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上游•夜雨丨逆風踏雪向“方舟”- 王福梅

上游•夜雨丨逆風踏雪向“方舟”- 王福梅

逆風踏雪向“方舟”

王福梅

2月15日,醫療救援隊赴武漢第十日,漫天大雪。

雪夾風,風裹雪,飛花落絮,白茫茫一片。

簡富瓊從晚上七點到凌晨一點值班,她負責東西湖區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廳B區護理工作,與護理小組共同管理小區198張病床,170個病患。

下班回到賓館凌晨三點過,匆匆吃完飯睡下,醒來已是中午。她坐在床邊吃午飯,看窗外的雪景。

短暫休息時間難得而寶貴,外面的世界,讓簡富瓊心裡湧起莫名的感動。

她聽到雪落的聲音,聽見花開的聲音,也感受到病毒的肆虐。江漢的雪景沒能讓她心中喜悅。

此時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收住近兩千病患,此刻首批17位患者出院,這讓落雪的武漢暗香浮動。

醫療隊赴武漢十日,每分每秒都在打硬仗,都在跟冠狀病毒搶奪生命。

2020年鼠年情人節,奔赴武漢的簡富瓊收到老公大紅包,丈夫希望她平安歸來。

對於方艙醫院的病人,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個情人節的情愛與醫務人員緊密聯繫在一起。沒有花前月下,沒有鮮花和親吻。救護,傳遞著愛,傳遞期盼與祝福。

同事拿回來摺紙,簡富瓊和周麗麗折千紙鶴。薑黃色的千紙鶴上面寫藍色的字:武漢!中國!加油!

千紙鶴承載著美好祝願,送給病人。單調清冷的病房有了色彩和動感,愛意充盈。

一位男病友把千紙鶴送給同時治療的妻子,他深情地說:祝老婆早日康復,我也早日康復,夫妻雙雙把家還,以後每天都是情人節。

周麗麗淚目。

2月17日,醫療隊員轉戰到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沌口方艙醫院,這是武漢開闢的第十所方艙醫院。

這天,張立明醫生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值最後下午班。跟往常一樣,一切有序進行。14點正式上班前,自上午11點開始,吹乾頭天洗的工作服,領盒飯,進餐,整理上班物品,重點是筒靴、尿不溼、洗手液。

準備完畢,乘坐服務車前往方艙醫院,清潔更衣,穿防護服。半小時後進入隔離區接班。

上游•夜雨丨逆风踏雪向“方舟”- 王福梅

半月前,即2月5日早上8點,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員李國慶、張立明、周麗麗、簡富瓊到達武漢火車站。他們是重慶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急診科和其他科室的醫護骨幹,請戰受選派,隨重慶市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征。

列車上,他們圍坐在車廂裡,反覆學習討論新冠肺炎防護知識,築牢防控防線。

到達當天下午,成立國家(重慶)緊急醫學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黨員在黨旗下宣誓。張立明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黨和人民需要,哪裡需要,那裡就是我的崗位。此刻,戰勝疫情的決心如此堅定。

在方艙醫院,李國慶醫生和隊員經歷多個不同尋常的第一次。

戴口罩、護目鏡,李國慶面部第一次出現壓瘡。

2月6日李國慶和張立明首批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工作6個小時下來,揭開口罩,鼻頭紅腫,出現多處小白點,發生3級壓瘡。

臨床戴防護裝備,發生壓瘡並不鮮見,此時卻非同小可,一旦水泡破裂,被感染風險很大。

李國慶著急。千里馳援,出師未捷,豈能因此退下。當晚,他上網搜索褥瘡貼,網購卻救不了燃眉之急。

周麗麗幫忙,她向兄弟醫療隊求救,重慶兄弟醫院醫療隊員送給藥物和壓瘡貼。用藥以後好轉,戰友讓李國慶休息,他等不及。班上僅5名醫生,忙不過來,第二天他照常上班,從未休息。

張立明第一次穿尿不溼,說跟坐沙發一樣,舒服。病房椅子又冷又硬,穿尿不溼坐下去軟軟的,暖和。八十年代出生的他,小時候從未用過尿不溼。

張立明的話,把同事逗笑了。笑舒緩緊張工作氛圍,帶來輕鬆愉悅。

笑中帶淚,笑鼓勵人前行,讓苦難不那麼沉重。

簡富瓊2月9日第一次進武漢客廳方艙A廳,她早上4點50分起床,吃兩個雞蛋,僅泯兩小口溫開水。5點30分出發,約6點過到達客廳。

她負責A廳D區護理工作。首次穿防護服,很緊張,手抖心顫腦子亂。快速穿好防護服後,反覆檢查幾遍,確信自己無任何疏漏,才進入方艙。

踏進方艙那一刻,看到眼前的病人,跟過去接觸的病患沒什麼不同,她的心立刻變得安定從容。跟往常一樣,她有條不紊做日常護理工作,交接班,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領餐派餐。

周麗麗2月10日第一次進方艙醫院。那日晚上收治達400多病人,那時A廳已收治800多病人,B廳收治500多病人。

穿防護服,笨重遲緩,看不清地面,怕踩空摔倒,周麗麗有上太空的感覺。

她想起教兒子讀的詩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她把醫療隊比作方艙醫院開荒牛,說我們打出來這片戰場,一定要勝利。

穿過三道門,周麗麗看見寬闊的大廳擠滿了人,有的在晨練,看來心情平靜,估計這情形做心理護理壓力不會太大。

接班後,開始熟悉環境,瞭解病區病人狀況。此時病人各種詢問,如早餐何時發放,醫生何時來查房。還有病人來拿口罩。

平時輕鬆完成的事,此時卻很困難。出不來氣,呼吸難受,不敢亂動。多動一下累,汗水順著背流下來。護目鏡起霧,下班後摘下,水珠盪來盪去。

A廳收滿病人以後,晚上週麗麗從A廳轉戰B廳。

進方艙前,麗麗和富瓊每天反覆練習穿脫防護服,進艙時已是妥妥的,信心滿滿。她們必須保證自己不被感染,因為一旦個人感染,數百同事都會處於危險之中,

先期首批進方艙醫院的李國慶從前方發來照片,讓她們瞭解方艙情況,熟悉護士更換防護服的情形,看過心裡有數,更加踏實。為讓她們看得更仔細,李國慶去女更衣間拍照,不料引起誤會,被女士轟出來。

周麗麗心存感恩,稱李國慶是暖心帥哥醫生。

並肩戰友,不是孤軍戰鬥。未有過合作,卻默契照應,把手伸給隊友,彼此獲得力量。

上游•夜雨丨逆风踏雪向“方舟”- 王福梅

2月9日,李國慶醫生值班。

常規查完房後,李醫生注意到自己管的一個女病人蹲廣場大廳哭泣。病人一隻手按著肚子,另一隻手抹眼淚。

李醫生走過去,詢問她哪裡不舒服,她說肚子痛,噁心,想吐。李醫生扶她到病床上查體。患者四十多歲,輕症,合併消化道症狀,病情不太嚴重。

開具藥物後,李醫生說:你別擔心,你的病情不嚴重。病人注視李醫生,淚水模糊的雙眼透出微弱光亮,含著信任,也帶著疑惑。

李醫生繼而開導說你要有信心,你看全國人民都來幫助你們,幫助武漢了。病人點頭。李醫生說你有啥問題儘管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力幫你解決的。

病人謝過李醫生。李醫生囑咐護士重點巡查關注這名患者的情緒。

後來,患者情緒穩定,病情好轉。

方艙醫院病患有的樂觀積極,跳舞,打太極;有的身體疾患較輕,精神壓力較大,焦慮不安。

病人入院以後心情急迫,想早日迴歸生活。每天李醫生回答病人最多的問題是自己好久出院,病情好轉了沒,該吃什麼藥。

張立明醫生管的一位年輕女患者,反覆問他四五遍:我會不會好?病情會不會加重?

患者三十多歲,剛生產,還未滿月。生孩子期間感染病毒,不清楚孩子是否感染。孩子還未斷奶,交給姐姐帶。她覺得對不起孩子,情緒很不穩定。

她對張醫生說她很想活著,如果死了,孩子就是沒媽的孤兒。這話刺痛了張醫生的心。

張醫生告訴她大部分病人不會發展到危重症程度,這個病死亡率不高。查看她病歷和片子後說,你是輕症患者,病情不太嚴重。要有信心,會好的。聽張醫生一席話,患者感到希望,面部愁容漸漸舒展。

張醫生提醒她,目前沒有特效藥治療,要依靠你自己注意飲食,加強營養,思想放鬆,改善心態,提高免疫力,這樣你很快就會出院,回家照顧你的孩子。

病人接受張醫生指導,使勁點頭。然後默默走到病房,躺自己病床上休息。在張醫生與同事的精心照顧下,她的情緒穩定下來,病情在逐漸好轉中。

周麗麗在護理日記中記下2月10一位病人由焦慮致病情變化,再疏導緩解的過程,她寫下心得:要根據年齡結構關注病人的需求。

552床是輕症女性病人,突然發生血氧飽和度只有89%,這已達危重指標。

得知情況,周麗麗立即帶上氧氣枕查看。給予短暫吸氧,再測氧飽和度,上升到97%。指標大有好轉,患者還是覺得出不了氣。

周麗麗看看周圍,有的一家幾口同時感染住進來,這病人孤單,她問:你一個人來這裡?

病人回答是。閨女女婿在家,很擔心她,今天沒視頻通電話,他們會著急。病人思慮重,致病情陡然變化。

周麗麗叫她把手機拿出來。病人不好意思看她,說自己不會弄手機。麗麗拿過手機,幫她撥通微信視頻,鼓勵她跟親人通電話。通話畢,患者才放下心來,不再感到難受。

周麗麗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因為隔離,患者形單影隻,沒能見到親人,沒人聊天,心裡難受。加上不會微信視頻,不好跟人說,心裡更是焦急,導致病情變化,病情加重。

上游•夜雨丨逆风踏雪向“方舟”- 王福梅

2月5日早上8點,醫療隊到達武漢,此時得知被分配到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它原為文藝場館,與金銀潭醫院遙相對應,又稱武漢客廳,設置床位2000張,是武漢最大的方艙醫院。

為應對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2月國家在武漢建立十餘所方艙醫院。

《聖經》故事記載,為讓諾亞與家人躲避洪水災難,諾亞方舟花費120年時間建成。

應戰時之需,方艙醫院收治大量住不上院的輕症病人,它不是神話,卻是生命之舟,是奇蹟。

下午4點到達醫院,周麗麗看見房屋外部框架簡單搭建完畢,其他設施都沒弄好,擔心這種情況一時半會收不了病人。

不料,次日一切準備就緒,眼前讓人驚歎。

連夜奮戰,所有病床、隔板及其他物件都已安裝到位。方艙醫院共設ABC三個艙,構成三個獨立空間。各個區設工作站,相當於普通醫院的醫護工作室。單人床在網格內排列整齊,病患所需生活物品,包括洗漱用品,如杯子、盆子等,床上用品如電熱毯、軍用大衣,都準備充分。

李國慶和張立明從事呼吸重症專業十餘年,對口呼吸重症疾病方面救治,得知被分配到方艙醫院,著重輕型患者救治,起初擔心技術含量不高,擔心無用武之地。

隨著接踵而來大量收治病人,他們發現自己的擔憂變得多餘。專業優勢已然成為利器,治療病人駕輕就熟。

2月 6日,接收90多名患者,他們由社區轉來,統一送到方艙醫院大門口。病人湧至入院處,醫院有序收治,忙而不亂。

李國慶醫生接診,仔細檢查,儘快判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分輕型、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四型,患者近百分之八十屬輕型和普通型,方艙醫院專門收治這類型病患。

李醫生根據病情判斷病人是否入住方艙醫院,為輕型和普通型病患開具入院證。少量重症患者,被送到定點大型醫院治療。

患者持入院證到護士工作站報到,由護士安排床位,醫生再問診查體,根據病情開具相關藥物。

方艙醫院快速建立為張立明和醫療隊員樹立了信心。張立明醫生總結方艙醫院5個字:大、快、多、少、短。即大規模,殲滅病毒作用大;建設速度快;救治病人多;消耗資源少;短時間見成效。

醫院A區收治近千例病人,一個班6個醫生,張醫生跟李醫生各自管近兩百位病人。身穿厚重的防護服,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動作粗放,說話大聲,面罩容易鬆動、潮溼,風險大,急不得。

重大疫情,大量病人,呼吸重症專業醫生平時見得多,更熟練。儘快問出病情,快速判斷患者分型,消除隱患。查房跟病人交流兩三句話就能抓到點子,抓住重點,儘快判斷病情,為病人診治打好基礎。

重慶醫療組共6個醫生,李國慶任組長,要完成醫護之間的協調等事務,要分區協作收治病人。

李國慶出生醫學家庭,國慶節出生,媽媽是醫生。他從小在醫院長大,耳濡目染醫務人員救治病人經歷。22年前無悔選擇重症醫學,今天能以所學救治病人,他為自己的選擇欣慰。

作為醫生,能夠在戰疫中始終與自己的患者在一起,不幸中有幸;作為醫生,與病患一起抗疫,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

新冠肺炎輕症病人在方艙醫院得到有效治療,李國慶醫生滿腦子是責任。張立明醫生寫下:不擊倒擂臺的“敵人”,我就永不放棄。

上游•夜雨丨逆风踏雪向“方舟”- 王福梅

2月17日醫療隊轉戰武漢開發區沌口方艙醫院。

那頭是戰場,這頭是家鄉,同飲一江水。

親人、醫院領導和同事無微不至關心,盼望他們平安歸來。

臨出發前,李國慶媽媽把家裡僅有的全部口罩塞給他,爸爸反覆檢查隨身箱子,看有無物品漏掉。

出發前夜,周麗麗在重慶市人民醫院上完夜班,護理一例本院新冠肺炎患者。因走得倉促,她和簡富瓊沒帶夠隨身衣物及防護用品。醫院想辦法郵寄過來,調給急需防護用品。

跟爸媽、愛人、孩子視頻,報個平安,一切都好。家人牽掛,囑咐保護好自己。親情傳遞,愛在路上。

雪後,春陽初照,武漢的天氣說變就變。

醫療隊轉戰沌口方艙醫院,當天收治33例病患。簡富瓊推開車窗,窗外又是一番景象。

雪融化,街面潤溼,偶見行人。殘雪覆蓋著草木,黃褐色的枯枝夾著新綠,抖擻著精神,衝破雪的積壓生長出來。

太陽與藍天同在,陽光照拂。

車裡循環播放《high歌》,張立明跟著唱:沒有什麼阻擋著未來。

隊友注目,微笑。心有靈犀。

李國慶念及抗疫一線的武漢警察、司機、工人,乃至小賣部老闆,他們善良而堅韌。

簡富瓊想念方艙醫院的病人,他們問她穿這麼多熱不?穿防護服服累不?他們說老遠來武漢幫助我們,辛苦了,你們要保護好自己。

在武漢,這座城市令人感動。醫療隊員與患者,與全國各地馳援同行,與武漢市民匯聚成力量,託舉生命方舟。

救援在繼續,生命之舟駛向彼岸。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