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人最需要什么?

居利家养老网


老人最需要的是至亲的陪伴与照顾。

我曾在一个远郊的老小区居住过一段时间。小区内80%的居住人口为老年人。

白天,这些老人就围坐在楼门口,有人说话就凑一嘴。大多我路过时,几位老人就是大眼瞪小眼,默默无语地晒着太阳。

唯独有天是中秋节,坐聚在楼门口的老人少了。有的子女因为中秋节,要跟老人团聚,早早地就开车带了礼品和食材回来,跟老人热热闹闹的准备着午饭。

仍然坐在楼底下的那些老人,不用问,都是些子女不回来的。

我听到其中一位老婆婆说道:“我女儿说她太忙,要加班,就不过来了。其实我也不要她过来,她过来我还麻烦,又要做饭,又要打扫卫生什么的”。围坐在她身旁的老人都点头附和说:“是啊。还是一个人最清闲。儿女过来了,也烦。我也不要他们过来”。

其实,我们都听的出,这是老人的自我安慰。嘴上说“儿女最好不要来”,心里却在羡慕那些在家忙着跟儿女们一起做菜烧饭,一家子热热闹闹的老人们。


从心理层面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会越来越低。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提供给子女良好的照顾与有效的生活、工作建议。子女们也有了各自的发展,不会再依赖父母。

从某一程度上来说,老人会跟孙子辈亲近,也是因为从对孙子的愿望满足中获取到自我价值感。

最朴素的情感,往往才是最打动人心的。老人心心念念地是还是子女们,盼望子女们愿意花时间跟自己说话,照顾自己。

每到佳节倍思亲,能够得到子女陪伴的老人是幸福的;而那些没能被子女照顾上的老人又是怎样一副光景呢?

一位前保健品公司销售经理说道:“没有我们骗不了的老人”。

保健品公司经常跟金融公司交换客户名单,因为他们的目标客户都是那些好不容易攒下一点钱的老人。但这些老人面对保健品推销员却毫无抵抗力,几千几万的产品都肯掏钱买。

这些保健品销售员常见的招数就是认“干爹”、认“干妈”,经常上门给这些老人送菜送水果。


央视一则新闻曾曝光了保健品欺骗老人的案例,在记者采访老人时,老人说了实话:“我知道这些保健品没什么用。产品我买回来也没吃,就都堆在那。我不怕花钱,我就怕没有买够他们的额度,他们不让我去参加他们的旅游团”。

老人这是多么独孤,才能有这样的行为啊!这位心里敞亮,但仍愿意被骗的老人,子女常年在国外,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了。

虽然子女每个月都会汇钱给老人,但最贵重的礼物,却是亲人的陪伴与照料。

所以,对老人好,不但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关爱。

曾经怀抱着你,带你去逛公园的父母,现在已经白发苍苍,他们再也抱不动你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身体器官功能与脑细胞活跃度都在退化。

为了使父母的晚年过得更幸福,更有质量,有几件事我们是可以去做的:

1. 有意识地给父母布置任务

在我们以往的概念中,对父母孝顺就是让父母什么都不用做。认为让父母也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就是最好的。

其实,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这都是误区。只有没有自我照顾能力的婴幼儿,才需要得到这样的照顾。

对于老人来说,要尽量多的去自己完成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因为在完成这些事务的过程中,身体功能与大脑都得到了锻炼。这对保持老人的行为力很有帮助。

你可以让父母负责接送孩子;或烧个饭,洗个碗。只要不是重体力或有危险性的事件,都可以。


试想,你是愿意让你的父母像我举例的小区里的那些老人一样,整日呆坐在楼前;还是能够每天开开心心的送接送孙子上、下学。

从老人的角度来说,那些接送孙子上、下学,虽然有时会在嘴上抱怨几句,但在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你看,儿女们还是离不开我老人家。

这样,你就成功的让父母体验到了自我价值感。

2. 给予父母情感上的满足

电视剧里有个镜头是一位妈妈周末烧了一桌子菜,临近中午,女儿一家打电话来说要跟同事一起去吃烧烤。妈妈电话里跟女儿说:“那你就去吧。我这没事”。

挂断电话后,妈妈独自坐在饭桌前,就着围兜抹眼泪。

忙了一早上,就是盼着跟女儿一家子开开心心的吃顿饭,结果落空了。这周没见,下周也不知道女儿有没有时间来。

女儿的失约,对妈妈来说是一个情感打击。这也会让妈妈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女儿心里重要的人。


事实上,从女儿的行为表现来看,也的确是把同事的饭局优先级摆在了妈妈的饭局之前。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事件安排上的冲突。如果有,我们需要对父母再加上一些情感的表达。

例如女儿可以跟妈妈这么说:“妈,这次同事一起吃饭,可能会谈到我工作晋升的事情,所以我没给推掉。这么临时跟你说,你一定是把饭菜都准备好了吧?”(跟父母说明临时改计划的原由)

妈妈:“这没事。你有事,你先去忙。”

女儿:“妈妈,我们今天说好了,中饭赶不上,我们过来吃晚饭。我这一周都没吃着你做的菜了,今天怎么着都是要回来吃的。”(仍然表现出父母的重要性)

妈妈的心情瞬间阴转多云:“好。那我等你们过来”。

孤独是心灵的腐蚀剂,是老人晚年生活的健康破坏者。


对父母好,从关心他们,陪伴他们开始。

今年的春节,让父母不再孤单~从今往后,对父母更多的关心与交流。


心理咨询师许烨


仔细想想人老了都很难,如果说人老了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应该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吧。

1,一个健康的身体。人上了年纪,首先身体就会不好,这是人老了所必须面对的难题,也是困扰老人的最大难题。

2,有人照顾。我们常说养儿防老,人到老的时候就需要孩子来伺候自己,包括生活起居,看病问药,穿衣吃饭,如果这时儿女不孝,老人孤苦伶仃,这是让老人最心寒的事情。

3,生活来源。作为老年人,他们失去了劳动力,如果手里没有钱的话,他们的日子是无法过下去的,所以此时的老年人手里必须有钱。

我觉得以上3点是老年人最需要的吧,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欢迎大家前来评论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老来所思,下面把它贴到这里,供大家欣赏!

人总有一老,等到暮年之时,将何去何从,是一个问题,现在,各地的敬老院很多,这也为这些将来面临孤独的老人提供了一个依靠和场所。

说到老院,我们也都不陌生,我也曾问过敬老院的负责人,他说老人在敬老院里日常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一日三餐家属也大可放心,只是希望老人的家属能够经常去看看老人,关心一下老人,因为老人很希望有家人的关心,这样他们才不会太孤独。其实,老人放到敬老院里没人管,子女只是按时交钱,而不去看望是个通病,仔细分析一下,子女不看望老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不愿意挤出时间去看望老人。都说自己工作忙,但再忙也是有时间的,说工作忙只是个漂亮的托词而已,是自己不愿意挤出时间罢了,其实,要说忙都很忙,有工作的没工作的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就看能不能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去看望老人。

怕惹事。谁都知道,看望老人很多时候老人会让其为自己办些事,有些子女就怕惹火烧身,所以,干脆就不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惹自己一身麻烦。

怕花钱。看望老人,肯定是要花钱的,不管是老人要点吃的、用的,都是要花钱的,即便是老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自己车去车回的也是有费用在里面的。在看望老人的时候,老人一般是不会给你钱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也正是有了这三点,导致了个别子女不愿意去看望老人,想想原因,除此之外,别无它由,这是导致都不愿意看望老人的本质所在。当然,不去看望老人,谁都会找到一些借口,而这些借口无非都是欲盖弥彰,实乃可笑。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希望我们都能为自己的德行负责,让我们将来不会后悔。


骄然


如果你不知道老人需要什么?那你就去体验一下保健品的销售讲座,从中一定会找到答案。

我曾参加一个保健品的讲座会,几百块一瓶的营养品,八千多元的饮水机,几万块钱的床上用品,销售火爆。销售对象几乎都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其实并不富裕,但掏钱那叫一个爽快,有的老人甚至不惜同自己的儿女翻脸,哭着喊着也要买,买回家里的东西也不是他真的需要,有的东西根本不吃不用,就放在那里。那老人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呢?

保健品销售人员早已参透了老人的需求。我们看从频繁的电话问候邀约,到见面拉着老人的手问寒问暖:哎呀大姨想死我了,大爷您最近又年轻了,叔叔身体好些了吗?大妈您要记得按时吃药啊。真可谓是无微不至,弄得比亲生儿女还要亲。

再看活动现场,无非是一些哄小孩子的游戏,什么击鼓传花,小奖品发放,老人发言谈心得体会,把老人哄得滴流乱转,笑的前仰后合,感动的涕泪交零。妥了,你让我高兴,我这么大岁数还能让你吃亏?不就是钱嘛,大把的钞票往外掏。就是公安局来检查,老人们还拄着拐棍挺身而出:我有钱我愿意花,你管得着吗?我是自愿的,和这些孩子们没关系。这是满足了老人多大的需求,能让他们如此这般?

仔细看看其实并不多,无非是亲切的问候,深情的关心,长时间的陪伴甚至是无聊的游戏。老人混了一辈子不缺钱,缺的只是像对孩子一样的哄,儿女对老人的爱远大于销售员对老人的爱,为什么费力不讨好?因为对老人光有爱的心还不够,还要有更多细节上的表达,在老年人眼里,有时亲手捧上的一杯热茶,要比儿女甩给他一摞钞票重要,是这样吗?





杨zq


追求享受和生活质量可以选择按摩椅,不止长者,其他家人都能用来按摩解压,如果是家中长者腿脚不方便的话可以选择护理床,这样可以方便长者起居,另外血压高的人蹲久了会头晕易摔倒,在坐便器旁边可以安装扶手,帮助长者起身,家中地板可以做防滑处理,尖锐桌角也可以做圆角处理,出行的话可以用拐杖、助行车等助行。设计简洁时尚,可折叠轻便易携带,都是对长者衣食住行实际有帮助的产品可以提供给你,居家安全第一,舒适为辅,小细节,大关爱。做好预防措施,解决安全隐患,帮助老人生活自理,家人偶尔欢聚一堂就是一家人最大的幸福。


18879175416


【2018.1.15 本题正文文字:1060 刘筱慧 2018-01-05】

到了晚年,老人最需要的是被肯定。

人到老人会有失落感,总是担心自己是儿女的累赘,总是担心自己会给儿女添麻烦。如果,你时不时地让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会很高兴。

到了晚年,老人最需要的是被关怀。

能经常在身边跟老人一起住,也不要总是捧着手机玩着电脑看着电视把老人丢在一边,一定每天要找出一些时候跟老人讲讲外边的事,也不一定总是讲你快乐的事,就是你有什么烦恼说给他听也好,时不时地让他给你出点主意(也许那主意一点用都没有)。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同老人沟通,老人会很高兴。

如果不能经常跟老人在一起,也不要忘记经常给老人打电话,说说话,聊聊天,有条件时多回去看看。

到了晚年,老人最需要的是饮食更要有营养。

人老了,基础代谢下降了,体力也不如从前了,相比之下老人吃的也没有之前多了,这里更应该给老人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牛奶、大豆制品、鸡蛋、鱼、虾、瘦肉,以保证老人优质蛋白的摄入,一方面可以增强老人的免疫力,别一方面还可以减缓老人的肌肉衰减。

多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一方面可以为老人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老人提供膳食纤维,促进老人胃肠蠕动,促进排便,增进大肠菌群的健康。这样即可以减少老人便秘的风险,还可以减缓衰老。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健康,身体好,肠道是人类的第二大脑。第三,蔬果还可以为老人提供多种植物化合物,这些植物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多种功能。

多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要多喝奶,有可能喝到500ml最好,多吃绿叶蔬菜(最好占全天蔬菜的1/2以上),可以保证足量钙的摄入,减缓老人骨质疏松的进程。

到了晚年,老人最需要的是要有点肉,无论是脂肪还是肌肉

有肉的目的是有点“风吹草动”时禁“折腾”,抗“摔打”。

到了晚年,老人最需要的是仍然要坚持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老人机体的灵敏性,灵活度,可以有效地减少老人跌倒的风险。人到老人最怕摔,老人骨骼的脆性增加了,一摔即容易骨折,导致重度骨骼疏松。

适当的运动可以减缓老人的肌肉衰减,可以让老人腿脚有力量,活动更自由。自由的身体会让老人生活更快乐,更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到了晚年,老人最需要定期体检

体检不是目的,体验可以及早发现身体的不适之处,从早治疗,以免酿成后患。不仅如果,老人家中应该配备血压仪、血糖仪(有血糖异常人的)、体重称等,时常关心自己的血压、血糖、体重的变化。哪怕是血压、血糖都正常,但体重无故下降应该引起重视,主动到医院去检查。

总之,关心老人也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儿女一下细心才好。

刘筱慧(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培训部讲师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营养大使 科普营养原创作者) 欢迎大家关注、点评、点赞,随便“喷”些什么也好!我们爱营养,我们是靠谱的营养科普团队。


营养百事通


人老了,最需要的是什么?由于各人情况不同,需求也会不同,但基本的需求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健康。没有健康,老人的生活一定是痛苦和悲哀的。二,金钱。年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身体变差,有退休金和一定的钱财储备,老人才能安度晚年。三,关心。老人最害怕孤独,有人关心,心里才有安慰。所以伴侣、家人、社会都应多多关心老人。四,尊重。老人风风雨雨几十年,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理应得到尊重和敬爱。五,理解。老人年轻大了,与社会交流少了,变丑了,行动不便了,说话不利索了,听觉也迟钝了,心态失衡了……这些请多多理解,谁没有老的时候呢?六,照顾。对老人来说,最大福音就是能得到好的照顾。尤其对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说,照顾就是雪中送炭。为此,家庭、社会、国家都应为老人多出台好政策,多建些好的养老机构,多完善养老设施。让每个老人都能生时人人欢乐,死时面带笑容!


天意191242145


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人进入老年,最容易感受到孤独,特别是单身的老人。儿女到了这个时候都已经长大成人,也都自己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剩下老人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些人因为工作的关系,空闲的时间太少,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看看老人。想想一年365天,老人每天都在期盼,期盼自己的儿女能够常回家看看,可是一年只有一两次的时间才能和儿女相聚在一起,试想,一年的空余时间老人们是怎么过的?

话都说,养儿防老,但是又有几个儿子长大之后能陪伴自己的父母走完剩下不多的时日,所以很多的老人都对自己的儿女指望不上。人进入老年,心里一般大多都是很空虚的,因为到了这个年龄阶段,自己要做的事情也不多了,该放下的东西,基本都已经看得很淡,空闲的时间也特别的多。一个人的时候,最是希望能有个人陪伴着自己,聊聊家常,哪怕是和自己斗斗嘴那也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老年人的生活是很孤独的,他们也需要爱,这种爱可以不是像年轻人那种轰轰烈烈的爱,也不是要那种刻骨铭心的爱,他们需要的是能够陪伴自己走完最后人生的那种爱。他们需要有个人能够在自己孤独的时候,陪伴着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照顾自己,儿女给不了他们这种需求,儿女给的爱,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心里。

大家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动态,老年人一生走过来不容易,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们不希望自己过上孤独终老的一生,老年人的生活更应该过得精彩,多为老年人的生活做出一点贡献。


隔壁老王的经典故事


我怎么觉得老人最需要理解和帮助。几十年风霜雪雨,多少载酸甜苦辣,已把人生品尝个透。为何一到老了就骄奢淫意,过分强调儿女孝顺而不去对儿女的包容与理解呢?生活周边我也发现老人变态变坏的大有人在。清早就去排队领什么‘免费养生药和一个鸡蛋’,家里什么事搁在一边。什么孙子上学,买菜做餐,拖地除尘,洗衣晾被,都不打点。老头子呢,棋牌朴克,麻将三弓也敢上阵。五六十来岁就啥都不干了,以老卖老,这是多么糊涂可怕。老年人需要理解,儿女在辛苦自己别清闲,别胡闹,别伸手要这要那,别去做折磨老身之事。也要看看电视了解时代变异。老人需要帮助,保证生活无忧,儿女要感恩回报,别让老人伤心流泪。老人需要自理,别犯富贵病。清清白白安度晚年,直到离开人世!


海纳百川143454600


人到老年,最需要的是尊重,轻松和健康。

身体机能的衰退,让老人十分容易出现,健忘失眠的情况。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容易让原本性情温顺的老人变成一个倔老妈,倔老爸。他们或许没有跟上时代,学会最新潮的知识。但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其实绝对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是错的(神智有问题除外,其余的就差方法)。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经常很难跟他们沟通。我们所说的明明是对他们好,但却经常被他们阅历的借口所否决。双方都气也不行。甚至有的时候,老人明知道你说的是对的,对不起,因为你说话的方式不对让她不觉得你尊重他。,结果他就来个我就是不干,这绝对不是少数。和老人沟通,让他感到尊重什么都重要。



这时候,老人经常用他们人生的阅历来否定我们。这时候不用跟他们犟,事实上,大多你是犟不过他的。世界上有一物降一物的说法。找到那个能让他听进去的人跟他沟通。其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比如说他的孙子或孙女。说话绝对比你好使好一万倍。



关于健康的问题,其实给老人一个好的健康观念给你买再多的保健品更有用。让他从意识身上去认知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如果他知道了,很多时候会比你做得更好,毕竟他比你更有时间。在这一方面,你可以让他更多的关注那些靠谱的专家。听一些讲座,尤其是听系统性的讲座(一般都是收费的,毕竟人需要活着,不可能总免费)跟老人呢,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健康观念,之后你甚至可以把你的生活交给他。当然定期的体检定期的对身体进行确认也是必不可少。这样你和他都能安心。

营养海贼团船长~肖云涛(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营养学会会员、大连营养师俱乐部讲师、营养大使,擅长上班族营养、癌症营养)


营养海贼团


说得很是.

终曰晒大阳、不愿宅家,尤喜聚群闲聊的老人有个普遍特征,年轻时都是把干活的好手,当家理世不晗糊,实用主义者,较少关注“虚幻没用”的精神、心理追求,比如熟练一两样乐器、喜欢某类书籍,或无需体力、可以独自沉浸其中的爱好。在“功成身退”步入老年,特别恐惧无助,很怕孤独一一又特别嘴硬,至死不服软,固执而脆弱.。

(这就比较难办,个性都强啊,很容易压制晚辈,一旦老得失去“体能”,身份地位立倒,又不惯自寻精神家园安顿自己,无所适从了.哈哈,难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