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在香格里拉,无处不在的俊秀与妩媚,总像蓝天白云般地默契相依,亦或是风吹草低的静籁与辽远,一颗心总被盘翔的苍鹰牵引着,在梦想之外,在猎猎的经幡和巍峨绵延的雪山面前,人类固有的坦荡和胸襟已经荡然无存。面对万壑青山,飞鸟划过无痕的天空,镜子般的湖泊总让人怦然心动,微风徐徐吹过,一首流放的歌谣来自天堂,那就是——碧沽天池!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碧沽天池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东南部的小中甸镇联合村西南山区海拔3500米的碧沽牧场,面积约2万亩。碧古天池藏语称“诺几措嘎”,意为天之乳色湖,因地处碧沽牧点,遂取名为碧沽天池。这里有一片面积0.21平方公里的湖泊,作为香格里拉旅游名胜的碧沽天池平均水深只有1.62米,最深处也大约只有3米,湖虽不大,也不深幽,但呈现奇异的静和奇异的清,这片清澈澄明的湖水,仿佛就是周围色彩缤纷的花草树木的世界所捧出的纯洁的心魂。

高原湖泊、杜鹃花、冷杉林、藏族高山牧场、地质和动植物科考等旅游资源,错落有致,美不胜收,其中尤以高原湖泊、藏族高山牧场成为最大的亮点和特色。该区域受冰川作用影响,以“诺几措嘎”为中心,形成1亩以上大小湖泊10余个,景色可与碧塔海、属都湖相比美。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碧沽天池的高原湖泊周围3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千百年来一直被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树木高大挺拔,层次分明,多为云杉和冷杉。这些茂密苍翠的森林,涌动着大自然极其旺盛的生命力,青山叠翠的怀抱中,从四面八方潺潺流动的山涧,一路欢歌,叮叮咚咚注入湖泊,雪山圣水就这样年复一年的沉静下来,静若处子,远离纷扰,永不干涸。森林围护着它,也净化着它。

湖畔周围长满了杜鹃林,或苍劲挺拔,或盘龙虬枝,花朵以花冠硕大、色泽鲜艳的黄杜鹃、白杜鹃和红杜鹃居多。如果说白马雪山以杜鹃花潮著称,那么,碧沽天池的杜鹃花,则以花冠硕大,色泽鲜艳见长,犹抱琵琶半遮面,藏在深山人未识了!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旅游区内的湖泊周围、山坡上分布有上万亩的杜鹃林,共30多个品种,每年3-9月花季,旅游区铺满白色、黄色、红色、紫色、黑色的杜鹃花,成为花的海洋。

每年的春夏季节,正是天池湖畔群花争妍,缤纷绚烂的季节。值此时节,报春花、格桑花以及不知名的野花,竞相绽放,湖畔一下子就变成了湖水所围系的美丽的花环。

那些花朵姿态各异,姹紫嫣红。白的高雅纯洁,黄的沉稳而又不掩饰美的格调,红的热烈绚烂,交合成大自然无声的花的合唱。湖北面的缓坡上有近百亩的樱草杜鹃,花色呈紫红和粉红。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樱草杜鹃树干奇小,随地衍生,色泽浓郁,并有淡淡清香。人行其间,宛若信步于彩毯间,阵阵幽香扑鼻而来,让人有超凡脱俗的感觉。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湖的南面是沼泽区,水草丛主,野鸟云集。是黄鸭、麻鸭、黑颈鹤等水禽的理想栖地。当我们的镜头一次次对准悠游嬉戏水鸟,它们已经忘记了世界的存在,微波不惊,忽然想起唐朝诗人王维《画》中的诗句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些灵动的画面,在碧沽天池,别有一番风韵。

天池湖心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小岛,岛上有许多杜鹃树,每年春夏秋初,岛上黄鸭成群在湖中和湖周围的水草中,若有若无,没有把叫声和飞扑的身影传开,静静地遵循着天池的自身规律。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杜鹃花不是时时都盛开着,牧场不是时时都绿草成茵,到了秋末和冬季,雪就开始覆盖这圣洁的天池之境了。但冰雪覆盖的水依然是清明的,树依然是青翠的,无花的杜鹃树和无青草的牧场有了雪的点缀,更显得别有情致。

畅游在紫色的杜鹃林海,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椅上,摆放着菩提佛珠,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万山之巅,是否有神仙居住,还是有佛祖游历……当地牧民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故事传说——《莲花生宝座的故事》。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相传,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阿尼聪奔老人像往常一样挤完牛奶,就把牦牛群赶往牛棚外,让牛群趁着夜幕降临之前,再吃上当天的最后一次草。

最近几天来,火塘里总是噼噼啪啪炸响不停,火苗就像是被大风吹刮一样,“噗噗”作响,等到夜深人静之时,西北边总有银光闪烁。在年初,嘉措活佛就曾经预言:“今年有贵人要登门造访!”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难道这是真的吗?难道贵人最近就要降临吗?”老人家冥想着这些问题,迷迷糊糊中就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已是东方发白。阿尼聪奔老人挤完早奶,把牦牛群赶出围栏外,可奇怪的是,老人再怎么赶,牛群就是不往外走。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忽见一位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的小伙子,走进了牛场。老人家饲养看护家舍牧群的藏獒,取名“洞那”,凶悍威猛,远近闻名,连熊豹都避而远之。每当生人来访,它就会接连发威,狂叫不停,好像要把拴狗的木桩都要拉断似的,但是,最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天,藏獒“洞那”连气都不吱一声。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那人直奔房子内,向老人弯了弯腰,就坐在火塘边。老人二话没说,就用牛奶、酥油茶、糌粑面等招待了他。吃过饭,那人起身就要走,临走时,送给聪奔老人很多砖茶和红糖。

第二天,听同村的农布讲,那人自离开聪奔家后,就直奔西南山的天池。在西南山,那人和躲藏在大岩洞内的妖魔施展法力,大战了一回,那人抽出宝剑,只见寒光一闪,偌大的一块岩石,顿时劈成两半。后来,妖女带着伤从另外一条石缝钻了进去。那人用法力把离此地很远的一条小河引来,从石缝中放了进去,妖女被水冲到离此地很远的金沙江边,水的冲击力把她钉在一块大石头上,鲜血溅了一地。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时至今日,那块石头上还有妖女的印迹。随后,那人把山上的石头抱来做成一个带有靠背的椅子,自己在上面打坐休息,过了很久才悄然离开。

后来,村寨里的牧民才知道,那个威武高大的人竟然是莲花生大师。一直到今天,人们凡在节庆煨桑祭祀,总是不畏山高路远,来到莲花生大师的宝座石椅前,对摆放过佛珠的地方顶礼膜拜,表达人们对大师的感恩和虔诚之心。

流放的天堂——碧沽天池 (之一)

从那时开始,那块一劈两半的大石叫做“森阁多”,藏语意为:“妖女躲藏的石头”。 (洪耀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