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何為《弟子規》?何為國學?

魚夢如夢


與中華民族文化形態和文明特徵相關的學術或理論,才能稱為國學。

中國的國學都蘊涵在先秦的諸子百家典籍中,漢之後沒有國學。


沱湖岸邊009


何為《弟子規》?

我認為《弟子規》的四句總序,就可以很好解釋這個問題。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這四句是《弟子規》的總序,也是揭示了《弟子規》的來源和主要內容。《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要向他學習。將上面的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之後,如果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那就去學習其它有益的學問。

而《弟子規》的原名叫做《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內容採用的是《論語•學而》中的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具體的列出了為人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禮儀與規範,在其中特別強調了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來經過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家庭教育以及啟蒙教育的重要讀物。

何為國學?

“國學”這一名詞來源於近代,西學東漸之後,為了針對西方學術所提出的專有名詞。最早見於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老先生的《國故論衡》一書,後來又被稱之為“中國學”、“漢學”、“國故”、“國故學”等。“國學”顧名思義就是中國之學,是中華上千年曆史所創造出來的文化。

“國學”作為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基礎,國學也是構成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觀環境和民族精神文化。對於中國的政治、軍事、文化、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等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國學被人們認為“是中國人的性命之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證明,也是中華文化的學術基礎、固本之學,也是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而國學的範圍,則是浩如煙海。凡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學均在其列,無論是先秦諸子百家,還是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以及歷代史書均屬於國學範疇之列。


園主浩哥


現在很多人把《弟子規》、《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等奉為國學經典,實在是謬入歧途,最起碼也是以偏概全鳩佔鵲巢。《弟子規》只是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而已,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屠城事件後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怎麼就成了國學經典了?並且裡面不乏扼殺學童思考批判能力等很多的封建糟粕需要予以剔除。奉此為圭臬,就像我們放著長江源頭沱沱河的水不喝,而非要到泥沙俱下的長江中下游開懷牛飲一樣荒唐可笑貽笑大方。討論國學,我們往往存在很大的一個以偏概全甚至以鳩佔鵲巢的誤區:我們必須要分清國學的概念、源頭、主體、流變等問題,就像我們爭論到底沱沱河是長江還是揚子江是長江一樣,其實除了上面兩個屬於長江之外,長江各段的名稱不下30個,還有“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荊江、潯陽江”等都是長江。我們先來看一下國學的概念流變:《周禮》中“國學”是國立學校之意;及至近代,章太炎先生認為“國學”是中國固有的文化學術;胡適先生認為“國學”是國故學的省稱。在我看來,國學就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典籍,就是那些使我們成為中國人並區別於西方人和其他國家民族的學問和典籍。國學經典最起碼要有三個基本的標準:先賢大德原創;經過華夏發展各段歷史的反覆檢驗;社會大眾每個階層的人都能常讀常新。以這樣標準衡量的話,在中國談國學,最起碼要指向我們博大精深的經史子集,至少不能丟了奠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恐怕要到最後面了才能客觀辯證地談到這些細枝末流的《弟子規》之類的書籍。



九易行客王雨劍


先來說一下何為國學,緊接著《弟子規》請往下看:

要強調國學教育,推廣國學文化,但說起哪些是國學,哪些不是國學,沒有定論,也沒有權威人士出來發表一下意見。它把各種業已存在的學術門類(哲學、歷史、文學等等)攪和攪和劃到一個國學的名頭下面,但卻沒有沒有藉此創造出什麼新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他滿足的是人們再次發掘本國傳統、本國文化的衝動,重點在“本國”,而非“文化”。

“國學”是相對於“西學”而言的。中西大碰撞大融合,傳統文化內部的小差異,被“中”、“西”的大差異遮蓋,催生了國學這個奇特概念,它的背後,我認為是民族主義。所以才會有以下說法:

柳翼謀認為,凡源承華夏文化之中國學問,無論古今,皆為國學:“予對國學之界說,必非佛學及洋學,……須從古先聖賢,未受佛學洋學之薰染時講清,而又包括後來之漢學、宋學,以及今世所講政治、經濟、財政、社會、教育等,始可言國學。”(《國學之界說》)

《弟子規》為清代秀才李毓秀所做,原來叫《訓蒙文》。顧名思義,這篇文的主要目的是用來開蒙。然而作者終其一生都只是個秀才,也就是說,在清代這樣一個儒家盛行的時代,作為儒家學徒,作者也是不合格的。因為,童生試考取之後,便是秀才。

而且,這篇訓蒙文,從始至終也沒有上過檯面。它的應用據史料記載,在當時只有本地縣令用來在農閒時讓不識字的農民學習,以使農民農閒時不要搞出什麼大新聞。

傳播範圍侷限在說書,酒肆等地方,還有就是作者個人私塾。





水靈兒芳芳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 》“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詳細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國立學校,自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青白世界


1、一是《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二是《弟子規》的內容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的精髓,容易理解,朗朗上口,因此許多小學將其作為道德修養的一門課程。其實《弟子規》不僅適合兒童,成年人學習也可以收益匪淺。其中體現著孝順、與人為善、謙虛、誠信、博愛、自我修養等內容,與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許多共同之處。

三是弟子規是聖人孔子的教誨,首先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謹言慎行、信守承諾。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弟子規的主要內容共八章:

第一章 《總敘》——教育之道。

第二章 《入則孝》——孝敬之道。

第三章 《出則弟》——兄弟之道。

第四章 《謹》——修身之道。

第五章 《信》——為人之道。

第六章 《泛愛眾》——處世之道。

第七章 《親仁》——擇師之道。

第八章 《餘力學文》——學習之道。

2、何為國學?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學術精髓,她是教我們怎樣行事為人的學說。從國家和民族層面來看,親近經典、承續傳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要做的事情。




鵬飛觀像


《弟子規》(公元1662年至1722年)由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注。以儒家《論語》為基礎版本編寫而成的教育文訓,起名《訓蒙文》。後來被清朝賈存仁重新修訂改名為《弟子規》,一直流傳至今。它的內容是:"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只要是講述了聖人對弟子們的訓示,從弟子在家,出行,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國學"一詞最早起源於日本文學界提出的"拯救國家"。在18世紀20年代前後期,日本為了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以反對中國的儒學、佛學、道家等學說的古典解釋權,日本為了恐固本土文化,推崇神道學思想而形成的本國文化。在清未初期,世界各國學術界從文化的格局中反思和重識發揚本國文化,從此"國學"一詞在近代流行開來!

我們中國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和諸子百家學論為根基,它包括了經學,玄學,道學,理學,實學,和詩賦,駢文,詩詞,元曲,小說,歷史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糸,種類眾多。那學國學的作用和目的是什麼呢?國粹派鄧實是這樣撰寫的:"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學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中華國學文化搏大精深,是智慧的結晶,需要用心去領悟和體會的。


夫子悟語錄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專門教導做人做事,灑掃應對,進退之禮和做人首要以“孝”為本。

國學,稱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

目前頗有爭議的問題,《弟子規》是否屬於國學?在很多人看來,答案是肯定的,並且往往被奉為經典。但是從嚴格意義和現實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國學經典,其一:其成書於清代早期的康熙年間,作者是個科舉不中終身不仕的秀才李毓秀,成書之時名曰《訓蒙文》,後來經過乾隆年間的辛卯科副榜蒙學修訂,改名為《弟子規》。也就是說李毓秀是作者,賈存仁是修訂者,兩人水平半斤八兩,都是沒有“高中畢業”籍籍無名之人,名不見經傳生卒年月不詳。這充分說明了,作者和書籍在當時都平平無奇,沒有什麼影響力。跟傳統的經典比起來,《弟子規》根本排不上號。其二:為它很多價值觀不利於孩童人格的養成。甚至可以認為它在某些地方為封建社會代言,比如“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說的是“服從,服從,絕對服從”,再比如“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說的是“為親是從”,在“入則孝”這一節中,不僅僅說了要服從,而且講明瞭服從的原則,恰恰是這種原則會導致“奴才思想”和“親親相隱”的再傳承,如果孩子從小學的就是聽話,就是認親不認理,哪裡還有人格可言?《弟子規》全書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是“勿”,也就是“不要”的意思,給蒙童從小灌輸的理念就是,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阿志的故事


一、由來:

《弟子規》是清朝的一位秀才所寫,叫李毓秀,這個人一生都沒有太大的建樹,無論是在學術或者政治方面,一輩子甚至連個舉人都沒中過。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卻寫出了這等流傳之作。


二、發展:

但是《弟子規》在清代是極其提倡的,當時是童蒙時代的必讀之物,大到皇家皇子皇孫,小至黎民百姓,販夫走卒。當時盛極一時甚至取代了從宋代流傳下來的《三字經》。

後來清朝滅亡以後,民國時代《弟子規》仍然很興旺,因為它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後來這本書流傳到臺灣,很多信佛的居士助印佛經,把《弟子規》也當成一本必印的材料。

一直到2000年前後,中國大陸的網絡開始興旺發達,據統計,《弟子規》的網絡搜索率膨脹了70倍,大大超過《三字經》的搜索膨脹率。


三、權威性:

很多人專家學者認為《弟子規》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秀才寫的,不足以登大雅之堂。根本就不能和孔孟著作相比。記得某大學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到,“你看哪個建功立業之士是因為讀《弟子規》的?這些只是在平頭百姓用來識字讀書罷了。”


竊以為,這是一個童蒙時代的讀物,讓孩子們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雖然不能代表儒家思想核心精髓,但畢竟反映出了儒家傳統思想文化內容。


天境桃園


弟子規是國學經典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分為七個部分:即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一項屬於智育修養,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踐行。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童蒙養正、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規範和對照自我的經典。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國立學校,自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