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代有没有经历比较坎坷的皇帝?

笫一心理


▲汉顺帝刘保剧照

刘保,生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是汉安帝刘祜唯一的儿子。尽管其生母李氏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宫女,但在5岁时,还是被身体不好又别无选择的汉安帝册立为太子。对于这对母子,阎皇后自然是越看越不顺眼,不管母子俩如何小心谨慎,大权独揽的阎皇后硬是在延光三年(也就是公元124年)把刘保给废黜了,还残忍地毒死了李氏。

▲西汉高后吕雉剧照

说起来,阎皇后之所以痛下毒手,除了嫉妒心理作祟外,还和汉朝一直以来的国情有很大关系。在汉朝,太后是有很大权力的,从高后吕雉、窦太后到邓太后,都是赫赫有名的掌权太后。对后宫女子而言,试问又有谁不想垂帘听政,大权独揽?要实现这个梦想,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有足够的家族势力,第二则是要有一个听话且年幼的皇子。对于出身望族的阎皇后来说,第一个条件不成问题,第二个条件则是她心头的一根刺——刘保已经懂事了,和生母李氏很有感情,如果自己立他为帝,他即使表面恭顺,内心肯定还是偏向李氏。因此,阎皇后选择先下手为强,先是封自家兄弟阎显、阎景、阎耀、阎晏等担任军中校尉,逐步掌握了军权,接着就宣布废黜刘保,准备从皇族中选择一个年龄更小的太子。

▲今人仿建的汉朝宫殿

刘保被废的第二年,汉安帝与阎皇后乘马车出游。安帝本来身体就罹患重病,加上一路颠簸,到河南宛城时就一病不起,然而当地没什么名医好药,于是众人只能往京城赶,命悬一线的汉安帝哪能经得起这种折腾,因此刚到河南省叶县南部就驾崩了。对于丈夫之死,阎皇后倒没有太过悲痛,只是有一件事让她非常头疼,毕竟汉安帝驾崩太过突然,她还没来得及物色太子人选。如果没有皇帝亲谕,选太子显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在和亲信商议后,阎皇后下令秘不发丧,只是说皇帝身染重病,日夜兼程地往京城赶。3天后众人回到皇宫,她又假传圣旨,选汉章帝之孙、汉安帝族弟——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刘懿为皇帝,随后才宣布汉安帝病逝。

▲刘懿剧照

谁知刘懿并没有当皇帝的名,成为皇帝才200多天就夭折了。不过对已荣升太后的阎氏来说,这其实无关紧要,毕竟合适的小孩子不少,再选一个好好养着就是。决定之后,阎太后马上就传召济北王和河间王,让他们赶紧选出合适的子嗣送到京城来竞争皇位。得知这一消息后,刘保的贴身太监长兴渠坐不住了。要是刘保能当上皇帝,他就是权势滔天的总管大太监,如今机会来了,长兴渠准备放手一搏。他于是联合中常侍孙程等十九名太监直接杀到内殿,斩杀了侍奉阎太后的那群太监,宣布迎立刘保成为东汉的第七位皇帝。继位之后,汉顺帝将阎氏迁入冷宫,又派虎贲军和羽林军镇压了阎显三兄弟的叛乱,自此,废太子刘保摇身一变成为东汉皇帝。

▲汉朝皇帝理政场景剧照

令人唏嘘的是,儿时曲折的人生经历,让刘保成为一个颇为矛盾的人。由于他是依靠长兴渠等太监才登上皇帝宝座的,所以他给了这些太监前所未有的赏赐,后者甚至可以收养义子,但是汉顺帝又不愿像先祖一般受太监操纵,最后将这些太监或诛杀或流放。作为皇帝,他希望能有名臣辅弼,大干一番事业,让日渐衰弱的王朝重现昔日荣光,然而将朝臣挨个审视一遍,却尴尬地发现最能干还是老丈人,于是导致外戚权势依旧。可以说,宦官和外戚之祸,刘保哪一个也没能逃开,愁肠满腹的他最终在三十岁就撒手人寰,徒留一声长叹。

参考文献:

《后汉书》


趣观历史


就“经历坎坷的皇帝”这一头衔而言,最该诉苦的应该是明英宗朱祁镇了吧!他这段坎坷的经历都是发生在当一国之君后的,这头衔他当之无愧。

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35年继皇帝位,时年九岁,朝政把持在张太后和三杨手中,国家稳定,成长的还是很愉快。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寻由举兵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正值青春热血的朱祁镇在臣子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了,结果悲剧了!被俘了!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在朱祁镇被俘后留守北京的大臣,以于谦为首建议孙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断了瓦剌要挟的念头。

一年后,瓦剌看在朱祁镇身上炸不出油水,出于看热闹的心态就把他给放了。监禁一年后的朱祁镇终于如愿的回到了北京城,还没来得及发表重见天日后的感言又被老弟景泰帝给锁在了南宫,一锁就是七年。唉,真可怜!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景泰帝病重,帝国后继无人,大臣们终于想起了这个被关了七八年的倒霉蛋了,经过一场史称“夺门之变”的行动后,我们朱祁镇终于复辟了,重新当回了皇帝,不容易啊!

当皇帝14年―当俘虏1年―回家坐牢7年―再当皇帝8年

这样的经历还不坎坷吗?



Thewayman


他本是前一任皇帝宪宗第十三个儿子,怎么数,好像也轮不到他继位。确实,宪宗后面是敬宗、文宗、武宗,当了三朝的皇叔。

他从小比较木讷,在禁宫大院这种弱肉强食的地方,踩你一脚再平常不过,不爱说话,没有什么存在感。所以一直有传言说他是个痴呆。连他的侄子都不大瞧得起,都不管尊卑礼仪,因为封“光王”,不叫皇叔叫光叔。大家争相捉弄他。

据史书记载,文宗李昂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席间把酒言欢,李昂指着他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重重有赏。诸王为了赏赐,一哄而上的戏弄他。虽是王叔,胜似丑角。

等到武宗继位,李忱依然没什么好日子过,一天,四个宫中内侍突然把他绑进永巷,扔进宫厕折磨他。此时有一个宦官向武宗说了一句公道话,说,光王好歹也是先帝皇子,不应该受此屈辱,不如直接杀了。但后来这个宦官出于怜悯把他救出宫去。

而且,这之前也是意外不断,比如好端端的突然坠马、走路突然跌倒之类的,但他还是顽强的活着。

等到武宗也不行了,这时候宦官势力已经尾大不掉,宦官们就想立一个好控制的人选,继续拿他做提线木偶,这才想到了有痴呆之名的李忱,把他找回来莫名其妙的继了位。

显然,这是一个要命的决定,李忱能够出身低微,受遍排挤作弄的情况活下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上位之后,反手就干掉了跳的最凶的几个宦官,终结了朝廷党争,开创了一个比较好的时代。

靠装傻充愣保命,也是比较奇葩了。


起居郎君


历史上地位最尊崇的就是皇帝了,皇帝也会命运坎坷吗?

他还是个孩子时,父亲忙着创业经常无法照顾他,有时候情况危急父亲就会抛下他和母亲。好不容易父亲创业成功,家业又多了几个弟弟和自己抢家业,关键是父亲还不怎么喜欢自己,还好母亲有能耐,守住了自己的帝位。他最终当了皇帝,但还是逃脱不了母亲的掌控,常常被母亲压制的闷闷不乐,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子,最终英年早逝,他就是汉惠帝刘盈。

他比刘盈还惨,自己仅仅是个婴儿时就爷爷去世,还是被自己的曾爷爷逼死的,自己也被下狱,就算曾爷爷知道自己还活着也没有给过一丝关爱。等到他好不容易长大了,有个老汉看他还不错,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他很爱自己的妻子,觉得当个平凡人也不错。可他没想到自己会被朝廷中的掌权者选择继承皇位,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没曾想这个将自己扶上皇位的恩人为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竟然害死了自己的挚爱,偏偏自己还没办法,只能乖乖娶了仇人的女儿,直到这个人去世后才敢为自己的一生挚爱报仇雪恨,他就是汉宣帝刘询。

这一位比上面两位更惨,他的苦难从娘胎里就开始了。当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保命,避免当时的何皇后嫉妒就喝了堕胎药想要杀了他,结果他命硬还是出生了。果然,他出生没多久母亲就被何皇后害死,父亲为了保护他将他寄养在别家。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也慢慢病重,临终前立了自己的哥哥为皇帝,但不久就发生了变故,哥哥被一个从西北来的胖子废了,自己被立为皇帝。

没过多久,西北来的胖子被一群人赶走,临走前他也被绑走到了长安。在长安,胖子被自己的干儿子杀死,他趁着大乱逃出来,好不容易忍饥挨饿逃到东边,有个小个子带兵迎接他。他当时以为终于碰到了忠臣,但很快他就被这个小个子圈禁了,此后的岁月,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开始反抗,但一次次的反抗都被这个小个子扑灭了,他的妻子也被杀死,他也被强行安排娶了仇人的女儿。被圈禁了几十年后,小个子死了,继任者很快就废了他并把他送到一个小城里生活,直到去世。

最后这一位虽然命运没有上面的坎坷,但也没少受气。他十三岁时父亲去世,登基当君主,当时他有一个仲父帮助自己治国,但他不知道自己的仲父和自己的母亲有一腿,随着时间的流逝,仲父给他的母亲找了一个男宠,后来这个男宠凭着能讨自己母亲的欢心竟然敢号称是国君的假父,终于他长大了知道了这一切的勾当,一怒之下铲除了自己的仲父、假父和自己的母亲。之后的时间他专心搞自己的事业,十年之后他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觉得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人,自称皇帝。当时的人们迷信,他也一样,他妄想着能够获取仙丹长生不老,结果被几个术士欺骗,还被骂了一通,他气不过,下令杀了几百个这样的骗子术士,结果后来就被人们骂了几千年。他年龄大了,临死前他想让自己有最优秀的儿子继承皇位,但自己平时最信任的下属瞒着消息,把他的尸身放在密不透风的车里放了几十天,尸身都臭了才被下葬,他就是秦始皇。

高处不胜寒,掌握最高权力,坐上比人梦寐以求的宝座,但他们还是孤寡的一个人,毕竟命运从来就是公平的。

每天一篇故史,天天一段历史,欢迎关注!


天天故史汇


答案里有几个不谋而合的都讲到汉宣帝,其实,他的上一任说起来也算是曲折,而且还是大起大落的曲折。这个人就是汉废帝刘贺。




原本世袭了昌邑王的刘贺,过的还算逍遥自在。偏偏汉昭帝死后无子,当时独掌大权的霍光就把刘贺接到了长安, 当上了天子。可算是天降喜事。

然而仅仅过了27天,刘贺的皇帝位置还没有坐热,就被废除了。当时的上官太后就把他又撵回去到了昌邑王的地方。这个上官太后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

据史书上记载刘贺这27天内一共做了1127件坏事简直是无恶不作啊,折合起来相当于是一天干了30几件。单纯的做坏事的效率上来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贺被逐回山东的时候,把他的王的爵位也撤销了。这还没有完,等到汉宣帝登基,他再一次把刘贺迁到了江西南昌。当了一个所谓的海昏侯,这下相当于把刘贺的大本营山东菏泽,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不仅如此汉宣帝一直对刘鹤森有戒心,毕竟她也是做过皇上的人,这一下就无端招惹了很多的是非。刘贺就这么心惊胆颤的过了十来年,年龄不到34岁就去世了。



唯一值得宽慰的的是,他的父亲,上一任昌邑王给他留下众多财产。所以呢,我们在2000年后在他的墓葬里才发现了那么多的金光闪闪的金饼,和各种各样的宝贝。



其实,刘贺真的是不是像史书上说的那样子荒淫无道也说不定。在他被霍光废掉之后,他的二百多位亲信也随之被处死。这些人当时出事之后高喊道——当断不断,其后必乱。

或许霍光只是觉得刘贺并没有那么软弱,那么容易被他控制,所以才下定了决心把它废掉吧。史书总是胜利者来书写的,不是吗?不过刘贺这短短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波澜起伏而又充满悲凉了。


素昧的旅行


我国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长寿的很少,危险系数很高,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可见皇帝也不容易。首先,他们的压力很大,抛去那些不干事的昏君,那些勤勉的皇帝确实很累,就比如雍正皇帝就是著名的劳模,他晚上11点睡觉,凌晨3点起床,可见辛苦程度。


抛去劳累繁重的工作,皇帝心理压力也很大,不但每天提心吊胆内部会不会有人谋反,还会担心周边少数民族的叛乱。所以说经历坎坷的皇帝笔者认为绝大多数过得都不易。

不过笔者还是挑一些典型案例来分析那些经历更为坎坷的皇帝。


这比较坎坷的皇帝笔者认为汉宣帝刘询就是一位。他是汉武帝的曾孙子,算是汉朝一位很有功绩的皇帝。可能是因为汉武帝过于锋芒,很少有人知道汉宣帝的存在。

汉宣帝幼年因巫蛊之乱,全家都被杀了,自己因为刚出生免于一死,被抱进监狱,到了五岁因为天下大赦才出来,并在民间待了几年并结了婚,这也得感谢刘询的贵人掖庭令张贺,张曾是刘据的下属,所以对他的后代还是很好的。

刘询上位后很有耐心地和权臣霍氏家族对抗,终于使不可一世的霍家土崩瓦解,而且刘询对待爱情也很忠贞,即使做了皇帝也没舍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在他的统治下,汉朝又出现一个盛世——孝宣中兴。

汉宣帝幼年在监狱度过,也曾品尝了人间疾苦,算是历经坎坷终于成为一代明君。算是一个典型案例。望采纳,谢谢!


有趣的历史段子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王朝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之后,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前87年),遇到大赦,为祖母史家所抚养。汉武帝遗诏令掖庭养视,宗正录其属籍,成长于掖庭。元平元年(前74年),昌邑王刘贺为霍光等大臣所废,迎入宫中,受封为阳武侯,随后即位,时年十八,次年改元“本始”。


清风斜云


汉献帝啊 虽说亡国之君 一生颠沛流离 命运坎坷 当皇帝时任人摆布 先是董卓 后有李搉 郭巳 再来又是曹操曹丕 做了半辈子傀儡 好在留了一条命在其山阳公封地内仍然可以奉汉朝正朔 称天子 后来潜心研究医道 能成为一代医生 为百姓治病 免费送医送药 也实属不易


粉争肉


千古一帝秦始皇

最不受待见的父亲被打发到赵国当人质,父亲好不容易坐上王位,三天就挂了。自己好不容易坐上王位,母亲还和别人勾搭生了两个孩子。求了大半辈子长生没求到,被世人嘲笑。建了大半辈子长城,被世人怨恨。自己的身世被世人怀疑到现在!


321梦回历史


朱元璋,从放牛娃做到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