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雍正王朝》裡四爺和十三爺掌管哪幾個部?

葉輝9136


雍正王朝中,雖然六部事務各有各的堂官主持,但實際上卻是以各皇子為首,分幫結派。

要了解四爺和十三爺所掌管的部門,則必須分兩個時期來說。


第一階段:太子第一次被廢前

這段時期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屬於太子胤礽、三爺胤祉、八爺胤禩、十三爺胤祥掌管。其中六部之首的吏部,國家錢倉的戶部,以及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工部,由八爺胤禩管理。

而太子胤礽監國,兼管刑部,三爺胤祉文學淵博,主管禮部,兵部則由十三爺胤祥管理。同時,大爺胤褆管理宗人府,四爺胤禛、九爺胤禟、十爺胤䄉和十四爺胤禵等早期並不插手六部的職務。

值得留意的是,八爺胤禩一身管三部,而且刑部裡的人也大多是九爺胤禟的門人,所以他的勢力最大,贏面最高。


第二階段:太子第二次被廢后

這一階段經歷了“追比戶部案”、“刑部冤獄案”和“太子謀反案”三大案,六部權力重新洗牌。大爺胤褆、太子胤礽被圈禁,八爺胤禩因為主管戶部不力和結黨營私被撤掉,戶部由四爺接手,吏部不再設皇子主事;十三爺因為有“協助太子謀反”的嫌疑也被撤職,兵部由十四爺胤禵接棒。

幾個大佬下臺後,四爺、十四爺開始冒尖,吏部、刑部由康熙直接管轄,戶部由四爺胤禛負責,兼管宗人府,禮部還是三爺胤祉主事,兵部由十四爺胤禵負責,八爺手裡只剩下一個工部。九爺胤禟、十爺胤䄉依舊不管六部事務。

所以四爺從“天下第一閒人”一步步成長到掌管戶部、宗人府、內務府的重要人物,而十三爺從負責兵部,到協助刑部,最後被圈禁十年。

可以看出這兩人的做官生涯完全就是反著來的,為了扶起這位敬重的四哥,可真是苦了十三爺啊!



一貳一橙


從《雍正王朝》裡幾個阿哥管理的部門就可以看得出來,康熙最信任誰,今後誰能接班。


根據劇情,首先,黃河發大水,國庫虧空事發以前,太子是監國,這個監國的功能是“監”而不是“管”,所以你只有協調的義務,卻沒有干涉的權力,是個然並卵的雞肋角色。干涉多了吧,上不尊敬父皇,下得罪兄弟,所以太子的狀態就是——什麼呀?寶寶不知道啊!


看起來很蠢,但實際上,他只能發揮到這個程度了。這是最悲催的一個位子。歷史上的太子

允礽其實就是這麼個悲催,雞肋了一輩子的角色。


接下來,這個時候管理戶部的阿哥是八阿哥胤禩,戶部就是全國的錢袋子,幹任何事情都要經過戶部,所以這個時候看來,八阿哥其實才是最牛的。然而,人家幾十年下來把戶部治理得來——沒錢了。


而這個恰恰也是必然——國家是你太子的,我勞神費力幫你把錢袋子裝滿,你掌權了要把我怎麼樣,還說不準呢,但是我把國庫給你造空,把你的錢拿來打造我的小金庫,責任最後只會算你的。

因此,八爺就藉著這個機會心安理得地貪,並且讓整個官僚系統都被腐化。等到你太子上臺的時候,一沒錢,二沒關係,而慷他人之慨的八爺呼風喚雨就是順理成章了。

用心極其險惡,所以康熙是非常煩他的,對他的評價是——居心叵測。


既然你八阿哥這樣搞不行,四阿哥主動出來頂雷,所以這個時候本來被邊緣化的,太子手下的小跟班四阿哥正式進入康熙視線,有機會上位。





歷史上八阿哥胤禩是有幫康熙管過內務府,分過錢的經歷,但是在康熙去世之前他的權勢還沒有大到統領戶部,還把戶部敗光的地步。







再來看十四阿哥,管理兵部。這是看起來最光鮮靚麗,威風八面的位子。然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沒有錢糧,人再多也要吃飯啊,所以兵部是最然並卵的部門,而且這個十四阿哥的兵部,還是一個後勤系統的人(年羹堯)都還不在自己手上的只能伸手要錢的孫子角色。真實歷史上呢,十四阿哥這個大將軍王就是個頭銜而已,主要是居中協調。帶兵砍人的大將聽的是朝廷的,後勤補給的官僚拿的是朝廷的,如果康熙真的器重十四子,就不會都封了他好聽的“大將軍王”,爵位卻還只是給他保留一個貝子。




再來看十三阿哥的刑部,這就很關鍵了。你兵部的老大帶兵是對外的,風吹草動的拉動,都要申請後勤補給,不給你後勤調度,你就只能乾著急,而刑部是對內的,朝廷必須花錢養著的職能部門。而這個刑部管的人,功能上又都和兵部的兵是一樣的,而且還在京中。也就是說,十四阿哥帶兵,這些兵不見的能一直被調動,而十三阿哥帶“警察叔叔”,完全可以控制京畿治安。到時候封個院子,堵條街,抓個人,蒐集情報還是輕而易舉的。尤其是這個蒐集情報,有信息就有先機。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這個刑部老大比兵部老大有用得多。他倒向誰,誰就多一股至關重要的力量。



理論上講,誰能管理好戶部,管理好一個國家的錢袋子,誰就是未來的儲君。雍正經過了追繳欠款,清理虧空等一系列事件的鍛鍊,能力上逐漸成熟,更重要的是,態度上一直端正,因為這一點,不斷得到康熙賞識,最終做穩了實權位子,同時在康熙,十三阿哥,隆科多的保駕護航下,有驚無險地即位。


當然,真實歷史沒有這麼戲劇化,真正歷史上老大,老二不行了,依次排下來,老三能力不行,那自然就是拿老四來試,老四能行,那就是他了。所以真實歷史裡,康熙晚年,閱兵,祭祀,接見外賓等好多活動,都是放心大膽地交給四阿哥胤禛,並且密詔,九門提督等處康熙都做好了安排為自己這個兒子保駕護航,雍正繼承大統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HannibalLecter


雍正和胤祥主要管戶部清欠借款,幾經波折,把中央財政部庫存僅有的八百萬兩庫銀,清欠追回債務到庫存5800萬兩,成績顯著。後來胤祥又接管刑部,封存了刑部的原始檔案。胤祥武藝高強,治兵練兵,雖與十四阿哥同管兵部,但沒有帶兵上戰場打過仗,卻把京城周邊軍營的兵全練了一遍多遍,因為人正派、性格豪放、武藝高手、仗義疏財,也因母親出家瀋陽皇姑屯的緣故,小時候朝廷後宮中沒有根基,備受有根基的兄弟欺壓,因此性子中愛結交下層民眾官兵,後來跟雍正一起追債,查刑部,都調用了大批戈什哈幫忙,無論差事結局如何,胤祥都通過自己的手段,給這些跟班兵士頒發了中低級軍官任命,這些軍官在北京首都周邊的豐臺大營、西山大營、昌平軍營、延慶軍營、喜峰口軍營、密雲軍營等遍佈,到康熙去世前,這些軍官已佔據了京城守軍中高層軍官的大半數崗位。而八阿哥掌管內務府、禮部,基本是閒差,接管刑部因私黨作祟毫無作為。八阿哥跟九阿哥、十阿哥、還有十四阿哥,表面看籠絡人心,口碑威望挺高,但這幾個八爺黨缺乏真正做過朝廷戶部、吏部、刑部、工部、治水、漕運等部局實際解決問題差事的經歷,而雍正、胤祥卻時常欽差出巡,飽經風雨,經過多次被偷襲、暗殺、住黑店的經歷,對官場情弊一清二楚。可以說,康熙四十七年後,至少是康熙後十年,熙朝的政務基本是雍正和胤祥兩個人支撐起來的。

我對雍正很認可,這樣的帝王是任何朝代任何國家都極其難得的,雍正並不是民間傳說的那樣邪惡,那是他的政治改革、土地改革、稅費改革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衰敗的旗人、包衣奴才、被打倒的官僚的漢人奴才,包括年羹堯的餘黨,有年羹堯貪賄的大量財寶,四處結黨,為地方民間組織提供經費,甚至編書、編戲劇,肆意詆譭雍正所致。

雍正能取得成功,很大原因來自於十三阿哥胤祥在軍隊中中下層軍官的掌控。當康熙去世時,八爺黨雖然實力強勁,但京城內部乃至京城周邊軍隊的管轄權,基本被胤祥掌控。這是雍正能控制局面的主要因素。古今道理一然,胤祥的能力今天照樣特別實用。


佳鯤傳媒


四爺管戶部,十三爺管刑部


豆芽菜的味道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是一黨

時前

四爺領侍衛內大臣,負責紫禁城內兵馬調動。十三爺~負責刑部。





浪青年M



langqiaoyimen97


四爺管錢戶部,十三刑部相當於現在公安部


戲哩糊塗影院


四爺管御林軍和軍內部調動,十三爺管刑部。


直書論評


戶部 追欠款的時候 共同

刑部 燒百官行述的時期 十三

兵部 前期 和奪嫡 十三


才狼001


四爺掌管國家大事,十三爺掌管兵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