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晉安有支核酸檢測“小分隊”每天採樣數百人

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他們是一個臨時組建的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單位。大部分時間,他們都看不清同伴的臉。為讓企業早日有序復工復產,他們每天要接待數百個採樣人員,只為生產線上又能傳出昂揚的“進行曲”。這群人,就是晉安區核酸檢測“小分隊”。

2月14日,晉安區為服務復工復產企業,向基層抽調醫護人員,成立咽拭子採樣組,主動上門為企業免費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得到醫護人員熱烈響應,晉安區醫院雷銀法醫生甚至主動延遲婚期,遞交了申請書。

很快,一個由10多人組成的核酸檢測“小分隊”成立了。學習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接受崗前培訓、準備裝備——隊員們馬不停蹄投入到了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穿著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服,戴著滿是霧氣的防護眼罩,頭上扣著笨重的防護面罩,緊繃的口罩,每天往返多個工地,為數百人採集咽拭子標本……面對疫情,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

最多時,雷銀法和他的隊友們一天要為1000餘名工人進行咽拭子採集和送檢。由於採集的樣本必須當天送檢,很多時候,剛剛送完採集標本回到隔離點,又要換一副裝備前往下一站。雷銀法身兼咽拭子採集員、司機,有時還要運送標本到定點檢測機構。

“剛開始做採樣任務時也會害怕,彷彿看到病毒在眼前飛。”雷銀法說,“當拭子進入口咽時,被採樣人會感到緊張、不舒服,且會引起咳嗽、乾嘔。但如果我們也害怕、後退,無疑會給被採樣人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多次操作後,他和同事們已經很淡定了:“我們現在已經練出了‘快、準’功夫’。”

作為“小分隊”的一員,來自象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曹秋桂,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走街串巷,早出晚歸、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在採樣工作完成一個階段後,她已快一個月沒回家。在她進入休整期後,由於“小分隊”人員不夠,她再次主動請纓返回,繼續下一個階段的採樣工作。“作為醫務人員,我們責任在肩,只有做到了精準取樣,保證每項檢測結果準確無誤,才不負這身白衣。”曹秋桂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