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不管有沒有區塊鏈,數字化都不可避免

據AMBcrypto 3月6日報道,全球各國中央政府目前都在考慮建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必要性。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中國,因為中國是第一個研究並加速實現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不管有没有区块链,数字化都不可避免

由於對中國數字貨幣的進展感到不安,日本議員們也開始討論發佈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自2014年以來,中國一直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的好處,而日本央行(BOJ)也於2018年11月開始積極探索央行數字貨幣。

事實上,其他國家,如加拿大、瑞士和瑞典也加入了開發央行數字貨幣的競爭隊伍中。上述三個國家的央行成員還計劃於2020年4月舉行會議,討論建立各自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

瑞典於2020年2月20日開始測試其數字貨幣項目e-krona。同樣,美聯儲(FED)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也證實,美聯儲正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的好處。此外,歐洲央行(ECB)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最近也談到了央行數字貨幣,並表示歐洲央行渴望看到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

然而,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研究的並不只有全球各國的政府機構,許多加密貨幣專家也在密切關注央行數字貨幣。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就對其發表了最新看法。

在最近的Block TV播客中, Vitalik談到了他對全球範圍內數字貨幣走向的看法,並聲稱數字化是不可避免的。

他補充說:

無論有沒有區塊鏈,數字化都是不可避免的。央行和企業發行的貨幣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權利的中心化,數據收集的中心化,你需要依賴於一個潛在的中心化中介來控制這些系統,而他們對參與的用戶有決定權。

Vitalik預計,未來更具吸引力的貨幣將是去中心化的、私有的,因為它將更能避開“中心化的瓶頸”。他補充說:

我們已經看到很多類似的情況,即使是完全合法的東西最終也會受到限制,因為無論是誰運營了中心化的節點(檢查點),都只是想要排除某些類別的用戶,我認為這就是人們將繼續對完全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感興趣的原因。

另一方面,國際清算銀行(BIS)最近發佈的一份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各國正在進行的數字貨幣項目沒有明確聚焦於跨境支付領域。

報告還指出:

就跨境互聯互通而言,沒有哪一個央行數字貨幣項目明確將重點放在央行管轄範圍外的支付上。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幾家央行正在開展跨境支付試點項目,它們在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的同時,還重點考慮了消費者的體驗。

早在2019年1月,國際清算銀行就發佈了一份報告,稱70%的央行正在探索如何建立彼此間的互信措施。儘管各國對央行數字貨幣早已摩拳擦掌,但沒有一家央行真正選定具體的發行日期。隨著過去幾個月數字化步伐的加快,央行數字貨幣的問題已不再是“會不會發行”,而變成了“什麼時候才能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