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北洋海军修建的旗顶山炮台,在刘公岛保卫战中发挥作用了吗?


旗顶山炮台当时叫大顶山炮台,在刘公岛保卫战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李鸿章在威海卫建设北洋水师基地,最早始于1881年。不过此时的威海卫主要是北洋水师的操练区,因此没有设置炮台防御。奕譞在1886年巡阅北洋海防后,就说威海卫南北两口较宽,修筑炮台、布设水雷耗资巨大,所以要逐步开工。慈禧答复海防关系重要,要求逐步扩建完工。

得到慈禧的支持以后,李鸿章从1887年开始加快了旅顺、威海两地的海防工程。由于工程浩大,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刘公岛仅完成了北口炮台、黄岛炮台、南嘴炮台3座炮台的建设。

甲午战争爆发以后,为了加强威海防务,李鸿章又下令负责刘公岛防务的刘文宣在岛上增建炮台。其中8月30日,李鸿章致电张文宣,要求在刘公岛的制高点大顶山山顶“安炮六尊”,而大顶山就是后来的旗顶山,所以旗顶山炮台的修建是在8月30日以后。

11月5日,张文宣答复李鸿章,刘公岛上的大顶山炮台正在赶凿台基.而根据1894年1月21日张文宣的电报提到刘公岛共有大小炮台6座,这多出来的3座炮台都是后来赶修的临时炮台,其中之一就是大顶山炮台。

不过因为时间紧迫,大顶山炮台并未按照李鸿章设想的那样配备6门大炮。日军攻占刘公岛以后,2月19日日本国民新闻战地特派员古谷久纲氏曾经登岛观察,关于大顶山炮台(日本称之为最高峰炮台)他的描述是有280毫米榴弹炮两门。可见大顶山炮台实际并未完工,大炮没有全部安装到位。

在刘公岛保卫战期间,刘文宣将战斗中取得战果陆续上报,其中击沉敌舰的报告大多只是虚报,但是即使如此,都没有提到是大顶山炮台击中敌舰。所以在战争期间,大顶山炮台应该没有什么直接战果,作用有限。


不沉的经远


在威海刘公岛北洋海军遗址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旗顶山炮台,因为该炮台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因此甲午海战博物馆不惜耗费巨资,在原有炮位上安置了两门仿制的240毫米克虏伯要塞炮,吸引了广大游客来此驻足。但其实所谓的旗顶山炮台,在甲午战争时期尚未建成,就更谈不上在刘公岛保卫战中发挥什么作用了。

旗顶山炮台上仿制的克虏伯大炮

首先,我们在国内的现存史料上,无法找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旗顶山炮台存在的痕迹。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察看渤海各口海防的时候作出了刘公岛炮台建设的规划。李鸿章认为“岛南须建炮台一座,岛北须建地阱炮台二座”,并没有提到会在100多米的旗顶山上建设炮台,那样视野固然更好,但是以当时的技术能力和捉襟见肘的经费,这并非一个好选择。

位于刘公岛北口的公所后炮台,这是刘公岛上修建的第一座炮台

虽然做了规划,但刘公岛的炮台建设并没有立即启动。光绪十三年(1887年),副将张文宣率领原驻旅顺黄金山炮台的亲兵正、副两营移驻刘公岛,之后首先开始修筑岛北的地阱炮台。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候补知县萨承钰奉山东巡抚张曜之命,查勘南北洋各海口炮台,他仔细描述了刘公岛炮台建设情况:“北口建地阱暗炮台,台式系掘深地基,以为地阱,形如满月,中藏阿蒙士庄新制后膛地阱钢炮二尊。”很显然,这就是李鸿章规划中“岛北须建地阱炮台二座”中的第一座即现在的公所后炮台遗址。而第二座此时应尚未动工,故萨承钰的记载中有在建的日岛炮台而未提到其他在建炮台。

黄岛炮台,刘公岛上修建的第二座炮台

光绪十七年(1891年),第二座炮台即黄岛炮台开工:“又于刘公岛西接连黄岛上,设炮台一座,跨海通道,工力尤艰。”。这座费时费工的炮台最迟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李鸿章第二次海军大阅之前完成,“岛西接连之黄岛,添设地阱炮台一座。”。

南嘴炮台,刘公岛上的第三座炮台

而岛南炮台此时也已经修建完毕,“于刘公岛南嘴添筑炮台一座”。当年的规划时隔六年之后,终于全部完成,让李鸿章非常欣慰:“工程并极精坚,布置更臻完备。”而这时距离甲午战争爆发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那么,有没有可能旗顶山炮台是在海军大阅之后紧急修筑的呢?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工程建设水平落后,效率低下,在较为低矮平坦之处建设炮台都要花上数年时间,旗顶山海拔153.3米,山路崎岖,工程量肯定比公所后、黄岛等炮台更大得多,先不说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怎么把240毫米要塞炮运上山,即使能办到,又怎么可能在短短数月中建成投入使用呢?

无独有偶的是,在甲午战争的另一方记载里,也没有旗顶山炮台的任何痕迹。在占领刘公岛后,日本海军立即派出人员,对刘公岛各炮台的构成和损害情况进行了勘验,并撰写了专门报告。在这份报告里,刘公岛分为东口炮台和西口炮台,其中东口又分为第一炮台和第二炮台。根据报告中的《刘公岛、日岛及黄岛备炮一览略表》,我们可以看出,装备两门阿姆斯特朗9.2英寸要塞炮的西口炮台就是公所后炮台,而东口第一、第二炮台则为东泓、南嘴二炮台。也就是说,日本人在刘公岛上,并没有发现所谓的旗顶山炮台。

日军绘制的刘公岛略图,图中类似于太阳的标志就是旗顶山上的探照灯台,旁边的旗帜标志为信号旗台,可见没有大型炮台标志

在日军战史的附图中,还有一张详细的《刘公岛及黄岛炮台掩堡一览地图》。图中旗顶山的位置只有“电气灯”(即探照灯)和“信号旗台”的标识,很难想像,如果该处有装备四门240毫米重炮的大型炮台,日本人会不予标记。

日军照片中的旗顶山,只有探照灯台(左)和信号旗台,没有大型炮台的影子

既然中日原始史料都没有提到过旗顶山筑有炮台,那么旗顶山炮台又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呢?

最早指出北洋护军在刘公岛建设旗顶山炮台的,是戚其章先生1981年所著的《北洋舰队》,但该书并没有同时注明资料来源,书上关于炮台的说法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条没有任何史料根据的记述,才被广泛引用,再加上互联网的传播,竟成了不可置疑的事实。

值得指出的是,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确实试图在旗顶山上紧急修建大型炮台。他在1894年8月30日的电报中要求张文宣“大顶安炮六尊,运土拉炮,准添长夫三百名。炮设齐,即报明裁撤。”这就是大顶子炮台,也就是旗顶山炮台的前身。由于工程量巨大,直到两个月后的11月5日,张文宣向李鸿章上报时仍称大顶子炮台正赶凿台基,尚未安装火炮。

俯瞰旗顶山炮台遗址

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后,日军于1895年2月17日进占刘公岛。2月19日上午,日本国民新闻战地特派员古谷久纲氏登上大顶子,写下了关于大顶子炮台唯一的一段叙述:全岛最高顶高出海面300尺,仅一条道通达山顶,其险莫可名状。此处的炮台正在建设中,四个炮位已开掘完成,铁板、石块也已搬运到那里,二十八珊榴弹炮(口径为280毫米的臼炮)二门横陈山顶。以该炮的威力,五千米射程俯射,可击破军舰铁甲板而贯穿船腹。

清军预备安置在大顶子炮台上的臼炮是一种短管曲射炮,弹道弯曲,用来临空俯击军舰甲板,威力巨大

大顶子炮台按李鸿章要求原本安装六门炮,在古谷久纲氏的描述中仅提到2门,剩余的4门炮在哪里呢?在《日清战争纪实》一书中指出,刘公岛海岸堆场有廿四珊榴弹炮(口径为240毫米的臼炮)四门,及其炮架、弹药等附属品,半曝露于风雪之中。也就是说,到战争结束时,大顶子炮台原计划设置的6门臼炮,仅仅是开建了6座台基中的4座,且未完工,也只有2门运至山顶,还没有安装,余下的4门还在山下海边尚未搬运,所以也不可能在刘公岛保卫战中发挥什么作用了。

英国人留下的炮台遗址被后来者误以为是甲午遗址,其实凿刻在炮台兵舍外墙的Centurion Battery(百夫长炮台)的英文清晰可见

同时,1988年甲午战争博物馆从海军手中接手刘公岛后,确实在旗顶山发现了兵舍、掩体、炮位和弹药库等军事工程痕迹,便误以为是甲午遗迹。但刘公岛在北洋海军之后,经过了漫长的八十多年,先后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中华民国海军第三舰队、汪伪海军和新中国人民海军的基地,旗顶山炮台遗址实际上就是英国人修建的。

1898年,英国人为了监视德国强租的胶州湾海军基地,也强租威海卫作为远东舰队的基地,甲午战时尚未完工的大顶子炮台成为英军新炮台的台址。英军利用原有的一些营房、护墙、炮位等拆毁的石材,在1901年初完成新炮台建设,取名为“百夫长炮台”。如果游客足够细心的话,还可以在遗址上找到英文标志。

英租时期修筑的信号旗台,旗顶山由此得名

但是1902年2月,英国人放弃了原有计划,将威海卫确定为英国海军训练基地和疗养基地,自此不再投入军事设施建设,百夫长炮台成了一个没有安装火炮的空炮台。英军还在炮台上面设置信号旗台一座,旗顶山和旗顶山炮台之名也由此旗台而来。

解放后,解放军驻威部队修复了原英军所建的两处圆形炮位,又添建了两处新炮位,共设置美制MK22型76.2毫米高平两用舰炮4门。就是因为这4处炮位,因此在现在旗顶山炮台的介绍中,想当然地称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在旗顶山设240毫米克虏伯海防炮4门,其实大谬矣。


海军史研究会员


威海华夏一族眼中没有什么不能做的,只有他不想做,与员工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合同也不需要给员工;疯狂扣减工人工资丶不交社保,不交公积金,再来点罚款,增加公司收益,章显一下老大的威风,员工是机器,不需要休息,家谱上没有休年假这一说,在空白劳动合同上做手脚,再刮一下员工的油水,设置几个套路丶几个陷阱,让你员工防不胜防。


爱的海洋18


虽然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师元气大伤,但残存的实力仍是日军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此,狡猾的日军避实就虚,于1895年1月20日,从荣成龙须岛登陆。至2月2日,日军先后占领了南帮炮台、威海卫城和北帮炮台,完成了对刘公岛北洋水师的海陆合围。2月7日,日军对刘公岛发起总攻。北洋各舰与刘公岛、日岛炮台密切配合,誓死抵抗。旗顶山炮台上的清军官兵浴血奋战,他们充分发挥炮台的有利位置,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不料,就在刘公岛上的北洋水师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发生了以王平为首的鱼雷艇队逃跑事件,日军发现后派快舰急追,除王平等人逃到烟台外,其它的艇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获。王平为掩盖逃跑罪行,诈称刘公岛已经失守,致使烟台援威兵力重新布置,抽调西撤。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北洋水师的处境雪上加霜,而且也使丁汝昌等待援军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


2月11日,丁汝昌召集将领会议,准备向烟台突围,但遭到拒绝。丁汝昌见大势已去,怀着绝望悲愤的心情,吞服鸦片自杀殉国。丁汝昌自杀以前,曾命提调牛昶丙将提督印截角作废。但牛不但没执行,反而盗用提督印信写了投降书。派广丙舰管带程璧光前往日舰乞降。16日,败类牛昶丙代表清军在降书上签字。17日,日军登岛接收了岛上所有设施、以及北洋舰队残余的十艘军舰。由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就这样悲惨的结束了它的使命。


自1887年始,副将张文宣率北洋护军2营驻防刘公岛与日岛,至甲午战争爆发前,共修筑了公所后炮台、黄岛炮台、东泓炮台三座永久性炮台。就在北洋护军修筑刘公岛海防工程之际,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随着战火向威海卫蔓延,刘公岛首当其冲,其战备无疑需要进一步增强。此时的李鸿章也只能临时抱佛脚,下令抓紧构筑炮台。 也就是说,大顶子炮台是从8月30日才开工建设。


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后,日军于1895年2月17日进占刘公岛。2月19日,日本战地特派员古谷久纲氏登上大顶子仔细观察,还作了详尽描述,全岛最高顶高出海面300尺,仅一条道通达山顶,其险莫可名状。此处的炮台正在建设中,四个炮位已开掘完成,铁板、石块也已搬运到那里,280毫米的臼炮二门已横陈山顶。以该炮的威力,可击破军舰铁甲板而贯穿船腹。古谷久纲氏感叹也只有中国这等大国,才能将此二炮搬上山顶。


登上气势如虹的旗顶山炮台,极目辽阔的海疆,滚滚波涛犹如金戈铁马入梦来,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历史与现实、屈辱与自豪、先进与落后、强大与衰败的对比拷问着身临其境的每一个人,即使那些欣赏美景的年轻人,内心里也是极不平静的。


大顶子炮台按李鸿章要求原本安装六门炮,在古谷久纲氏的描述中仅提到2门,剩余的4门炮在哪里呢?日本《日清战争纪实》一书中给出了答案。书中称,海岸堆场有榴弹炮四门,及其炮架、弹药等附属品。也就是说,到战争结束时,大顶子炮台原计划设置的6门臼炮,仅仅是开建了6座台基中的4座,且未完工,也只有2门运至山顶,还没有安装,余下的4门还在山下海边尚未搬运。就屈辱地沦为战利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对大顶子炮台战略位置最贴切的写照。其火力除覆盖到刘公岛周围海面,还可支援岛上其它炮台,为刘公岛乃至威海湾筑成一道天然屏障。对于如此重要的战略制高点,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不会视若罔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战争的危急关头张文宣已经无暇顾及大顶子炮台,而将防御的重点集中在岛上东南侧海滨,集中兵力在岛上东端南侧海滨挖伏兵沟,修筑了多处临时炮垒,以防日军抢滩登陆。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加速了帝国主义侵华的进程。西方列强在加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同时,加紧侵占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在华展开了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激烈竞争。在这场瓜分豆剖的竞争中,与日本沆瀣一气的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刘公岛被日本占据3年后,紧接着又开启了被英国租借长达42年的屈辱历史。


英国之所以强租威海卫,其最初目的就是把威海卫建成其在远东地区的永久性海军基地,既牵制俄国、德国,又控制京津,进而增强其对华事务的发言权。1898年,英国驻华海军司令、海军中将西摩尔(曾任八国联军司令)和皇家工兵部队上校刘易斯相继来威进行军事勘察,并向英国政府提交了威海卫防御设施建设规划。


当时在甲午战时尚未完工的大顶子炮台成为英军新炮台的台址。英军利用原有的一些营房、护墙、炮位等拆毁的石材,在1901年初完成新炮台建设,取名为“百夫长炮台”。炮台之名源自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中国舰队旗舰“百夫长”。如今游客可以乘坐览车直达旗顶台炮台,居高临下,远处的美景尽收眼底。


解放后,处于海防前沿的刘公岛,成为保家卫国的海防屏障焕发出新的生命。驻威部队在刘公岛各处修建要塞火炮阵地,旗顶山炮台再次成为军事要地。驻威部队修复了原英军所建的两处圆形炮位,又添建了两处新炮位,共设置美制MK22型76.2毫米高平两用舰炮4门。这批美制MK22型舰炮是购自苏联的二战剩余物资,是美国二战时期援助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大量武器装备之一。


路小米爱生活


刘公岛素有“东隅屏藩”之称,上有清代炮台6座,分别位于黄岛、麻井子、旗顶山、迎门洞、东泓、南嘴,与南北两岸炮台遥相呼应,均由德国人汉纳根设计。其中旗顶山炮台坐落在海拔153.5米的刘公岛最高峰———旗顶山上。1890年建成,分地下掩体和地上炮位两部分,共有24厘米口径的平射炮4门,炮台南侧崖劈建兵舍与弹药库。


该炮台居高临下,火力除覆盖到刘公岛周围海面,还可支援岛上其它炮台,又可与南北两岸炮台配合封锁南北海口,为刘公岛乃至威海湾筑成一道天然屏障。炮台大炮是克虏伯公司生产的,炮长840厘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口最大射击仰角22度,俯角5度,可全周射击,是当时先进的后膛来复线海防大炮。

刘公岛之战也是北洋舰队生死存亡之战。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和南北两帮炮台后,以海军舰艇部队为主,在陆军部队的配合下,对刘公岛及港内的北洋舰队发起全面的进攻。虽有部分将士拼力死战,但战局对北洋海军极其不利。



南帮炮台、东泓炮台、日岛炮台、刘公岛炮台依次失手,威海军港落入日军之手,守港将士战死甚至自身成仁。日军进攻刘公岛也付出较大代价,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各炮台发挥重要作用,而占据制高点,又相对处于地理后方的旗台山炮台依据良好的战炮性能,出力最多,也坚持到了最后。

围攻威海卫基地,日本海军无法突破威海卫的岸炮火力进入港内,最后还是依靠日本陆军占领威海卫外围的山地炮台后,才逐渐给北洋海军造成沉重打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