M16都更新换代好几次了。

更重要的是,战术打法上也和越南战争完全不同。

伊拉克战争的时候,美军先用电子战或者隐形战机乃至精确制导炸弹对伊拉克的防控体系狂轰滥炸了几十天,基本上让萨达姆的空军丧失了战斗力。

之后美军大兵进入,伊拉克的军心早已经损失大半了。再加上美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要远比萨达姆的部队更优秀,他能打到你,你打不到他,这仗还怎么打?

最终几个月下来,美军只有不到100人阵亡,而萨达姆的军队损失了1万多士兵。

所以本质上,萨达姆误判了形势,以为美军还是会用越南战争的打法,成批地把大部队开进来主力在阵地战呢。

同时萨达姆也过分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对现代化作战条件下的武器装备缺乏应该的认识。

在伊拉克的军队和美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有代际差的背景下,没能尽快更新换代或者进行军事培训,而过度以来所谓的大兵团作战,显然很容易被失去制空权而导致的整体战略漏洞而溃败。

其实萨达姆的军事力量在两伊战争后已经有了很大衰减,一直没恢复,而美军则一直处于加强军备的上升期。

再加上萨达姆不思悔改,打了伊朗之后又入侵科威特,遭到了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打击,之后伊拉克被限制、被禁运、被封锁,让伊拉克军队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背景下,萨达姆能继续维持政权都不容易了。

军心和民心其实也早就不能和越南战争时,北越军队相提并论。在战争开始前,就有很多军队高官叛逃,这就说明他的统治崩溃只差最后一根稻草,显然经不住美国的沉重打击。

另外越南当年抗美,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

而萨达姆呢?

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给他公开的支持军事装备。

他自己的实力不行,又没人帮他,军官还叛逃,国家被长期封锁导致老百姓对他也不满,他怎么能让伊拉克变成越南?

因此战争开始几个月后萨达姆就被抓,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木春山谈天下


这要从国际环境和技术层面两个角度分别讨论。

先看国际环境。

两伊战争刚结束那会儿,萨达姆的人缘还算不错,此时的伊拉克俨然阿拉伯世界的领军国家,萨达姆也顺势做起了“带头大哥梦”,觉得自己劳苦功高——伊拉克为阿拉伯世界“痛打”了异端(虽然都信一个神,但伊朗属于波斯人后裔,非阿拉伯民族,教派为中东的少众群体——什叶派)。毕竟,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国家都高调站在了伊拉克这边,还争相贷款给伊拉克,表示帮衬。

其实,这是一种假象。1990年,伊拉克为了“赖账”,加上各色历史遗留问题,竟然直接吞并了科威特,想用“撕票”的形式,把巨额欠款一笔勾销。可是人家,科威特小是小,可算是个blingbling的土豪国家,联合国成员国,美国盟友,OPEC核心国家,沙特好兄弟.......

一下子,除了埃及等少数国家认为这是一种“劫富济贫”行为外,伊拉克成了众矢之的,千夫所指的对象,没有任何一个有头有脸的大国主动给他说话,或者进行实质上的支援。

这点,越南就不同了,美国搞越战,本身就带着“干涉他国内政”的嫌疑,别说国际上有大国公开反对,就连美国人民自己都对政府的战争行为极度不满,各种形式的抵制抗议。而越南也并非一个人的战斗,长期接受着来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们的大量无私援助,十几年源源不断。这点,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多赘述了。

美国第68任国务卿的青葱岁月——作为反越战的学生代表,参加美国国会听证会的照片)

反观萨达姆他老人家,妥妥的成了“孤家寡人”,国际上,除了埃及进行了口头鼓励外,伊拉克全程独自死扛。只是战败后,还剩半口气的苏联勉强搞了个和平斡旋,为美伊停火主动做“保人”。然而,保护协议签了还没半年光景,苏联自己都没了,所谓的“担保”自此无从落实。

再看科技水平和战术思维的代差。

战前,萨达姆也做过评估。当时伊拉克高层们大多认为,分析美军之前在越南战争中“不堪”的表现,就是个“纸老虎”,那些号称高科技的军事装备和大规模空袭,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威风一时的能量,只要能利用本土优势,成功拖住美军,最终胜负的较量还得看大规模的地面决战。而这方面伊拉克有的是经验,手中的五六千辆坦克的就可以把美军淹没在自己装甲海洋之中。

(这些意气风发的钢铁洪流,很快就会成为阿帕奇直升机的“活靶子”)

而且,伊拉克的地面部队刚刚在两伊战争得到丰富的实战历练,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拖住美军,让其陷入越战般的泥潭,最终主动尴尬撤军,貌似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事实证明,用几十年前的越战经验来对付已经装全套配信息化装备的美军;想拿邻居伊朗练练手后,再去打刚升级完毕,跃跃欲试想“秀肌肉”的世界霸主,就是作死行为。

很显然,海湾战争中,美军的信息化程度和作战理念,别说是伊拉克,甚至整个世界都被惊掉了下巴,如梦方醒。

仅仅在“沙漠风暴”行动的首日,F-117隐形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就顺利的避开了伊军防空网,对伊军防空指挥中心搞了精确打击,随后大量反辐射导弹有效的压制了防空导弹阵地。24小时不到,伊军自认为坚不可摧的KARI防空体系就陷入了大规模瘫痪。

开战的48小时内,伊拉克主要的指挥所、通讯站、雷达网、发电站都被美军的精确制导武器“定点清除”。加上各种形式的电子战压制和通讯系统的破坏,伊军指挥系统一片混乱,美军轻松的打瞎了伊军的双眼。

(无奈下,朝天乱打一气的伊拉克防空炮火)

开战的第二个星期,在美军的电子战下,伊拉克方面就几乎完全丧失了制空权,大量战机不是被击落就是被驱逐,剩下还没来得及起飞的各色米格和幻影们,也被美军空中定点打击,直接在停机坪上被炸成了一堆废铁。

紧接着,美军利用夜视仪,24小时三班倒的开始折腾萨达姆的装甲部队。美战机搭配着常规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红外导弹等信息化作战武器,打的非常顺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吞噬着伊拉克的装甲军团;尤其是阿帕奇直升机,成功的定位了自己“装甲杀手”的狠角色。

毕竟,阿帕奇直升机打坦克,就犹如老鹰抓兔子,战机做的是空中三维机动,而坦克在地面,量再大,也只能进行二维机动,永远是被动的一方,甚至还不如兔子,兔子好歹还能钻洞里躲,而庞大笨重的坦克,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形下,几乎是无路可逃的“活靶子”和砧板上的鱼肉。此情此景下,萨达姆军团骄傲的坦克海洋,很多都没有机会直接遭遇对手的地面部队,就被美军的空中力量轻松打成了坦克坟场(下图)。

开战前,萨达姆的高层们,战术思想仍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冷战早期阶段,从未见识过,甚至想都没想过这种全天候,海陆空天,网络电磁五位一体的信息化作战模式。

基于自己地面部队庞大的数量,伊拉克高层觉得在庞大的苏制防空体系的保护下,凭借着坚固的工事,美军高密度空袭还是能扛得住的,再进一步发挥本土作战优势,把战争打成消耗战,并不难。加上自己装甲兵团的“庞大阵势”,到时候,美国为了避免重蹈越战覆辙,没准能服软,进而可以找点筹码,胁迫美国和国际社会跟自己心平气和的谈判......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基于作战双方的作战理念、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制空权又呈一边倒的情形下,根本就没等到萨达姆期盼已久的常规战和消耗战那一步,胜负就迅速见分晓了。

交战中,很多伊军,很连敌人都没能看到,就被这些来自千里、百里之外陆基、海基发射平台的精确制导武器送去“提前”见了真主。这也是全球人民第一次领教“非接触性作战”这种信息化打击模式。

美国一出手,世界各国都吓坏了,沉默了。别说萨达姆他老人家之前没想过、见识过如此的战争模式,全球各国也是头一遭开了眼。美军的信息化程度和作战理念在海湾战争中的杀伤力,别说是同伊拉克,甚至和整个世界都拉开相当的差距。

这就如同大航海时代,背着火枪的西方殖民者,对峙尚未进入铁器时代的美洲印第安部落一样,战局自然是不出所料的一边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