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个税改革,如何影响月薪5000元以上人群?

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6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此次个税改革有哪些看点?会对普通民众的总体收入和生活水平产生什么具体影响?

个税改革,如何影响月薪5000元以上人群?

个税起征点提高影响多大:月收入1万的纳税人,税负降幅超70%

个税改革中最受人关注的举措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此次个税起征点由原来的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无疑是本次个税法调整最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如财政部部长刘昆所言:“这一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前瞻性。”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

刘昆说,草案拟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不变。

我们分别以月入1万元、2万元和5万元者为例,在考虑“三险一金”扣除(假定“三险一金”扣除2000元)基础上大概算了笔账:

月入1万元者,现有税制下需缴纳345元个税;改革后个税为90元,降幅超过70%;

月入2万元者,现有税制下需缴纳2620元个税;改革后个税为1190元,降幅超过50%;

月入5万元者,现有税制下需缴纳10595元个税;改革后个税为8490元,降幅约20%;

如果加上下一步出台的专项附加扣除,税负还会继续下降,如月入1万元者有可能免缴或仅缴纳少量个税。

谈到此轮改革税率调整,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认为,中等以下收入人群成为此次个税改革重点减税群体,总的来说,收入越低的纳税人减税幅度越大,收入越高的纳税人减税幅度越小。

除了5000元的起征点,你更应关注这些亮点

其实,这一次个税法修订的税制改革的亮点,远不只“5000元”这个看得见的数字。

首次实行综合征税,是草案的第二个亮点。

草案拟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类征税方式。之所以这样做,因为从现实来说,目前很多人的收入已经多元化,除了工资薪金还有其他各种收入。如此一来,可以使应征之税都进入征税范围,减少税收的“跑冒滴漏”,让纳税人合理纳税,更好地体现税收公平,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设立专项附加扣除,是草案的第三个亮点。草案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允许叠加扣除的项目。如此考虑到民众的生活现实,可以降低公民的税收负担,有利于实现民生的保障,更好地缓解中低收入阶层的负担。

专家解读:个税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1966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超过8%。个税不仅仅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税种,也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工具,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通过此次税制结构的调整,将使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更趋平衡。“自2007年我国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以来,近年来税制改革的重点在于以增值税为主的间接税,此次个税改革,对于完善我国的直接税体系,乃至于整体税制结构,均具有积极意义。”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一直是中国个税改革的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认为,此次改革草案中明确体现了个税制度向这一目标的转化。草案提请人大委员会的审议,更是向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很多年来,不少学者建议对个人收入进行专项扣除,这不无道理。教育、医疗、养老都是必要的生活成本,刚性支出就摆在那里。而本次个税法修订后,如果你在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上有支出,就可以享受先扣除一定支出再计算应纳税收入。这样的改革,更充分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更符合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有利于税制公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主要以源泉扣缴为主,随着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设立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同时,大众在享受更加公平税制的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如实提供收入信息、自行申报等方面的责任。

总体来看,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为了不断提升社会公平而探索,无论是个税起征点的上调、教育医疗等专项附加的扣除,特别是为堵塞税收漏洞而首次新增的反避税条款,都是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迈出的一大步。张德勇表示,此次个税改革,无疑会让更大部分纳税人享受其中带来的便利,真正实现民生的改善,保障百姓的利益。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网 海外网 经济日报 经济参考报 检察日报

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