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成吉思汗五百多名嫔妃,多数是敌人妻女,为什么不担心被暗杀?

liguanyao


自古皇帝多风流,成吉思汗作为草原汉子也难免俗。有人说他有500多个妃子,但是我看并没这么多,有的史书上面记载只有几十个。这种说法才比较靠谱,500多个应该是50多个的讹传。



根据史书记载,这些人分别居住在4个斡儿朵之中。斡儿朵其实就是行宫,只是和我们的砖墙土瓦不同的,这些都是营帐群。每一处都住着若干成吉思汗的妃子,和我们的后宫很像。

成吉思汗到底有多少妃子?他们都是怎么来的?

非常明确记载的有39人,最后被封为皇后的有23人。当然成吉思汗的皇后还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清朝的时候皇后是老大,下面是各种妃子。成吉思汗时期皇后很多,但是分等级。

基本上都是下面大小官员从蒙古各地,或者是俘虏当中挑选出来。成吉思汗一般会把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就赏赐给别人。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结发妻子孛儿帖,也是第一斡儿朵。

孛儿帖嫁给成吉思汗的时候,当时他还没有发家,甚至软弱到孛儿帖被人抢走,虽然后来又被成吉思汗夺了回来。不同于其他女人的软弱,孛儿帖经常给成吉思汗出各种意见,甚至还促进部落之间的联盟。


结发妻子没必要去杀他,所以成吉思汗对他也是最为放心。

第二斡儿朵是忽兰皇后,也是成吉思汗最为宠爱的一个,经常称呼他是“我那娇小的美人儿”。忽兰皇后的父亲是太阳汗的手下,兵败之后投降成吉思汗,并把女儿忽兰献上。

这是被父亲现上来,父亲也不是部落首领,倒戈只是换个领导,忽兰没必要去暗杀成吉思汗,更何况成吉思汗还这么爱他。

第三斡儿朵是也遂皇后,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人。他也是自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外,最伟大的第二位后宫管理者。不过先嫁给成吉思汗的是他的妹妹也速干,他们的父亲是成吉思汗手下败将。

父亲败亡后,也速干被成吉思汗纳入后宫。不久之后,也速干推荐了更为漂亮的姐姐也遂给了成吉思汗。不过当时的也遂有了丈夫,为了让他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成吉思汗当着她的面杀了她的丈夫。


按照道理来说,刺杀成吉思汗的最有可能是也遂,为何最后却成为他最为宠爱的人之一?其实之前也说了,抢妻是蒙古的风俗之一,对于女人来说只不过是换丈夫罢了。

没有了丈夫的也遂,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争宠当中。由于其出色的管理能力,让成吉思汗在外出打仗的时候,从来没有操心过后宫之事,因此深受成吉思汗到喜爱。

在之后的诸多战役当中,也遂也经常给成吉思汗各种建议。比如说成吉思汗的父亲曾经被塔塔儿人杀害,为了报这杀父之仇,成吉思汗曾经要杀光塔塔尔人。不过最后被也遂劝了下来,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第四斡儿朵是合答安皇后,他曾经是成吉思汗的救命恩人,不过地位很低只不过是奴隶的女儿。成吉思汗曾经被塔里忽台人追杀,最后逃到了合答安加重。他们一家三口冒着被杀的风险,帮助成吉思汗躲过一劫。


当时成吉思汗许下诺言,日后飞黄腾达的时候,必定会前来迎娶合答安。因为这句话合答安一直惦记着成吉思汗,不过由于其是奴隶女儿的身份,最后还是出嫁了。

她的丈夫与成吉思汗一见面的时候,就被成吉思汗的部下杀害,当然一开始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当屠刀举到合答安头顶的时候,他认出了成吉思汗,大叫一声救我,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因为当年的一句诺言,再加上杀掉她丈夫的内疚,成吉思汗就把她纳为侧室。不过合答安一直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在他的思想当中,只是想做一个奴婢,可以照顾到成吉思汗罢了。

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有被杀?

上面的四大斡儿朵,相当于是后宫当中的四大主管,不过也代表了成吉思汗妃子的来源。其一是心甘情愿嫁过来;其二是被俘虏而来;其三是下面献上来;其四则是曾经有旧。


这些人当中,对成吉思汗威胁最大的也就是第二种。虽然蒙古人有着抢妻的风俗习惯,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心甘情愿被抢走。之所以长久以来相安无事,和其中的第三斡儿朵也遂皇后关系很大,因为他非常善于玩弄权术。

第一斡儿朵孛尔贴去世后,后宫当中诸多事务都是交给了也遂打理。既然被推上了这个位置,就要有相应的能力。他曾经联合夏公主,在成吉思汗外出的时候,用计策害死了要抢她位置的金公主。

对于他来说,第一任丈夫死在了成吉思汗的手中,成吉思汗就是他的最大,他不允许有任何人伤害他,也不允许任何人动摇他的地位。因此后来的太阳汗妃、忽兰、夏公主、金公主等人,没有一个能斗得过他的。

至于其他的人,成吉思汗只是把她们纳为后宫,有没有宠幸过都是另说,更别提刺杀成吉思汗了。其实有也遂盯着也不够,还要成吉思汗自己注意。否则夜夜笙歌,早晚有一天会被刺杀。


成吉思汗其实是一个自制力非常强的人,他规定自己一个月内最多喝三次马奶酒,而且一次不能超过三杯。虽然有着这么多貌美如花的妃子,但是成吉思汗从来不贪色。

想要杀成吉思汗,必须要有机会接触,如果这都没有,何谈来刺杀?

成吉思汗最后怎么死的?被妃子刺杀而死。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至于成吉思汗,最后的死因,历史上一直是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坠马而死,也有人说是电击而死,还有人说是被西夏王妃所杀。

蒙古帝国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版图,离不开蒙古国三次西政,第一次自然是成吉思汗亲自主持。在回来之后,顺道攻打了西夏。能够打到欧洲的部队,对于西夏这个小国,完全没有放在眼中。


西夏王也知道害怕,所以在成吉思汗还没有攻城的时候,就立刻送来大量的美女、珍宝等投降。然而成吉思汗显然没有满足,只是延缓了他攻打西夏的步伐。西夏王送来的美女当中,还有他的王妃。

当王妃得知成吉思汗并没有按照约定,仍然继续攻打西夏,因此怒从心中来。在两人翻云覆雨的晚上,西夏王妃趁着成吉思汗熟睡,她咬断了成吉思汗的××。

成吉思汗因失血过多而死,他自己也知道命不久矣,于是趁着夜色偷偷的投黄河自杀。不过这种说法历来没有被史学家所证实,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成吉思汗是打猎跌下马背摔死。


史之策


成吉思汗常年忙于开疆拓土,并没有那么多妃子,即性发挥的不算,有记载的妃子只有40多个。其中大部分是敌人的妻女,至于说担心暗杀其实是不用的,因为这是游牧民族的习俗,不过成吉思汗的死确实跟女人有关。


在游牧民族的意识里,战胜国占有敌方的财物、百姓,甚至霸占战败国的妻女是很正常的,他们只信奉强者。

比如皇太极的宠妃娜木钟,她本来是林丹汉的皇后,林丹汉被皇太极打败后,娜木钟带着儿子来到盛京,并主动把自己献给了皇太极,后来极受宠幸。

成吉思汗将四十多个妃子分居在四个斡儿朵(蒙古宫帐),每个斡儿朵由一名最受宠幸的妃子管理。我们来聊几个妃子,就大概能清楚游牧民族对战败国妻女被霸占是什么态度。

第四斡儿朵的首领岐国公主,是蒙古人的世仇金国的公主,贞祐三年,蒙古人包围了中都,金宣宗为了乞和,就把女儿岐国公主献给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因公主身份高贵,十分宠幸她,后金国被蒙古灭亡,但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关系,岐国公主还成了排名第四的宠妃。


也速干是阿鲁孩塔塔儿部落首领的女儿,他们部落被蒙国人灭亡后,也速干被俘虏成了成吉思汗的妃子。成吉思汗很宠幸她,并立她为第三斡儿朵的主子。

但也速干向成吉思汗推荐了她在外逃亡的姐姐也遂,她说她姐姐的美貌与智慧都远远超过于她,也遂更适合她现在的位子。后来找到也遂后,也遂就成了第三斡儿朵的主人。

也遂是个非常有忍耐力的女人。有一次她的前夫找到铁木真,并斥责他夺人妻子,后被铁木真杀死,并将他的脑袋送到也遂的面前,也遂还强颜欢笑,表示对成吉思汗的忠心,这一举动让成吉思汗十分感动。

也遂也确实很有智慧,她不仅将宫帐打理得很好,还时常在军事上给成吉思汗一些建议,她逐渐成了最受宠的妃子,在蒙古皇族中地位也非常高。

成吉思汗去世后,按蒙古人习俗,父亲的女人都要被儿子继承,但窝阔台继位后,收纳了父亲所有的妃子,但只有也遂例外,并封她为皇太后。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并不是所有战败国的妃子都忠心于成吉思汗,比如西夏公主李嵬名。李嵬名是西夏国第一美女,蒙古攻打西夏时,她老爹为了乞和,将女儿献给了成吉思汗。

但成吉思汗并没有遵守承诺放弃攻打西夏,李嵬名得知后非常气愤,趁着成吉思汗风流时,咬断了他的命根子。不过也有的说是她下毒或用刀刺死了成吉思汗,但成吉思汗的死总归是跟她有脱不掉的关系。

总之,游牧民族君主霸占敌人的妻女是一种常态,对被霸占的女人来说,被胜利者拥有也是天经地义的。虽然成吉思汗出现了意外,但那仅仅也是极低概率中的个案。



花木童说史


因为只上不睡!成吉思汗虽然上了不少仇人的妻女,可是对她们而言只是发泄性欲,并不代表就有跟她们过夜。据当时的说法来看,能够享受跟成吉思汗一起过夜的人不超过二十人,也就几个被册封为后为妃的人,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信。而其他人只是被迫跟成吉思汗发生关系,在被成吉思汗上完之后就会被赶出营帐了,根本没有机会暗杀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才是真的做到那种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漏杀一个。成吉思汗的长子朱赤曾经抓获过一名神箭手,这个神箭手可以把三支箭同时射叠加在一起,朱赤把这个神箭手推荐给成吉思汗,结果成吉思汗瞪了朱赤一眼说,你是想看着这个神箭手同时把三支箭射进他(成吉思汗)的心脏吗?所以呢,只要有结过仇的成吉思汗就会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也是奉行这么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么不打,还没攻城以前就开城投降,这样的话就全城都免死,蒙古部队也不会为难他们;而只要战争一打响,有蒙古人战死或者蒙古人有杀死对方一个人,那么就绝对不可能罢休了,一律斩草除根。这也是蒙古人能够统治西亚跟欧洲长达200多年时间的主因,想报仇也得你有人才行。


优己


成吉思汗五百多名嫔妃,虽然多数是敌人妻女,但是为什么不担心被暗杀,这是因为三个原因。

一、漠北传统

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漠北部族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原始社会状态,是奴隶制社会。加上漠北以放牧为生,游牧民族性格豪放,喜欢以武力争抢底盘。发生争抢就有输有赢,所以赢了的就会抢输了的牲畜、家产、妻女,然后给自己当老婆。对于游牧民族的女人来说,她们从心底里已经接受了这种出嫁方式。

二、反抗会挨打

其实,起初被抢的女子也会进行反抗,但是终究女子不如男子力气大,加上蒙古民族比较团结,所以谁家有女子反抗,他们会团结起来一起看管、管教这些被抢的女子,这些女子也会被打,甚至被打死的都有很多,所以时间久了,反抗也就越来越少了。

三、因为家人、因为英雄

被抢的女子都有家人、族人,所以这些被抢的女子需要考虑家人的安全,一般不会进行反抗,反而会尽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以期望能让家人受到好的对待。蒙古族是个信仰武力的民族,所以一般女子的性格也比较豪放,对英雄比较崇拜,一般她们选婿都是选武力比较好的,摔跤、骑马样样都拿手的。所以能去抢人的肯定也是有自己的本事的,所以她们一般也都乖乖屈服了。


丫丫说史


成吉思汗曾说过,男子汉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使敌人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将他们美貌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着她们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甜蜜的嘴唇。”——《史集》

对于当时不治生产,以劫掠杀戮为生的蒙古人来说,将敌人妻女占为己有可以极大满足自己的征服感。而成吉思汗特别喜欢这样做,因为这和他年少经历有很大关系。

成吉思汗的母亲就是他父亲抢来的。而他在统一蒙古各部的时候,自己的发妻孛儿帖兀真就曾被敌人抢走,九个月后成吉思汗将其抢回,但她已经怀有身孕。据《元史演义》描写,成吉思汗对她说“我的妻,你为我受苦了!”

此后成吉思汗一战成名,遂统一了蒙古各部。

统一蒙古后,成吉思汗发兵金朝和西夏。在还未彻底击败二者时,成吉思汗就迫不及待的向其索要公主和妃子进行发泄。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染病身亡。在击败西夏后,其子拖雷更是将西夏男口大量斩杀,将女性作为战利品劫掠而回。

于是在蒙古野史中有了这样的传闻,成吉思汗被西夏公主咬掉下身并因此身亡,所以蒙古人对西夏才会如此残忍。

虽然成吉思汗占有敌人妻女无数,但他只有嫔妃40多人,并不是题目所说的500多人。

蒙古人的习俗和我们有很大不同,成吉思汗同时册立了数位皇后,并将后妃分居在四个斡儿朵(毡帐,行宫),每个斡儿朵中排位第一的即为该地的首领,其余后妃按资排辈。而其中又数他的发妻孛儿帖兀真地位最高。

这些后妃中,绝大多数是蒙古人,只有察合皇后(西夏公主)和公主皇后(金国公主)是敌国之人。

那么成吉思汗不担心被暗杀么?

要说一点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比如那位察合皇后是西夏乞求的工具,在西夏灭亡后就跳河身亡了。成吉思汗被咬掉下身的传说就来自于她。

而金国的公主皇后远嫁蒙古时,带来了无数的嫁妆,陪嫁队伍也非常庞大,成吉思汗对她特别喜爱,封她为第四斡儿朵的首领。虽然她终身未育,但在蒙古享有很高的威望。所以成吉思汗无需防备她。

至于其他蒙古后妃,虽然有些是敌对部落的女性,但他们毕竟是同族,很快就被成吉思汗的个人魅力所征服,对成吉思汗死心塌地。

再说,成吉思汗个人勇武过人,再加上帐外有卫兵护卫,区区弱女子想暗杀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石头说历史


大家好:我是历史小明王

关于成吉思汗抢别人老婆的事情相信一直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在古代胜利者的目标就是抢地盘,抢女人,别光看这哥们光抢别人老婆,他自己在草原放羊的时候新婚妻子也被别人抢了,据说老婆回来的时候还挺着个大肚子,闹了一回喜当爹,所谓出来混是一定要还的!

元朝的时代被成为“上帝之鞭”骑兵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在他的带领之下蒙古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虽然残暴是元的代名词,但是不能否认其战斗力的强大,成吉思汗的一生地盘多,老婆也多,因为是游牧民族,基本是部队打到哪里孩子就生在哪里。

至于为什么他抢了别人的老婆睡觉还不怕危险,因为自己戎马一生自然拳脚功夫肯定过人,一个普通的女子想伤害应该很困难,不过凡事无绝对,据野史记载,成吉思汗攻破西夏之后例行公事,抢了人家皇帝的女人要睡她,结果这事不久之后就死了,说是西夏王后趁其不备咬断了成吉思汗的命根子,这才导致一代雄主与世长辞!


历史小明王


说成吉思汗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播种机,有实锤证据。近年来一些国外的科学家通过检测亚欧多个国家的国民的DNA,也验证了这个说法,当然,从160万到1700万人,说法不尽相同。铁木真一生征战,乐趣除了杀人,就是掠夺,掠夺的目标之一就是女人,他的人生座右铭就是“打败敌人,夺取他所有的一切,骑他的骏马,把他的美貌妻妾据为己有。”他可不仅是说说而已。铁木真有四大“斡儿朵”,这个斡儿朵的概念相当于后宫群,娶过的妻妾有四十几名,经手的只怕还要乘以十倍。

鉴于铁木真的人生目标,他的这些女人们自然是来自敌营,大部分是敌人妻女。这也是蒙古人的风俗习惯。蒙古人相当具有科学先进的婚育观,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奉行族外婚,具体方式就是靠“抢”。铁木真的生母诃额伦本就是他的父亲也速该从别人的怀抱里抢来的。这一特长,等到铁木真长大后被发扬光大。以铁木真的第二斡儿朵里的古儿别速为例,她号称是漠北第一美人,原是乃蛮部的汗王之妃,丈夫死后,她又被两个夺位的汗王儿子争抢,最后拜不花赢得了太阳汗的汗位和古儿别速。但这位太阳汗却甘当古儿别速的星星,实际上古儿别速拥有实权。

据称她对乞颜部的铁木真很不感冒,放出风声各种嫌弃,说乞颜部的男人“又脏又臭”,也正是在她的决策下,乃蛮部发起了与铁木真的战争,最后落败被俘。铁木真把她请入账内,问她:“来说说看,俺们乞颜部的怎么个脏法臭法?”古儿别速立马晕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熏得,被宠幸过程中,再也不敢提这个说法,事后铁木真跟她说:“以后好好侍奉我,我就封你为后。”古儿别速乖乖就范:“您甭听他们瞎嘞嘞,人家就喜欢你这个味儿。”可见,甭管多大味儿,放在乞丐身上那叫埋汰,放在王者身上那叫气概。

霸占一个女人叫老公,霸占几个女人叫流氓,霸占所有的女人......那就叫陛下。暗杀?争宠还来不及!否则这1700万名美欧亚的后代是怎么来的?当然也有例外的小暴脾气,成吉思汗之死一直是未解之谜,大多说他是堕马而死,也有说中箭负伤,另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西夏王妃侍寝时行刺而死。这位西夏王妃侍寝时手无寸铁,没有毒杀或手刃的可能,“断根崩殂”是很多人的合理猜想。考虑到后来成吉思汗临死前让子孙尽屠西夏人,你都不难想象到西夏王妃那张咬牙切齿的脸。


智读历史学处世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漠北,女人,孩子,牛羊都是财产,这些都是男人为之争夺的对象。女人们也默认是财产,就人的本性来说,只要生活好,那里都是家。蒙古人打仗胜利后,如何判别孩子和成人呢,那就是用马鞭子,比马鞭子高的,就是大人,要杀掉,因为大人会复仇。如果低于马鞭子,就是孩子,可以养起来,甚至做儿子。你想,敌人的儿子都不复仇,那个外姓的老婆她折腾个啥?

只有汉人有家国情仇的概念,这个是儒家思想的结晶,漠北还不开化,哪有什么家国情怀?都是找地方生存而已。男人们打来打去,无非是为了牛羊而已。当然牛羊表现出来的是牧场,牧场表现出来的是地盘。所以,不少人认为在蒙古人观念里,有家国的印象,其实那是误解。

即便到今天,北方人(极北方)和南方人在伦理纲常上还存在着差异,不信?你去社会上观察几年,我要是说错了,请你吃饭。


创业问问


担不担心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确死在了这些女人的手里。

根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正是死于敌人妻子(西夏王妃)的谋杀。这个说法,来自清代史学家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这是较为权威的官方史料。时至如今,这本书仍是研究蒙古历史的珍贵宝藏。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成吉思汗的死因,让后人纷纷猜测,却莫衷一是?

在最权威的史书《元史》中,对成吉思汗的死描述比较简单,“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行宫。”

说句大白话:农历7月份,成吉思汗生病了,然后就死在了自己的行宫。

正史里光说了结果,没有说原因,所以人们才会猜来猜去,而且史学家们各执一词。

总结起来,成吉思汗的死主要有五种说法:

一说,成吉思汗是坠马而死。

在《蒙古秘史》中的记载:成吉思汗骑马不慎从马上跌落,然后又被后面的马踩踏身体,受到重创后不久死去。

这种说法,比较让人怀疑,因为马在奔跑的过程中,会回避障碍物,马踏在人身上的可能性比较低,所以这种说法不够让人信服。他们姑妄言之,我们姑妄听之。

二说,蒙古有个民间传说,说成吉思汗是被雷劈死的。

传说在农历7月12号这天,正是北方容易有雷阵雨的时候,成吉思汗在骑马途中,突然电闪雷鸣,被雷电击中跌落而死。古时候认为人被雷劈是受天谴,是非常不好、不吉祥的象征,所以我们在《元史》上没有见到记录。

这个说法就更胡了天了,毕竟这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我们姑妄听之。

三说,成吉思汗是被毒死的。

这个记载来源于俄罗斯,在一些金账汗国的历史资料中,传说成吉思汗是被三儿子(窝阔台)毒死的。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不和、不睦已久,成吉思汗就准备选三儿子(窝阔台)为储君。但是后来又对三儿子不满意,又想让小儿子(托雷)为储君。这个事情被三儿子(窝阔台)知道以后,为了自己的利益,窝阔台悍然下毒,害死了成吉思汗。

这个说法不无可能,皇家的父子关系,其实远远不如民间父子。为了夺位,他们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这个说法的可能性,要大于前两者。

四说,西夏的王妃把成吉思汗给杀了。

《蒙古源流》是这么记载的:成吉思汗的军队攻打西夏的时候,士兵俘获了很多漂亮的西夏女人,其中有一个就是西夏的王妃。据说在陪寝当夜,这位西夏王妃趁成吉思汗刚刚完事,全然放松警惕之后,就趁机把他给刺杀了。

五说,成吉思汗被西夏王妃一口咬掉那话儿,然后失血过多而死。

蒙古民间传说,成吉思汗去攻打西夏,西夏上了书信准备投降,成吉思汗就把西夏王妃在内的全部宫廷美女,收到自己的后宫来享用。在成吉思汗和王妃正亲热的时候,王妃一口将他的男根咬掉,然后她自己投河自尽,成吉思汗则因失血过多死亡。

后面这两种说法,比起前面的说法,其实更容易让人信服。原因有三:

一、清朝乾隆皇帝,将《蒙古源流》这本记载成吉思汗死法的书,编进了《四库全书》,可见乾隆对这个说法是十分认同的,这也意味着,当时史学家也对这个结论一致认同。

二、历史上记载,成吉思汗死前立了遗嘱,对西夏进行屠城,不仅屠城,还把西夏皇陵给毁了,并且把宫内的史册付之一炬。说明成吉思汗,对西夏有着异乎寻常的仇恨。

战士没能死在战场上,却以这种方式死去,死得如此窝囊。换成谁,谁不恨?

史料记载,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血洗了西夏的都城兴庆府(今天的银川),将西夏的宫殿和史册全部烧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人对西夏史所知甚少的原因。

三、元代人修史的时候,并没有修西夏史,是元朝人对西夏有极强仇恨的另一个铁证。

我们所见到的辽史,金史,乃至宋史,都是元朝人修的。可元朝人偏偏没有修建西夏史,原因只有一个:元朝人恨透了西夏。这个事实,正是前面说法的最强佐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根据成吉思汗的行为和史书的记载,西夏王妃很有可能是谋杀成吉思汗的真凶,元朝史官认为这是成吉思汗的耻辱,所以没有记载。所以明朝人编纂《元史》时,找不到对应的资料,所以没能将这些细节写进正史中。


我是@渭水徐公,欢迎关注我,一个有趣的文化历史博主。


渭水徐公


成吉思汗亲口说过:

“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

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在马上厮杀,他的爱好就是喜欢把被他打败的敌人的妻女全都纳为自己的妻子。据统计,成吉思汗前后一共有500多为嫔妃,且都是敌人的妻女,漂亮的留下,不漂亮就送给部下或杀掉。

那么成吉思汗有这么多敌人的妻女他不怕被暗杀吗?

成吉思汗的女人除了抢来的,还有另外几十位皇后,按我们正常人的思维,这些人肯定会心生报复,但他并没有这样的担忧。

  • 强者生存

塔塔尔部落有一对姐妹花,成吉思汗曾经当着她们的面,杀死了他们的未婚夫,而他的理由就是这样以后姐妹花就会对他死心塌地。

作为草原上最强大的男人,这些女子自然心生膜拜,并且古代社会适者生存,与其跟着弱者担心受怕,不如跟着强大的男人享受荣华富贵。

成吉思汗一生最爱四个女人:

  1. 孛尔帖,是他从小就喜欢的女人,她也是在众人中地位最高的。
  2. 忽兰,一位被成吉思汗杀死的将军的女儿。
  3. 第三个是某国为了生存把女儿先给了成吉思汗。
  4. 第四个是第三人的妹妹。

在这些女子中很少没有杀父之仇的,但全都成了成吉思汗身边的小绵羊。

而成吉思汗可以完全的掌握她们,无非就四个原因:

  • 他完全掌握了这些女子的命运,国家被灭亡,她们无处可去。

  • 世界上的女人都喜欢强大的男人,而成吉思汗是站在世界顶峰的男人,她们都被他的魅力所征服。

  • 游牧民族更是崇拜强者,草原社会适者生存,谁强大就跟谁,与其颠沛流离不如跟着这个强大的男人好好生活。

  • 作为一个皇帝,如果说真不担心也不可能,所以每次他需要人侍寝的时候,那些嫔妃也是脱光衣物裸体才能入帐侍寝的,这样环境下被刺杀基本不可能。

成吉思汗怎么死?

在各个国家的历史中,对于成吉思汗的死法也是众说纷纭,有雷击说、坠马说、中毒说、遇刺说还有断根说。

如果断根说法成立,那么成吉思汗不担心妃子暗杀的说法就被推翻,而断根说恰恰也是最有信服力的。

根据俄罗斯历史学家收集的资料声明,成吉思汗在西夏作战时俘虏一位王妃,并纳她为妾。而这位王妃也是硬气,心怀国仇家恨,表面顺从,但心里宁折不弯。

在侍寝当晚,虽然王妃被脱光衣物进帐,身体无法藏有凶器,但两排牙齿这个利器被忽视了,于是在成吉思汗要猥亵王妃时,王妃将他的生殖器给咬断了。

成吉思汗征战天下,作为一名雄主,现在下体被人咬断很是丢人,疼痛时又被王妃按住嘴巴无法呼叫,最终流血过多而死。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丑事难以启齿,成吉思汗的家人便对外宣称他是因年事太高坠马而死,仔细想来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65岁,这在古代已是高龄。

而对于下体被咬断这样的伤对他来说足以致命。因此,断根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上面的推测将全被推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