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医的医理是什么?药理是什么?

一二三四五六123123


真不知道提这个问题的人算中医粉还是中医黑装扮的中医粉,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医理和药理就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了,西医的生理学,医理学,药理学都是几大厚本,何况中医,不过基于自己最近的收获来总结几点。

1、中医来源于生活,总结于生活,一开始人们认识到天冷了要穿兽皮,天热了到河里可以降温,人的体温只要合适人就舒服,有的人怕冷吃点生姜也就好了,有的人燥热吃点苦寒的也好了,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寒热是中医首先认识到的一对需要处理的关系,但是不是全部。人们逐渐同样受凉有的人发热,有的人只是怕冷

2、虚实,于是人们逐渐认识到有的人身体强壮,有的人身体虚弱,遇到环境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冷热,有的人可能表弱里强,有的人里强表若,由于相反相对的概念人们容易把握,于是就按照太阳和月亮的对比关系归类,也就有了八纲辨证,归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原始也是最有力的思维武器,那不容易归类的半表半里的症状呢就被称为少阳,厥阴,这就是六经辩证,后来根据表里先后顺序有分出了气血营味。

3、五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个机体或者一个系统也好一般向外发散的趋势,老外称为熵,把他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国传统文化称为木,中医认为味道辛。然后要有一个相反的维护这个系统的力量,一个系统才不会消亡,老外叫系统的自组织,中国传统称为金,然后发现发散的力量催升出一种向上的趋势称为火,向下的趋势称为水,中间调和的就是我们都赖以生活土,每种关系就如同商学院里面做的swot分析一样,有这种力量对外的好的坏的影响,好的影响称为我生,坏的影响称为我克,其他力量对自身的影响的称为乘侮,或者称为生我,克我

然后这种变动的影响管理,就被借鉴进中医用来说明人体各个关系是否平衡。

时间关系先说到这里,简单说中医医理用四个字就是辩证论治,辩证这就是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归类,使用八钢六经各种辩证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病人,避免盲人摸象的情况;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动态把握人体内正邪相争,各个器官虚实的变化,从何使得人体各种关系恢复正常。



有的说是寒热,但其实四诊八钢


财法民医冲玉子


不管什么医理实用就是好理,举个例子吧,我下腿发痒用手去抓越抓越痒,还肿,还很多红疹子,找了很多外用药擦不见效,又吃了西药没用,我自己翻药书上对我的情况对症上的处方四位药,病名叫慢性《荨麻疹》吃了就好了,你们看这药有什么理,我不懂你们可从化验嘛,我说中医的理就是乘除法,西医就是加减法,你们说这什么药理。



良民大大的好544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的医理就是,做一个整体,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结合人体的十二经络,以及中国的五行相生相克来治疗疾病,是对当时社会事物认知的一个观念,具有哲学思维。

提倡从整体上看待疾病,以及和天地自然变化规律为一体。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中医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有较大的推动和发展。

谈到中医,就不得不谈到易经。

中医界有“学医先学易”、“医易同源”、“医源于易”等说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说过的:“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易者,易也,具有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一言概之,医学与易学的核心问题都不过是“阴阳”问题。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为四大经典的)

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就是在《周易》的影响下结合医学实践而形成的。

阴阳进一步组合形成了八卦。

说完八卦,再说中医。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一样,为一个整体,对应分阴阳,各种器官都有阴阳属性,如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等。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据考证为战国时代所作。黄帝那个时代,还是原始社会,是否有文字尚不可考证,且大量的内容如何记录下来?而且内容涉及到“金”字,而那个时代还没有金属工具的出现。甚至几千年后的商周甲骨文中也没有发现“金”字。所以《黄帝内经》肯定非黄帝所作,只是后人托其名而已。

《灵枢》是介绍针灸的,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素问》通过黄帝问答的形式,重点说明了人与自然、时节等的关系,认证了阴阳平衡论、邪正盛衰、天人相应等。说明人体生病是因为天气变化、环境变化等原因所致, 因此,临床治病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素问》开篇介绍的是:“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原因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说是上古的人,都是超过百岁,原因是顺其自然。显然这是有悖于事实的。古人平均年龄比现在差远了。其真实的意义还是让人们遵从自然法则。违背了自然的平衡,就会生病。

因此,中医治疗也是按照自然与人平衡关系辩证施治的。

中医学的藏象学是中医很重要的理论,其实也是五行的延伸之一,是关于人体脏器于阴阳五行形象化的学说。比如:肝病了,要考虑肾;因为肝的象是木,肾的象是水,而水生木。

中草药是中医治病的基石,传说神农尝百草而著《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有五性:寒、热、温、凉、平。中药的药性与中医学基本理论中的五行学说相配属有关。五行与五脏对应:肝、心、脾、肺、肾。

中草药的治病原理也是基于易经、五行生克的理论。治疗任何疾病,都离不开五行,中草药作用的身体部位,也是五行生克!

以上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

其次是经络学。中医将人体分为十二经络:

《黄帝内经》《灵枢》:“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经络”一词,对中国人来说非常熟悉。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而气血沿经络通达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就是穴位。

这是中医中又一个比较玄虚的地方,因为从解剖学上看,这个经络既不是神经交叉点,也不是血管交汇处,无法理解其存在的真实性和作用。

因此,经络是否存在,成为中医西医争辩的重要内容。

总结一下,中医就是有具有哲学思维,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和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融为一体,加上人体的十二经络。


马说新语


很多人挺中医,其实是把中医给毁了!中医药存在至今,一定有道理,但是如果不改革创新死路一条,不面对现实,不自我反省总结,一定会被淘汰。医学是实用学科,你说的越玄就越危险。就说诊断,现在几个中医大夫敢号完脉就给人开药的?还不是验血验尿拍片。想发展传统文化,首先是要务实求真,吹的天花乱坠有什么用!西医西药治好那么多病人,也没见谁吹过几千年的历史,多么博大精深 ,多么不可思议。踏踏实实做点事不会死人,愚蠢的优越感才会。


理性正能量的胖大叔


中医的医理就是:阴阳、五行,四诊、八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一点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五行:金、木、水、火、土,生克制化的原理;四诊是中医诊断学基础理论,即问、闻,望、切,来判断疾病;八纲辨证施治方法,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凉之。的治疗原则。

中医药理就是,药的属性和口味,中药属性有五,即寒、热、温、凉、平,等五种属性;五种口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口味,如辛味入肺、甘味入脾、酸味入肝、苦味入心,咸味入肾,这就叫做五味各入其经的药理作用。所以凡为中医爱好者,必须遵循中医医理,药理开展治疗活动,这就是中医的医理和药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石玉峯


愚人认为,无论中医医理药理,还是西医医理药理,均始发于人类对自身肉体保护的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形态的形成又始发于咀嚼各种食物的味觉:酸甜苦辣而无论太酸太苦太辣都让人感觉不适,而唯有甜最宜,于是便用甜味来中和,人的身体也一样,感觉自身身体某部位不适,而痛觉自然是首当其冲!人类始祖的始祖刚开始肯定昏昏懂懂不知怎么回事,只是出于本能而有意识地抓了身旁随处可见的某种药草解除痛感…随着人类对周边事与物和自身的逐渐认知,医理和药理便如此而生,以至随着人类的逐步进化,人类对药草的认知,通过无数次偿试与实践,总结归纳传承,而最终形成了以文本的形态逐步发展与完现,中医医理药理与西医医理药理,只是发展的形态不同而已,就象中国汉字一样,中国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取于象形文字,至于除了中文以外文字是咋创的,无依据可查只归咎于想象力丰富而另劈途径,同样能用于人与人互相之间的交流,只是语音与文字形体与中文不同而已,中医与西医一样,同样是为解除人体本身病痛而存在,中医,西医同样要诊查病罩,同样要对症施药才有效,只是诊断方式与药类形态不同而己,中医诊断方式主望闻问切,而西医则留问一项,其它则用仪器查诊,中药以原材料形式配组发展,西药则以分子式演变!莫不是如此。只是各有所长或短而已


苗人贵哥


中医博大精深,要了解中医的医理首先要知道中医的基本观点和治则,当然药理这个只有学中医并且在临床上经验丰富的人才能解释一二……

一、中医整体观:

1、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体由若干脏器、组织、器官组成。各组织、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

3、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指导下,将人体与自然环境、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联系起来,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辨证地探讨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的影响。

二、辩证论治

1、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性质、部位三要素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2、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三要素,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3、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三、外感六淫及致病特点

1、风邪: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

(2)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

3、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

(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

(3)暑多挟湿 ;

4、湿邪: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6、火(热)邪:

(1)火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

(2)火热性炎上;

(3)火热邪易生风、动血;

(4)热邪易扰心神;

(5)火邪易致疮痈。

 

四、诊疗原则

1、辩病因

中医认为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常见的病因有以下三方面:

(1)外因:主要为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2)内因:主要为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3)不内外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洁)、劳逸、虫兽、外伤等。

注:儿科疾病常以外因为主。

2、辩病性

病性即疾病的性质。

(1)病性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对疾病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进行分析,辨别属于什么性质的一种辨证方法。病性,就是病变的本质、属性,是构成病机的基本要素。

(2)辨病性是中医诊断的关键,辨出了病性,就能够直接指导治疗。

(3)疾病各阶段的证候,主要性质是寒、热、虚、实四种。

3、辩病位

(1)病位即疾病发生的部位,任何疾病都会发生在人体的一定部位。

(2)病位的定位主要包括:局部定位、脏腑定位、经络定位等。

(3)局部病变的定位:

▪ 如:疱疹性咽峡炎,咽峡部疱疹是该疾病的主要病症,咽峡部即是局部病位。

▪ 脏腑病变的定位:

▪ 如:咳嗽类疾病,病机是肺失宣降,主要病位在肺。

▪ 如:腹泻类疾病,病机是脾为湿困,主要病位在脾胃。

最后总结一下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辩病因、辩病性、辩病位,只有这三个辨识准确了,才能精准用药,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不像西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发炎,西医的方法就是消炎,抑制发炎而不是先出发炎的原因根治发炎的源头)


绝顶小生


中医理论是,阴阳,五行,四诊,八钢,辩证施治。

中药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凉热辛温,收散固表,虚实寒热。

临床用药根据辩证理论来施治。



晴天287270136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二中药药理

说起来比较复杂: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炮制、性能、功效、适应证及其使用方法的学科。药材的四气五味,阴阳,君臣佐使,十八反,药性等博大精深,学无止境


屹然资讯


寒与热就是中医药的医理药理的精髓。基于此,中医的发展在于对各种寒热内外因及机理变化的认识、掌握和判别,与中药的药性、归经和配伍是几千年中医临床对药物的总结,然中华本草中尚有许多药物的药性未得到归纳和总结。中医药与西医学理的最大区别,在于西药药理要有明确的分子结构及毒理,是分类性。中药只需知道药性的寒热和归经,根据体内寒热和气候变化,可以配伍君臣佐使,得到安全的药性。中医需要的是整体性,中药的作用点是寒与热。所以中医药的应用理论从系统性高度上远超于西药,如果非要以西药的标准来衡量中医药,中医药不但不会发展,萎靡是迟早的事。经过几千年临床的中药名方批个药准字花费个上千万,过去千年的临床总结全作废了?还美其名曰弄个源料目录,限止中药材药食两用,仿佛给某些人创造市场空间。中药要继续得到重大发展必要重于寒热药性和归经的严谨总结,离开寒与热这点精髓,中医药将荡然无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