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後他在方艙醫院成立了一支“患者志願者”小分隊

“2月14日,情人節這天,我哭了很多次。下午公司的工會代表告訴我,公司一直關心著我……我看到消息特別激動,又哭了。”

“2月15日,我收到了公司工會代表轉給我的慰問金,那一瞬間關愛被放大了一百倍。”

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內,28歲小夥兒楊信每天在日記本里寫下他的心情。為回報這份關愛與感動,他想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於是,從2月16日起,方艙醫院裡多了一位和護士“搶活兒幹”的人。幫助護士給病友們發飯,平日利索的楊信半小時就做完了,護士們特別高興,他自己也覺得格外欣慰。

楊信本是陽光人壽武漢本部的一名業務員,被確診輕症新冠肺炎後,他被收治在當地方艙醫院。後成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A艙B區志願者小組的“負責人”。

“護士們特別辛苦,除了給我們量體溫、記錄病程、發藥等,還要負責物資的發放。這幾天升溫了,艙內溫度有20℃,我穿著最薄的衣服都捂得一身汗,但護士們還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我看有的護士悶得難受,汗都沁出來了,掛在護目鏡上。”

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楊信找來一張白紙,在上面寫著:“願意和我一起發牛奶嗎?”

抗“疫”故事 | 确诊后他在方舱医院成立了一支“患者志愿者”小分队

在他的帶領下,一共有十幾患者加入到了他的志願者隊伍中,他們中有體育老師,有高中學生,有熱心大媽。每到發飯的時候,他們便把護士們都“趕走”,A艙600人的飯全部由這支志願者隊伍負責發放。

抗“疫”故事 | 确诊后他在方舱医院成立了一支“患者志愿者”小分队

一起發飯的志願者,左1為楊信

抗“疫”故事 | 确诊后他在方舱医院成立了一支“患者志愿者”小分队

右1為楊信

後來,看著志願者們一個個康復出院,楊信在日記裡寫下了他的心願:“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能早點出院,早點捐獻血漿。如果可以,我想申請回來當志願者,跟著他們一起工作,直到這裡閉館。”

2月底,楊信康復出艙,目前仍在隔離中。3月8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正式休艙。3月10日,武漢市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記者 羅葛妹

  • 鍾南山最新表態:疫情不一定發源在中國,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 很快!我們就能找到敵人攻擊的方向!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病理報告將出

  • 美國CDC基調突變,認為新冠病毒疫情或在美國大規模爆發!而特朗普政府卻是這個態度……

  • 中東防疫告急!確診病例驟增,衛生系統薄弱,物價翻倍……

  • 日本經濟或難承受取消東京奧運會之重

  • 上海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率達80%!診療方案將在近期公佈

  • 抗疫一線 | “中國速度”背後,一線家電安裝工在雷神山醫院與時間賽跑

  • 援鄂醫護日記丨“今天是我在武漢金銀潭第20天”

  • 集中隔離者親述14天經歷:疫情過後,“我想再去無錫”

  • 日最大產能2000萬隻,我們到底為什麼還缺口罩?

  • 來,跟記者看河南開封的“硬核”防疫

  • “我們小區被封了……”疫情當下,“蝸居”不易,返程也難

  • 信陽,一個武漢周邊城市的疫情防控實景

  • 4096名武漢遊客仍在境外,他們在哪裡,又該如何歸鄉?

抗“疫”故事 | 确诊后他在方舱医院成立了一支“患者志愿者”小分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