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们都知道,爱是人生主题。

其实,分离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主题。

换句话说,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就像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说的:“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分离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每个人的一生至少经历四次分离,每一次分离都伴随着痛苦,但其背后承受的痛苦,却是我们一生成长所需要的养份。

第一个分离:出生

出生,是一个人遭遇的第一个最大分离。原本我们生活在妈妈温暖,且富含营养的子宫里,那里没有痛苦,也不用担心任何事情。当我们出生后,面对的就是冰冷、嘈杂、陌生,且无能为力的世界,但这却是我们生命历程的开始,痛苦,带来了生命。

第二个分离,与妈妈“分手”

与妈妈的心理分离,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在3岁前,与妈妈这个重要抚养人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我们的性格形成、人际关系等方面。

著名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经过大量细致观察,把3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正常自闭期,即出生1个月的婴儿,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睡觉,仿佛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二是正常共生期,即2个月到6个月大的婴儿,把自己和妈妈看作是一体的;三是分离期,即6个月到36个月大的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妈妈不是一体的,而是各自独立的两个人。

可见,3岁时,我们内心经历着与妈妈的“分离的痛苦,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但那是我们独立的开始。

第三个分离,与家庭分离

与家分离,是从上学开始到我们成人。这一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经受痛苦的考验,还收获着成长的喜悦。

第四个分离,与世界告别

与世界分离,就是面对死亡的时刻,而那一刻也是人生圆满的结局。

其实,做好前两次分离,更多的是需要妈妈,而后面两次分离,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当然,在第三个分离期间,父母,特别是妈妈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分离,会伴随我们一生,而作为成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分离”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得分离,就会粘在一起,而这样的状态就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比如,成人孩子如果不懂得与父母分离,就会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不愿独立和成长,那就会成为啃老族,不懂得责任和付出;父母如果不懂得和孩子分离,就会干涉成人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倍感压力。就像那些干涉子女婚姻、或生活琐事的父母,他们就是没有界限感,而这也是双方矛盾产生的根源。

其实,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成长,哪怕是年纪大的父母,同样需要成长,而懂得和孩子分离,学会和世界告别,就是在成长。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们常以为,爱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不能分开,但真正的爱,是懂得分离。

正如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也就是说,很多人认为相爱的两个人一定要相互依赖,但真正的爱,是相爱的两个人不一定非要在一起,而是可以自由选择,给予彼此空间。

我们的内心都渴望关注,希望依赖他人,但这会形成过分依赖的心理问题。

就像父母,特别是妈妈,如果过分依赖孩子,就会重亲子关系,而忽视夫妻关系,这不仅影响夫妻感情,还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因为当孩子有了男朋友或女朋友,父母就会不开心,这也是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就要懂得分离。

如果父母主动与孩子分离,认识到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那么,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会逐渐独立,不再依恋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既然“分离”是我们一生的主题,那么只有做好“分离”这件事,我们才能过好这一生。

其一,明白“分离”的重要作用。

当我们意识到“分离”在自己一生中是重要的,也是必需的时,我们就会明白,父母终究有一天会离开自己,不单是心理上的分离,还有最后的永别;我们才会懂得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学会独立,学会承担责任。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帮助父母成长。特别是在面对第三次的家庭分离时,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成熟,父母也在不断成长,这样双方才能懂得分离,给予彼此真正的爱。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其二,做好与家庭的分离。

对于成人的我们,做好与家分离非常重要,因为初期亲子关系的不良模式在慢慢发挥作用。

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书中,帮助我们拆解人生的前6年,让我们理解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包括自体感与自我界限、依恋模式,以及自身性格等等,但此书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我们超越原生家庭,让自己成为家庭剧本的作者。

比如,父亲脾气暴躁,让自己变得担心怕事,不敢承担责任,我们了解到这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和批评父亲,而是不要让自己成为自己讨厌的人,这才是真正与家庭分离。

分离,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其三,分离,是人生主题,也是成长关键。

分离,是我们一生的主题,它是必然的。换句话说,没有分离,不懂分离,我们就无法成长。

从与妈妈分离开始,我们逐渐学会了独立、设立界线,以及懂得珍惜,等等,特别是在第四次分离中,我们如何面对死亡,也是人生“大”事。

懂得分离,才是真正的爱,这句话不仅蕴含着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还蕴含着我们只有懂得死亡的必然,才会思考自己该如何过这一生的问题。

正如《相约星期二》一书中的主角莫里老师说的:“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加珍惜生活。

总之,无论是父母,还是我们自己,只有懂得分离,才会有所成长,才会给予真正的爱,才会过好这一生。

武志红: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