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总爱嫉妒别人怎么办?

羽妈幸福成长记


孩子如果有了嫉妒之心,就很难和其他同伴相处,很难在生活中心情愉快,给给孩子增添很多痛苦和烦恼。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嫉妒之心,一定要引导好孩子,平息他的嫉妒心,避免孩子养成不良的性格。

一、不与其他孩子比较

有的家长拿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的长处比,他们认为这样会刺激孩子上进,其实这样只会让孩子将敌对情绪针对那个受到表扬的孩子,很难从提高自己的能力方面着手,反而更加让孩子嫉妒。

二、认同孩子的感受

孩子有了嫉妒心后,父母要先肯定他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得到承认的时候,孩子的怒火自然会减弱或者消失。

三、关注孩子嫉妒的动机

有些孩子因为有嫉妒心会搞一些破坏,这是孩子为了寻求关注,作为父母要多孩子更多的鼓励。

我是侯妈,多平台签约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


侯妈家庭教育




现在的孩子从小在家里备受宠爱,家长经常性的夸奖在孩子眼里已经是最自然的事。家里来了客人,也会各种表现,来吸引大家的注意,搏得别人的赞许。当孩子来到一个新环境,比如幼儿园、学校,面对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时,一旦没有得到老师的赞扬就会心里不舒服。尤其是其他孩子受到表扬时,就会有嫉妒的心理,甚至会有过激的行为。

孩子有了嫉妒心家长不要如临大敌,其实这也是孩子正常的反应。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帮助孩子进行调整。

一是,和孩子进行一次交流,听听孩子的真实感受。作为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不打断孩子讲话,不对孩子妄下评论,不对孩子发脾气。当你了解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后,就会明白,其实孩子有这样的反应也是正常的。

二是,客观评价孩子,逐步建立孩子的是非观。我们在夸自己的孩子时,是出于对孩子的鼓励。或许他做的并不是很好,但家长会不自觉的表扬孩子很棒。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会误导孩子,让他以为自己真的是最棒的。所以,当你的孩子在上小学以后,请正确的评价你的孩子,理性的告诉他,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应该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虚心请教,取长补短。



三是多在孩子面前赞美别人,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次我在看朋友圈,里面有同事家孩子画的画,我觉得非常好,就给儿子看。我家孩子画画不行,我原以为他会赞扬一下的。结果,他很淡定的看了一眼就走了。我又问他,觉得好不好。他说,好啥!不是都这样画吗。我一脸差异,明明就很好啊!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他不懂得去欣赏外界的美,似乎在他的眼里只有自己,而且认为自己是最好。这大概和家长经常夸赞有关。如果,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适当的夸赞别人,或者欣赏周围的美,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有这样的烙印,原来除了自己,别人也很优秀。让孩子学会发现美,不吝啬使用赞美的语言,这样孩子才会变得更阳光,更开朗,更有正能量。


千里烟波1688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研究,人类的嫉妒感可能早在婴儿期就出现了。不足周岁的婴儿看到母亲给其他婴儿哺乳时,会出现不安、哭闹反应。五六岁时,嫉妒会更频繁地升上心头。上学以后,由于和小朋友进行多种比较的机会骤然增多,他们可能会遭到更多嫉妒的折磨,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嫉妒心理。

当孩子出现嫉妒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在绘画方面有天赋,比如身体的协调性很好等等。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让别的孩子羡慕的地方。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

爸爸妈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现在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极力表扬,进行物质鼓励等,而一旦考试不好则会严厉批评,以至某些孩子看到别人好就产生妒忌心理。

爸爸妈妈尽量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做对比。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拿孩子作比较,家长的本意是激励孩子,树立榜样,实则让孩子感受到的更多是对他的否定。


YoKID优儿学堂


现在有很多的孩子喜欢嫉妒别人,特别是对小伙伴在智力、名誉、地位、成绩及其它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一般来说,孩子嫉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不许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别的孩子。

二、当别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受到老师的表扬时,认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气,对别的孩子中伤、讽刺、排斥等。

三、当别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比较好看、新颖,心生羡慕而产生嫉妒。

四、当别的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产生对立情绪,或怨恨,或嫉妒,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补偿和替代。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心理只要很好地加以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使孩子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就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等方法来消除。下面,我们教给大家四个小方法:

第一、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成绩来。鼓励孩子勤奋踏实、积极进取、乐于助人,自己做出成绩来;不要等别人做出了好成绩,自己因为落后而去嫉妒别人。

第二、对别人的赞许和表扬要恰当。家长要实事求是,既要肯定别的孩子取得的好成绩,又要分析取得好成绩的客观原因及主观原因,不要盲目的夸大事实,让自己的孩子不服气,或者觉得片面而对家长表扬的孩子产生嫉妒心理。

第三、引导孩子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竞争意识。当自己的孩子对别的孩子不服而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家长可以想办法,引导自己的孩子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竞争意识,让孩子超越嫉妒,用实际行动和结果来验证自己同样很棒!

第四、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要宽厚待人。家长要教育孩子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宽厚待人;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小伙伴。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自己先要做好示范,让孩子从你的言行中学会宽厚待人,不去盲目嫉妒别人。


麦田守护者16


不必过于压抑孩子,这是小孩的天性,也是0到6岁孩子特定的敏感期。就像我们幼儿园的时候也特别愿意去比较得了多少小红花,谁的多。家长只要正确引导就可以,没必要限制她,这是正常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