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儿子一岁九个月,只会说爸爸、妈妈正常吗?

眼泪知道4135867


要是宝宝耳朵听力没有问题,眼睛知道和你交流一定不着急,我家外甥也是这样,直到30个月我们带他去了三亚,第三天直接会说话了。宝宝会说话直接之前看的书,三字经完全都会背了,只要每天都和他说话,看书,应该没问题的。


归来的颜月


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的情况都是不一样,个性化的。原来我儿子1岁9个月的时候,要什么东西都是指着,就是不开口说话。连“爸爸”“妈妈”都不叫,我都着急死了。

后来带孩子到医院看儿保科的专家,她跟我了解了具体情况,又让我跟孩子发出了一些指令,比如说“过来”“妈妈抱一抱”等,首先孩子的听力是完全正常的,其次,孩子的眼睛一直追随着我,能够根据我的要求作出不同的反应。

专家的意见是:孩子没问题,回家继续跟他多说话,多交流,他慢慢会开口的。

后来,他2岁1个月的时候突然就开口了,然后还非常主动地认数字,唱儿歌什么的。

所以,如果你孩子跟我家情况类似, 你可以多跟他读绘本,走到哪教到哪,他输入多了,自然就输出了。


我是资深教育工作者,二宝辣妈,愿与你一起成长,欢迎关注!


左手教书右手育儿


同样的年龄,我家的也还不会说话,家里人可焦急了。目前我家的是这样的情况:


1、活泼好动,语气表情丰富

小孩一岁就很会走路了,就是还不会说话,偶尔会听见他叫爸爸,就是没有说妈妈之外的词语。个性属于比较好动,在家里一刻坐不定,喜欢搞破坏,比较喜欢笑,有时比较黏人,见陌生人有点胆小。


2、能听到家里人说的话,就是不愿意开口

平时叫他把纸尿裤扔到垃圾桶里,他马上屁股颠颠地拿起纸尿裤到垃圾桶;冲牛奶时,叫他去沙发上坐着等,他也会明白地坐到沙发上····家里人说的大部分话语,他都是听懂的,估计不是听力障碍。


3、肢体语言丰富

虽然他不喜欢说话,但是想要什么,直接伸出手指指着要;或者自己骨碌地爬上椅子去拿。看到蟑螂、飞蛾等等东西,会用手指指着告诉我们。


从他的表现来看,听力估计是没有问题,智力应该也很正常的。之前看到过有的宝妈孩子2岁半才开口说话,所以我时常拿这个例子安慰家里人,也许他真的是越聪明开口越晚的孩子呢。


不过从众多的宝妈评论中,自我检讨,在家里一定要多和孩子互动,用新鲜的词汇和孩子交流。希望我家的孩子也能尽早开口说话,哎呀几时可以叫我妈妈呢!


夏沫静初


关于宝宝说话晚这个情况,现在的宝宝们越来越普遍了。

首先回答您问题里宝宝的月龄时1岁9个月,那么这时候会说的话不多,从现在的生活代养条件来说是正常的

孩子说话晚会不会有问题,我们用宝宝的月龄来评判

宝宝在2岁8个月之前说话慢,说话不利索之类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只要发现孩子说话不好,性格内向还是要及时引导说话和多带着孩子玩的。

那么当宝宝超过2岁8个月之后依然说话不好,那么就要重视了!这时候就建议家长要首先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宝宝在说话的硬件上有什么问题。如果没问题,那么就是该重点开始给孩子进行说话的锻炼和引导了,超过三岁说话还不好就要正式开始恢复锻炼了!

那么简单说说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说话晚的多。

看看现在宝宝出生之后更多的代养方式:老人代养。甚至双方老人轮流代养。

一、首先老人代养宝宝的原则就是:“不哭不闹,吃饱睡好”就行。不管是从观念还是身体要求上都无法满足宝宝需要的高质量陪伴或者最简单的互动陪伴。那么首先宝宝就开始慢慢习得不愿意对外交流自己的情绪。

二、都说隔代亲,那么老人对于宝宝的代养大多都是过于溺爱了。所谓“饭来张嘴,衣来伸手”都不够形容老人对孙子的溺爱。就是因为老人这样完全的第一时间满足宝宝的需求,那么在宝宝1岁左右开始说话的时期,就没有那么多机会让宝宝说话来表达自己想要什么。

三、由于我们的父母老人基本上都是习惯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居多,那么我们宝宝的父母又大多在说普通话,这就会给宝宝在语言输入期学习输入语言时出现“信息输入的混乱”,宝宝搞不清楚应该去学哪一种说话的语言才对,于是大脑里出现

信息紊乱,就会导致宝宝干脆先不说话了。这种情况还出现在爷爷奶奶说一种方言,姥姥姥爷说另一种方言,而宝宝两边老人换着带孩子,一边带宝宝一个月或者三个月。


幽暗灯火


宝宝一岁九个月,只会叫爸爸妈妈,应该是孩子的语言发育迟缓,但是孩子说话晚,并不代表着孩子就一定有问题。

我们身边也有开口比较晚的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讲话,但是到了幼儿园,语言就开始爆发了,一个月就可以说句子。所以孩子说话晚并不是代表孩子有问题,但是如果宝宝过了两岁还不说话,父母就应该去看看医生。做人为干预了。

两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在一岁,就可以说出简单的词汇,比如爸爸、妈妈、抱抱、狗狗等,在两岁左右应该可以用三个字的短句或者四个字短句,比如妈妈抱,吃奶奶等。语言能力好的孩子两岁已经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如果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够,那么妈妈需要观察和孩子的沟通是否有障碍。比如孩子不会说话,但是能够听清楚妈妈的指令;或者孩子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但是可以正确的指物,如果交流没有问题,妈妈们也可以放宽心。


孩子虽然不说,是否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多宝宝语言表达不行但是他完全可以通过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想要吃饭、想要尿尿。

孩子说话晚的原因

通常情况,女孩比男孩嘴巧。所以女孩子都比男孩子说话要早,而我们身边说话开口晚的的孩子好像也都是男孩。

老人带的孩子开口可能会比较晚。很多老人带孩子不喜欢和孩子交流,放任孩子看电视,这样的孩子开口都会比较晚。

和同龄人接触比较少的孩子可能开口比较晚。同龄人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会促进孩子开口说话。总是习惯一个人去玩的孩子开口可能比较晚。

如何让宝宝开口说话

想让孩子张口说话,父母就要为孩子创造说话的条件:

1.尽量用语言和孩子当面交流,与孩子面对面,看着孩子的眼睛,多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浸泡在语言的环境中。

2.多和同龄人去交流,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能力,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厉害,和同龄人的交流可以促进孩子更早的开口。

3.和孩子多去读绘本,读绘本是一种亲密的亲子交流方式,当孩子听的多了,自然就会尽早开口。

4.不要给孩子一直吃流食。孩子的口腔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可能会造成发音困难,说话口齿不清。宝宝的辅食应该遵循月龄和实际的咀嚼能力来做。

总之,一岁九个月孩子开口说话晚,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父母还是需要尽早干预,多去和孩子做练习,孩子也才能尽早的开口说话!


豌豆妈妈育儿


很正常啊,我认识一个孩子,他爸妈都是搞播音主持的语言工作者,孩子竟然3岁才开口说话,但是开口说了就停不下来了哈哈,可谓小话痨一枚,不过他从开始说话就能说的很连贯了,后面也开始跟着爸爸妈妈给一些节目广告配音啥的,反正是没啥影响。



其实孩子到底正常不正常一般家长还是能感觉出来的,比如你说什么他都明白,而且很喜欢跟你互动,想让你帮忙的时候也会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让你一下就看懂,这不是很厉害吗,肯定没问题啊,只是还没到要开口的时候吧。

但如果家长真的感觉有问题,那就去医院请医生帮忙评估一下。

我家俩娃八个月就开始叫爸爸爸爸了,1岁左右会单个字说,比如高、拿、奶、饭等等,1岁半开始语言爆发期,一串串的就开始说了。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所谓的正常范围呢,但我想分享一点个人小经验:

1.多跟宝宝交流

我们家姥姥就是典范,从娃生出来回家就开始每天都抱着她们说话,哭了也用聊天来安抚,当时大家都说这么小能听懂啥,但姥姥一直坚持说。然后家里人口多,也总会有人来逗逗她们,无形当中也算接触了很多人听了很多话吧,我觉得这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是有帮助的。

2.读绘本



我们从6个月左右给宝宝自己翻翻啃啃,到1岁正式每天亲子共读,慢慢发现她们的词汇量越来越大,输出的很多内容都跟绘本有关,比如各种小动物,路上或者动物园看见会自己说出来,尽管每种绘本画的都不尽相同,但是都能记得特征准确的说出来。还有一些大小高矮的认知等等,都是从绘本中学到的,比如那个东西来给我会说妈妈的大,我的小,类似这种,很多都很有意思,所以,读绘本对语言的发展很有帮助。

3.多社交

经常带宝宝们去户外活动,你跟别人多打招呼,孩子自然会学你,慢慢的他们自己就会说你好、谢谢、再见等。跟小朋友一起多互动家长少干预,多鼓励他自己去跟别人交流,比如鼓励他跟别的小朋友去交换玩具等,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发展语言。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小心得,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我是一个混迹育儿圈10年终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脚的双胞胎宝妈,是朋友圈中的辅食达人,育儿小百科,爱生活爱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与您一起同行,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哈。记得帮我点赞关注哦哈,谢谢!


帅帅育儿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有些孩子说得早,有些孩子说得晚,这和学习走路一样,有些早,有些晚!

有些孩子甚至在两岁前都没有叫过父母,他们也不说别的话。刚过两岁生日,就突然说话了,而且是直接蹦句子。每个孩子对语言都有不同的输入和输出机制,有些孩子会试着说一个词,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学习;有些孩子只是事先输入,而大人却把他们全都教进他们的头脑,却没有输出。当他有保留的时候,他会突然开始说话,甚至可能是连贯的句子。

我见过一个3岁左右就能正常说话的孩子。没有人能理解他在3岁之前所说的话。当然,当婴儿发生这种情况时,家长需要慢慢教孩子。坦率地说,这个年龄的婴儿不正常,但对于不同宝宝而言,一岁九个月只会叫爸爸妈妈是正常的!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小西医


抛开医学参考婴幼儿语言发展规律,我们周围有很多家庭孩子说话晚。这不是奇怪的现象。

我的一位朋友,孩子25个月,还是只会简单的说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简单的词汇。她很是着急,到处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后来,到3岁时才会说话,而且非常聪明,什么东西一教就会,几十本绘本可以从头讲到尾,26个字母歌也会唱,儿歌,弟子规,三字经都可以从头背到尾,非常伶俐。



老百姓管这种孩子叫做“门栓儿”,也有老人说,孩子说话晚有福。总之,孩子说话晚,只要各项检查正常,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多给予关怀陪伴,多陪她读书,读绘本。我的这位朋友,就是这样,每天花大量时间陪孩子读绘本,念儿歌。结果会说话后,之前教的东西都体现出来了,很会背诵,很会照着绘本讲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米儿妈


据我身边的孩子来看,一岁九个月的男孩子只会说爸爸妈妈挺正常的。
我家宝宝说话也不太早,一岁9个月左右开始会说两个字了。但是他没有过渡的阶段,从来没有说叠字的时候,要不不说,一说就是两三个字的说,我还记得他说的第一个词是:大卡车。
在我们这个小区,有个男孩子比我家孩子小十几天,我家孩子开始说两个三个词的时候,他还连爸爸、妈妈都是偶尔说说,直到我家孩子已经2岁,会说句子了,他家孩子还是只会喊爸爸、妈妈。但是其他的一切正常,甚至运动方面比我家孩子还好一些。到两岁多的时候那个孩子蹦词了,后来渐渐的说话就赶上同龄人的水平了。
由此可见,孩子说话就是有早晚,只要其他方面一切正常,就不用太着急,平常可以多和他说说话、讲讲故事。

童妈学心理


一般来说,孩子1岁以后就开始有了说话的意愿,通常是以一些咿咿呀呀的我们完全不理解的方式来开始学着说话。到了2岁左右就能够进行简单的沟通了。

但是,也有一些2岁左右的孩子只会说爸爸妈妈,或者是到了3岁左右了还是只会说爸爸妈妈或者一些简单的词语。这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很着急,孩子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说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别是什么病症导致孩子不能够自如的学习说话啊等等。

其实,这些孩子都是正常的。就像是人和人不一样,孩子和孩子也是有区别的。女孩子说话早说话清楚,男孩子说话晚说话不清楚,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说话晚,这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所以这时候回答题主的问题,孩子的表现属于正常水平。但是如果想让孩子能够多说些话,自如的说话,流利地说话还是需要爸爸妈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什么语言的掌握都是需要一个环境的,就像是我们国内的孩子学习英语一样,没有那个语言环境就算是学会了也只是书面英语,哑巴英语,在和国外友人交流的时候总是力不从心。孩子对语言的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会让孩子语言的掌握事倍功半。所以,在孩子语言学习期,爸爸妈妈还是应该多和孩子说话,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另外,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过于关注,孩子一有什么需求或者只是一指爸爸妈妈就知道了,并且帮助孩子完成了就会让孩子觉得说话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从而无限延迟孩子的说话技能。


口腔刺激不够

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会咬手指吃手,或者抓起什么东西都往嘴里面送。这其实是孩子的一个探索外界的自然表现,是孩子发育的一个必经阶段,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口腔刺激,会导致在日后学习说话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锻炼而不能够清晰的说话。还有可能出现容易流口水,说话晚或者偏食等现象。

语言积累不足

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思,就需要在前期自己有一个语言的积累,否则的话就容易出现词不达意,说话结结巴巴半天都说不出来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的话没人能够听懂,与人沟通交流有障碍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孩子开始积累语言的时候爸爸妈妈没能够给与足够的帮助。比如爸爸妈妈自身说话很快,比如爸爸妈妈经常说一些很长的句子,这些做法都会让孩子很难理解,很难学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