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造纸行业复工达产“喜忧参半”山东瞄准痛点靶向发力

造纸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也是山东传统优势产业。近日山东省工信厅联合省工信研究院、省造纸行业协会面向全省重点造纸企业开展的专题调研显示,造纸行业整体复工率较高,但复产率内部分化明显,推进复工达产有待进一步细化扶持政策、服务措施。

我省造纸企业90%以上员工来源于企业所在地,省外员工数量较少,调研显示,除亚太森博等少数企业受省外员工返岗问题影响外,大多造纸企业能够在春节假期后较顺利组织员工返岗复工,行业复工率保持较高水平。晨鸣寿光、华泰集团、太阳纸业、亚太森博浆纸等龙头企业春节期间坚持生产,企业达产率保持在80%以上,且流动资金充足、原材料储备较多、产品库存承压能力较强,尤其是文化用纸企业达产率普遍较高,银河纸业、金蔡伦纸业、江河纸业等处于满产运行状态。

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复产率较低、造纸装备生产企业复产率较低。受原料库存不足和收购减少影响,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造纸企业复产率仅在30%-50%之间,东顺集团、维达纸业2月上旬才逐步复工复产,部分企业因缺少原料仍不具备复产条件。因行业需求疲软,春节放假停产,晨钟机械、杰锋机械、汶瑞机械、信和造纸工程技术等重点造纸装备企业进入3月才陆续复工复产。

调研分析指出,造纸行业复工达产普遍面临“三难”。一是纸浆木片原料供应难。受疫情期间交通运输影响,纸浆木片等生产原料供应较为紧张,导致部分下游企业限产或停产。亚太森博浆纸、晨鸣寿光、太阳纸业等企业因进口木片受限,造成自制纸浆减产30%以上。二是废纸原料物流畅通难。疫情期间,废纸收购点采购量大幅减少,即使采购到废纸原料也因物流不畅无法及时运送到企业,导致太阳纸业、世纪阳光、博汇纸业、仁丰特材等10余家重点造纸企业原料不足,无法达产满产。三是产品销售难。我省纸制品70%销往省外市场。当前,处于造纸产业下游的包装、印刷等纸制品加工企业产品不能快捷运达到客户或仓储点,更难以进入北京、上海等消费市场,企业产品库存积压,流动资金压力增大。一些地方生活用纸、箱纸板、瓦楞原纸等货源紧张,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针对以上情况,调查组正在建议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研究解决纸浆、木片进口梗阻困境,鼓励废纸收购点、木材加工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料、上游产品配套问题,确保行业“吃得饱”;

同时,加强木材原辅料、造纸生产设备及零部件等生产物资运输保障,对相关车辆开通绿色通道,尽快恢复正常物流运营秩序,确保产品“运得到”;

省工信厅还建议,及时调整行业税费政策,将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目录适用范围由“箱板纸”扩大至所有“纸浆、纸张”,探索由造纸企业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收购)”,规范废纸收购结算方式,确保企业“活得好”。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付玉婷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