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人生自古誰無死?——淺論死亡觀

《人生自古誰無死?》

———淺論死亡觀

人生自古誰無死?——淺論死亡觀

文天祥一首《過零丁洋》因其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名垂千古。是的,人生自古誰無死,有人死後狗彘不如,有人死後萬年緬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多少英雄豪傑死後最終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言讓我想起當代世界主流教育之缺陷!當今教育缺陷就是教育思想的單調與唯物,我們只談人生觀,閉口不言人死觀,讓啟蒙教育只看到幸福,而看不到痛苦,只看到成長,而看不到衰落,只看到棟樑,看不到朽木,只看到生命,看不到死亡,只言理想的未來,沒有嚴酷現實的艱難險阻!讓很多年輕一代突然面對死亡難關、窮困境界時,只是面對蒼天,在絕望無奈中驚慌失措,既沒有救人意識,也沒有自救意識。

人生自古誰無死?——淺論死亡觀

“世界大廈”是由陰陽這對矛盾共同構築,既讓孩子看到陽光燦爛,也要讓其讀懂陰雨連綿,啟蒙教育由家庭與學校共同構成,教育絕對不只有追求生存及幸福的正面教育,還需要給予他們如何擺脫死亡、擺脫困境以及絕境的挫折教育。人生的閱歷來自哪裡?不只是來自知識的積累、快樂的澆灌以及長輩的撘橋鋪路,更重要的是來自挫折經歷,甚至是死裡逃生的刻骨銘心,這叫“吃一塹,長一智”。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如何與別人分享幸福,但誰又能告訴孩子在各種事故面前,在流氓匪兇面前,在迷失方向的沙漠森林面前,在疾病纏身生命危難之時,在窮困僚倒走投無路之時,在大限將至奄奄一息之時,作為年輕人!又如何臨危不懼正確面對呢?

人生自古誰無死?——淺論死亡觀

古代啟蒙教育除了道德教育以外,還有一種社會教育,就是因果教育,也可以稱為生死教育,歷史上古人在面對死亡時的坦然與從容,就是來自這種教育的啟示。 死亡觀就是讓人正確面對死亡,以及如何選擇死亡。有的人為財捨命,有的人為義捨命,有的人為愛捨命,有的人因無知而捨命,有的人為疾病而捨命,壽終正寢的畢竟是少數,有的人不明不白離世,大多數人在不知不覺中無可奈何地選擇了死亡方式,且死亡在恐懼裡。而死亡觀會指引臨終者如何寧靜安祥的離去,指引生者如何正確從容看待死亡。

人生自古誰無死?——淺論死亡觀

生死觀是什麼?它告訴我們生命的來龍去脈,生與死,天與地,陰與陽,有與無,其實永遠在相互轉化中,生無所喜,死無所悲。生死觀的理論包含在因果之律裡,包含於聖人的思想裡,例如儒典《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例如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首言“福禍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如佛教經典《十善業道經》中的十善十惡變化及其規律等等。 宇宙萬物包括日月星辰本來就是生死過程,生之勃勃,死之冥冥,循環往復,來去始終。生,沒有什麼可賀,死,沒有什麼可懼,宇宙本來天人合一,天變成人,人變成天,猶如水與冰的轉化一樣,水化為雲蒸霞蔚,不必快樂,水化為冰封川海,不必悲傷,我們作為宇宙的能量載體,要相信能量只有轉化,卻從未消失!所以,當生命尚具活力時要為自己的靈魂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人生自古誰無死?——淺論死亡觀

人生一世終有一死,既然死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且又是無法預料的,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會什麼時候死,以什麼方式死,我們就有必要對死亡有個正確認識,即要有個正確的死亡觀。有了正確的死亡觀,懂得了如何認識死,也就更能知道該如何生,該如何面對挫折困境,該如何看待人生難逢的片刻幸福安逸。從某種程度上講,死亡觀教育能讓人更清晰更全面的看待人的整個生命歷程,從而能活的更淡泊從容,走得更寧靜安詳。所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死亡觀教育,未必一定是件消極的壞事。因為我們無法選擇是否尊嚴地入世,但是我們有權選擇帶著尊嚴與正能量離世,“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淺論死亡觀


三木秉鳳,山東濰坊人,工作濟南,文學業餘愛好者,專精法律,兼職大學執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