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最美山村

——浙江縉雲縣農村綜合改革集成示範區建設成效初顯

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最美山村

浙江縉雲縣在2018年被確定為浙江省農村綜合改革集成示範區建設試點單位,依託省、縣財政補助資金之力,以舒洪鎮為試點的核心區,突出“麥香小鎮”定位,快速推進詩畫田園休閒綜合體、楊梅養生園、農旅融合發展綜合區等9個項目建設,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相輔相成,“財政+”成效明顯。

以農村綜合改革集成示範區項目為契機,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山美水更美,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優化。2018年,該縣以全市第一的成績獲“浙江省小城鎮環境整治樣板鎮”,舒洪鎮成功創建省級衛生鄉鎮、仁岸國家3A級旅遊景區。

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最美山村

以“黨建+農旅融合”創新“以地換木”和“567工作模式”,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立鄉村振興新機制。

為富民增收,以“梅”為媒,以節會友,打響“浙江最甜楊梅”品牌,為傳統鄉愁富民產業注入新活力。“仙仁”牌東魁楊梅曾多次榮獲省農業吉尼斯楊梅擂臺賽第一名。2018年楊梅節在現場拍賣環節中,仁岸“楊梅王”以單顆6000元,單籃“最甜楊梅”以30800元的“天價”拍出。全鎮種植總面積達5000多畝,年產值6700多萬元。舒洪鎮連續四年舉辦楊梅節,通過互聯網+模式,採用“定點直髮”和“採梅即發”新模式,楊梅節一天銷售了60噸楊梅。同時,深入挖掘以“江南謠”楊梅酒為代表的楊梅深加工產業潛力,解決梯次楊梅銷路問題,可增加農民收入200餘萬元。

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最美山村

以“面”載情,麥香悠悠,打造縉雲鄉愁產業另一張金名片。“縉雲爽面”有著 1300多年的歷史,是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舒洪鎮是“縉雲爽面”主產區,是爽面文化的發祥地。該鎮自實施集成示範區創建工作以來,提出“麥香小鎮”定位,以爽面博物館為依託,打造麥香文化特色街,推進千畝908小麥基地建設,推進爽面規範化、品牌化建設,全力打造繼縉雲燒餅後的縉雲鄉村振興鄉愁富民產業的另一張“金名片”。通過爽面+旅遊、爽面+電商等多種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助農增收。2018年全縣共培訓“爽面師傅”500餘名,加工生產8000噸爽面,產值達1.1億元,實現純利潤3000多萬元,成為縉雲農產品旅遊地商品生產經營主體。

舒洪鎮昆洪村墾造耕地項目是麗水市重點打造的首個採用低丘緩坡方式開發的土地整治項目。整個項目竣工驗收後可產生補充耕地指標960畝,比傳統開發模式淨增70%的土地資源,計算可收入2.9億元,扣除成本後產生收益1.5億元,成為了新時期全省水田開發新樣板。項目實施後,有利於作物種植利用,有利於土地流轉經營,有利於發展新型農業,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最美山村

為健全農村生態文明,以謀劃為先,一張藍圖繪到底。圍繞“美麗舒洪”建設,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與“三改一拆”、“六邊三化三美”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綜合整治工作“一盤棋”。為整治亂擺亂賣,利用農貿市場修建契機,投入200餘萬元建成一個1.3萬多平方米的廣場,取締了鎮域內馬路市場。整治了“髒亂差”大刀闊斧展開“公廁革命”,全鎮啟動公廁改造37處;展開垃圾革命,建立垃圾投放點64處,新建垃圾資源化處理站1個。整治“房亂建”。全鎮先後拆除違建戶673處9.2萬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93%以上,為小城鎮建設騰出新的空間。通過拆除違建,投入資金1540萬元,改建為爽面博物館和楊梅市場,將特色元素融入到項目建設中,打造一條麥香文化特色街區。提升試點輻射效應,帶動縉雲南鄉區片胡源、溶江、雙溪口等六個鄉鎮的發展。

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最美山村

針對有一定條件但位置較偏或缺乏發展空間的村,在區位較好的區域,聯合興建或購置物業項目。舒洪農貿市場聯建項目,四村分紅,每年徵收攤位費60餘萬元,一舉消滅經濟薄弱村,一場多用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2018年,舒洪鎮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67%的村實現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

該鎮還建立健全鄉賢聯絡聯誼機制,搭建鄉賢參與共建共治的平臺,發揮鄉賢籌資金、籌智力、籌服務、籌治理等方面的引領作用,結對發展項目,助推村集體經濟增長。現任舒洪鎮鄉賢聯誼會副秘書長,回鄉創辦地緣家庭農場,解決了100餘戶村民的就業問題。(通訊員:朱航/編輯:方正)

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最美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