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在互联网世界,从来没有“安稳”这个词。

拼多多改变了电商消费的观念,今日头条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抖音改变了视频社交的模式,打破是每一个小个体想成为大公司的必经之路,变革是每一个大公司再造自我的最终手段。

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电商变革的风暴席卷而来。

作为中国电商前三甲之一,聚集“特卖”多年的唯品会虽然低调但也在求变,这一次,在一份靓丽的财报背后,唯品会宣布要将链条深入到代购批发等小B端群体,吹响了进军社交电商的冲锋号。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凭什么连续23个季度盈利?

昨天,唯品会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净营收总额为2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实现23个季度连续盈利。

唯品会归属股东净利润为6.8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4%。

早些年,在大部分电商还在亏损的时候,唯品会已经凭着精准的特卖模式一骑绝尘,早早就盈利了。如今连续23个季度盈利,对唯品会来说,就是在创造奇迹的时候超越自我。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而人们更加好奇的是,都10年了,唯品会为何还能保持高速盈利呢?

第一. 自营服饰穿戴品类

犀利君发现,自营服饰穿戴品类是唯品会的核心业务,这是唯品会保持了十多年的优势,也是其在电商领域的护城河。并且这个优势不断扩大,在二季度维持着稳健的业绩增势。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唯品会订单数1.113亿,同比增长31%,自营服饰穿戴品类持续推动唯品会的盈利增长。

此外,根据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发布的《2018全球零售力量》报告:

在全球250强零售商中,服装和配饰零售商依然保持最高盈利水平。

唯品会自营服饰穿戴这一核心品类保持强劲优势,连续多个季度稳居自营服饰穿戴类行业第一。

第二. 忠实的回头客

互联网线上红利趋近天花板,获客成本剧增,回头客显得难得可贵!

财报显示,唯品会二季度人均消费同比增长约12%;用户复购率为85%,高于去年同期的79%,复购客户订单占比为96%,高于去年同期的93%。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截止2018年6月30日,唯品会已拥有约190万超级VIP会员。此前,这个数字还只是100万,如今已达到翻倍的效果,而且其中不少还是90后年轻女性。

在中国自营电商中,对女性的了解程度,唯品会如果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得女性者得天下。

第三. 腾讯+京东的联盟

去年底,腾讯和京东联合入股唯品会震惊了整个科技圈。如今,唯品会京东旗舰店和微信钱包入口拉新效果显著,来自这些渠道的新客户数占本季度唯品会新客户总数的24%。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在二季度为约400个品牌打造了微信小程序,使用唯品会微信小程序新客数量环比增长超

500%

截止到8月14日财报发布,唯品会京东旗舰店粉丝数已近150万人。

唯品仓的信息流价值

在这一季度财报发布的时候,唯品会掌门人沈亚说了这么一句话,未来在坚持“正品特卖”的品牌定位下,仍需把“货”作为战略聚焦,"以货找人",强化唯品会作为特卖电商的核心能力。

犀利君认为,通俗点讲,如果说过去唯品会的着力点在于纯粹的货品分发,平台上什么货,用户只能买什么货;那如今的唯品会,在微信社交流量的加持下,用户画像精准度大大提升,由单向的人找货,变成双向匹配,货也能找人,让人与货的连接更加紧密。这就是电商信息流的新玩法!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于是,唯品仓应运而生。唯品仓是一个独立的购物APP,相信很多人都会问,唯品会和唯品仓,有何不同呢?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沟通会上,沈亚给出了一段很明晰的解释:

目的是帮品牌一条龙解决库存问题。过去我们把卖不掉的还给品牌,品牌对这部分库存还是很苦恼。中国市场有大量的批发和代购想买这些尾货,他们也很难接触到这些品牌。

唯品仓让链条延伸到最末端,解决了品牌的困扰。未来唯品仓会服务好批发和代购顾客,这个在中国市场上空间还是很大的。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简单来说,

唯品会就是B2C,唯品仓就是B2B2C

,主要面对小B客群(代购、批发商、微商)。

唯品仓一端对接品牌方拿一手正品低价货源;另一端连接小B客群,借助微信、QQ等社交平台,通过快速组货、限时抢拍、一键播货、转发分销等形式快速拿货分销,打造一个高效率、低门槛、无中间商的线上平台。

具体来看,品牌方上传图片数据到唯品仓,小B客直接下单,再将产品转发到微信群和朋友圈,销售后再从唯品仓下单,唯品仓和品牌将一并解决运输和售后服务。进货无门槛限制、无需启动资金,不用压货先卖后买,批发商底价拿货,消费者买到正品,堪称“最懂批发商和代购的服务平台”。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在社交电商风生水起的这几年,小B客群虽然不显性,但是已经瓜分了市场很大的蛋糕。根据艾瑞的数据,2017年微商行业总体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2018年将超过7000亿元。

而唯品会已与超过600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达成长期深入合作,主站用户规模超过3亿,背靠腾讯微信的巨大流量,在品牌和用户存量方面已经形成了天然的优势。

再造一个唯品仓,说的直白点,就是唯品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特卖”,联动品牌方,为代购提供快速流转的高性价比尾货商品。

社群连接的电商探索

移动互联网的价值正是在于连接,无论是人和人,还是人和场景,还是场景至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种基于社群原生的形态逐渐出现,有人称之为森林式的社群模型。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就像森林中的树木,总有高矮粗细之分;同理,在社群中,有一类人他天然突出,他能够去笼络我们整个的人群。

他们就是网红,是自己社群里面的KOL,这可能是微商,也可能是代购,但是他们带动了一个群体的价值,这也是唯品仓所赋予的社交电商的价值。

唯品会全球3亿多注册用户,其中80%以上为女性,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人格标签”,每个人也都可以是一个“魅力品牌”。

有观点认为,用户不在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户最在意的是感受到了什么,品牌需要形成真是的人格体验。正如微信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唯品会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长期从事正品特卖、时尚电商的唯品会,对于女性用户的了解可谓是独步武林。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这也是唯品会在持续盈利和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她们都用真正的行动力挺这家正品时尚电商,超过八成的复购率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唯品会“比女人更懂女人”。

因此,在全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趋势下,融合“特卖+库存+社交”等核心元素,唯品会在下半年进行了一连串的探索和创新:

今年6月,上线的云品仓是以“轻电商”的平台发展理念,吸引个人卖家精选自己喜欢的商品推荐给他人,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性与商品结合在一起,成为微信生态中新型的玩法,其上线当天店主数量便暴增至20000+。

今年7月,唯品会站内频道“唯品快抢”全新改版,提供大牌尖货限时低价抢购。该频道上线一个多月以来,8月上旬用户数、订单数、销量同比7月上旬即实现翻番。销售额同比增长90%,独立访客数增长71%,转化率增长22%。

今年8月,唯品会在主站推出“最后疯抢”频道,该频道主推深度折扣,与唯品快抢主推大牌单品不同,最后疯抢主打品牌组货,进行限时限量特卖。其作为唯品会面向C端客群打造的特卖新入口,带给会员惊喜好货。

从整体布局看,唯品会在C端构建了唯品会小程序、云品仓等多个社交电商入口;而唯品仓则是围绕B端社交电商分销模式,联动品牌库存优质货源和专业代购、中小型批发商,打造一个高效和低门槛的准入平台。唯品会每一步探索都向社交电商的本质深入。

再造唯品会:特卖电商的生态裂变

吴声此前《新物种爆炸》中说:消费者在寻找自我差异的过程中,重新聚合成新的社群文化。而这个重新聚合的社群,就是生产力和消费力。

《2018中国社交电商消费升级白皮书》指出:

预计到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商户规模达2400万,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未来五年行业甚至有10倍以上拓展空间。

也就是说,电商市场上不光是只有巨头,利用好社交平台的流量红利,巨头甚至能孵化出下一个巨头。

不过,中国电商的竞争俨然已经是红海,各种模式各家都能迅速围猎,围绕 "特卖+库存+社交"的核心策略,唯品会未来能吸粉多少收获多少,下一季度财报将很快体现。

唯品会方面表示,预计2018财年第三季度,净营收总额将在173亿元人民币至181亿元人民币亿元之间。

对于白热化的交锋,唯品会掌门人沈亚信心满满,我们也看到很多APP在做这个,但我们是最专业的,也是和品牌接触最密切的,我们的货源有保障,相信这块市场能很快拿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