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因为有“凤凰”一样的庄子,所以有“孤鸿”一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因为有“凤凰”一样的庄子,所以有“孤鸿”一样的苏轼

月,是缺月;桐,是疏桐。月不圆,桐不密。眼前之景,恰似作者目前的处境。

苏轼因为不支持变法,将新法一些弊端在诗中抒发出来,结果激怒变法者,他们联合起来说苏轼诽谤朝廷,最终将苏轼逮捕入狱,这就是所谓的“乌台诗案”。

因为有“凤凰”一样的庄子,所以有“孤鸿”一样的苏轼


庆幸的是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最终赦免了苏轼,只是将他贬到黄州。此时的苏轼,报国无门,满腹惆怅,形单影只,深夜未眠。当他在这月夜下独自徘徊时,陪伴他的除去这轮孤独的月牙,梧桐树的影子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因为有“凤凰”一样的庄子,所以有“孤鸿”一样的苏轼

此时的氛围是清冷的,作者是孤独的,即便如此,他仍然要寻找一个心灵的寄托,也就是“孤鸿”。

什么是孤鸿?孤鸿不是离群索居,更不是惊弓之鸟的象征。而是在遇到种种困难,承受重重打击之后,仍然能够坚守原则的人。

因为有“凤凰”一样的庄子,所以有“孤鸿”一样的苏轼


作者猛然回头,四周空无一人,内心的失落、酸楚、无助只有本人明白。但他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屈服,原则和操守使他依旧骄傲的像他心中那只孤鸿一样,在发现所有的树枝都不能栖息的时候,选择在寂寞的沙洲甘愿受寒冷之苦。

因为有“凤凰”一样的庄子,所以有“孤鸿”一样的苏轼


他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他所推崇的庄子也同样是这样的选择。庄子对惠子说: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那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鵷雏只在梧桐树上栖息,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甜美的泉水,庄子这只“鵷雏”从来不肯降低自身的标准去迎合身边的小人,而苏轼这只“孤鸿”在发现没有寒枝可以栖息时,选择在沙滩上落脚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有“凤凰”一样的庄子,所以有“孤鸿”一样的苏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