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日本和韓國會不會加入北約?

餘家大院1


北約的全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他的近30個正式成員國也都是歐美跨北大西洋的國家。成員裡連南大西洋的國家都沒有,怎麼可能跑到太平洋西海岸來拉上日本和韓國入夥?
因此,從邏輯上講,日本和韓國是不可能加入北約的。

因為這不符合北約的憲章基本要求。

如果日本和韓國加入北約必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北約要修改憲章。

目前的憲章裡沒有規定北約的成員國要擴展到北大西洋地區以外。這就意味著如果拉上一個遠在天邊的國家,是不符合憲章的要求的。

畢竟北約是一個抱團取暖的集體安全軍事組織。如果憲章的疑惑不解決,這個組織的目的會不明確,風險會更大。

第二,北約成員國要一致同意。

這是北約的一個入會門檻。任何新國家加入都要被老成員投票通過才行。
作為亞洲國家的日韓,肯定不會獲得全票通過的。

一是日韓的風格和北約不同。北約主要針對歐洲威脅,特別是俄羅斯,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冷戰時期就開始了。日韓和俄羅斯的矛盾並沒有太深。

二是日韓兩國本身還存在勾心鬥角的問題。諸如慰安婦、二戰勞工賠償、日本的歷史問題態度、甚至有竹島或者獨島的領土爭端。這些沒解決就加入一個軍事條約,會拖累其他國家的行動的。

不過雖然日韓不能加入北約,但是可以成為北約的全球夥伴。

這是北約在冷戰後推出的計劃,和一些全球各個地區重要國家發展軍事合作關係。連南大西洋的哥倫比亞都成為了北約夥伴,因此日本韓國也沒問題。
這相當於不是北約成員國家之外,北約交往的最密切朋友了!

木春山談天下


日本和韓國不會加入北約,因為北約不會接受,日韓也未必願意加入,而且沒有必要。


北約全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所以加入北約的都是北大西洋東西兩岸的國家,包括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諸多國家。韓國日本位於太平洋沿岸,無論如何跟北大西洋都不沾邊。

首先,北約會接受日本韓國嗎?

北約原本是小國抱團取暖的自衛性組織,為了抵禦蘇聯的威脅,歐美國家才走到一起,所以北約多數國家都只想自保,不想惹事,因此北約內部有一條鐵律:禁止有領土爭端的國家加入。

雖然英國與阿根廷有馬島爭議,與西班牙有直布羅陀爭議,但英國是創始國之一,此後想加入北約,有領土爭端可不行。

俄羅斯利用北約的規則制止一些國家加入北約,比如格魯吉亞和烏克蘭,俄羅斯製造了與格魯吉亞之間的南奧塞梯爭端,與烏克蘭之間的克里米亞爭端。放棄領土吧,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不甘心,保留爭議的話,又沒辦法加入北約。

韓國與日本有獨島爭議,而且東海油氣田的爭議也久拖不決,日本就更麻煩了,與韓國,俄羅斯,中國三個國家有領土爭端,其中兩家北約國家不願意也不敢輕易招惹。如果讓日本加入,北約以後要打的仗恐怕少不了。



對於日本韓國來說,加入北約並不重要,因為主導北約的是美國,現在控制日本韓國的就是美國,反正都是同一個大哥,何必多此一舉加入北約?

就算日本韓國加入北約也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因為北約國家遠離韓國日本,就算真的爆發戰爭,歐洲國家也來不及支援,韓國日本能夠依靠的還是美國。


最後,美國會願意日本韓國加入北約嗎?總的來說,北約國家的地位與美國平等,遇到問題可以談,但是韓國日本不行,韓國軍隊的指揮權掌握在美國手裡,韓國的安全要美國保障,處處求人,韓國難免低人一等。所以美國在韓國面前趾高氣揚,特朗普要求韓國向美國多提供10億美元的軍費,不然就撤軍,韓國也只能答應。

加入北約之後,日本韓國無疑會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在某些政治問題上會繞過美國,這是美國絕不允許的,日本韓國必須認清自己在美國盟友當中的地位。

北約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從歐洲方向向東壓縮俄羅斯,精力還沒有放在亞洲的中國身上,而且對於北約國家來說,亞洲的局勢並不那麼重要。


視野新觀


北約?一個過氣的,不得人心的西方軍事組織,想在亞洲擴盟?己是不可能的事了!

先看看韓國。韓國己經是美國安在東亞橋頭堡,北可制約俄羅斯,南可封鎖中國渤海,憑四千多萬人的國力,有點力不從心。為了跟隨美國,不惜得罪中俄,部署了“薩得",這就要處處防範兩國的反制,那有力量去加萬里之遙的“北約"?

再來看日本。日本國土倒象一條潛水的鍔魚,從“北方四島"(姑且算上日本領土)到與臺灣接壤共有一萬多公里俠長地帶,正是這條地帶,阻擋了中國“龍"翔遊太平洋,中國是一個大國,正奮力擠身於世界強國,沒有海洋,不擁有海洋?充其量還不是強國,中國意志似乎不可阻擋。日本是美國的小跟班,其戰略意圖是遏制中國進入太平洋,威脅美國的安全。隨著中國快速堀起和壯大,日本倍感吃力。再加上日本是個亞洲國家,加入北約?明顯要與新型力量抵抗,也勢必遭到新型力量打擊(其中包括印度)。日本也不是善茬,看到美國影響力下降,加上現任總統的訛詐,日本遲早

重新溶入亞洲大家庭。

世界正在風起雲湧,韓日淪為二流國家指日可待!


日月攝夫


日韓不會加入北約。

第一,北約不會接納日韓。

北約是北大西洋國家組成的一個帶防禦性質的軍事集團。雖然北約國家已拓展到南歐的希臘、地中海得土耳其,黑海的羅馬尼亞等,仍屬於美國加拿大與歐洲國家範疇,與亞洲國家不沾邊。



北約接納日韓,是給自己增加負擔。一旦韓日有戰事,歐洲國家鞭長莫及,也懶得管。

日韓有領土爭議,日本還與鄰國中俄朝有領土爭議,這不符合加入北約條件。

第二,美國不會讓日韓加入北約。

日韓由美國單獨看管,順心得手,加倍勒索,沒必要讓他們去與德法混臉熟勾搭成奸。而且日本並不安分,不適於放虎歸山,鎖定在西北太平洋搗事,足也!



第三,日本不敢、韓國無意加入北約。

這是赤裸裸與俄羅斯為敵,還是口惠而不實。

日韓安全有事,只能依靠美國,歐洲國家那點能耐,對付俄羅斯都力不從心,那有閒心保護日韓。

若日本加入北約,收回“北方四島”將永遠斷念。

美國要歐洲自己掏錢保衛自己,否則美國不盡保護義務,日韓此時去湊熱鬧,是想當冤大頭嗎?


諶人


日本和韓國肯定不會加入北約,但是美國已經依靠日本韓國等國打造了一個亞太版的北約,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新西蘭等國。這些國家都是美國在環太平洋地區的盟友,他們互相之間雖然沒有締結統一的同盟,但是分別都和美國締結了單方面同盟。


加入北約並不適合日韓,也不適合北約。北約是一個主要針對俄羅斯的軍事政治同盟,雖然日本和韓國對俄羅斯也有很強的防備,也是美國亞太戰略上的一環,但是還沒有到和俄羅斯徹底分道揚鑣,成為軍事集團對抗的階段,美國打造的亞太版北約也完全是針對該區域的兩個世界強國進行的一種防備。


而北約不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當時成立就是作為對抗蘇聯的蘇東華約集團的軍事政治同盟,北約至今也是為了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完全針對俄羅斯的同盟,他們有統一的同盟綱領,俄羅斯不論是打擊了其中的任何一國,都等同於打擊了北約整體,因此北約和美國在亞太打造的同盟體系完全不是一回事。


況且,日本韓國雖然是美國的軍事盟友,但是和中俄有著廣泛的民間交流和經濟文化合作溝通,尤其是東亞的三個國家,甚至已經發展到想要設立自貿區的階段了,所以日本和韓國沒有必要完全站在亞洲大陸上兩個陸權大國的對立面上,如果日本加入了北約,那簡直就等同於成為俄羅斯的死對頭,這樣的頭銜日本目前要補齊。


而對於北約來說,日本韓國加入對於他們防備和壓制俄羅斯沒有什麼幫助,和北約成立的初衷和發展的目標並不一致,所以也不會接納日韓加入北約。


海事先鋒


日本、韓國何嘗不想加入北約組織,就是不夠資格。加入北約就找了一個靠山,北約即北大西洋公約(軍事)組織,隨著北約組織東擴,北約國家近30個,美國成了北約國家的領導國。現在的北約不只是單一的軍事組織,還是一個國際政治組織,北約享有決策權。日韓兩國都是美國的盟國,其實日韓都想借助美國加入北約,可是美國幫不了。

日韓兩國之所以想加入北約,日本是一個資源十分缺乏的島國,四面環海,由於二戰後被對外作戰後,其國家安全得不任何保障,雖然有美國明裡暗裡支持日本,但是說不一定美國哪天翻臉,安倍一直想解放集體自衛權就是出於對日本國家的考慮。韓國也是如此,雖然經濟發達,但國家安全仍是每屆總統重點考慮的問題,朴槿惠時期佈署薩德系統以應對朝鮮威脅作準備,現在的文在寅積極主動改善朝韓也是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如果加入了北約,韓國不會懼怕朝鮮,因背有30個北約國家為其撐腰。

日韓不可能加入北約組織,主要是加入北約是有條件的,其一要有加北約的"和平夥伴關計劃,其二,國防部部長只能由文職人員擔任,其三,候選國同鄰國應該有領土爭端,其四候選國不應該有外國軍事基地,其五武裝力量結構和裝備應該符合北約標準。條件夠苛刻的,日韓都有領土爭端,如日本的獨島(韓國稱竹島)就是鄰國領土爭端,日韓都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就這兩點日本韓國都不夠資格,別說其他。



舞動人生124


日本和韓國要想好好在東亞地區混,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目前這樣,既和美國保持準盟友的關係,又和東亞的其他大國保持友好,然後等美國衰落的時候再把美國一腳踢開投入其他大國的懷抱。

先假設一下兩國加入北約會發生什麼?

北約全稱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於1949年3月18日,這是一個區域性的防衛協作組織,目的是為了對付蘇聯的華約組織。根據北約公約第五條規定,組織內任意一國遭到攻擊,其他成員國都要做出及時反應。

在冷戰時期,北約的存在讓這些擔心遭到蘇聯攻擊的國家能夠報團取暖依偎在美國的周圍,獲得安全感。

當冷戰結束後,北約並沒有解散,而是賦予了更多的職能,除了對俄羅斯痛打落水狗之外,北約還把反恐作為另一個主要任務。所以,美國在全球反恐的時候,北約各國都出人出力。

韓國和日本要是加入北約,最生氣的肯定的俄羅斯,北約這些年東擴不斷蠶食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已經欺負到家門口了,所以當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兩國要加入北約的時候被俄羅斯及時制止了。

要是韓國和日本試圖加入北約,一是加強了韓國和日本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二是讓俄羅斯陷入了腹背受敵的處境,這比當初蘇聯所受到的威脅還要大得多。而今天的俄羅斯比蘇聯是遠遠的不如了,面對嚴峻的局面,俄羅斯不能坐以待斃,只會採取激烈的手段想辦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除了俄羅斯之外,東亞大國也不會坐視不理。北約擴張到東亞地區不僅是在威脅俄羅斯,也是在威脅東亞大國。
於是,東亞地區的火藥味將會越發濃厚,對日本和韓國來說著不是一個好消息。

  • 韓國一定會感到生不如死

韓國只有5000萬人口,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東亞的實力算是比較弱小的。他北方的兄弟和他還不怎麼對付,隨便給他搞點事他都受不了。

不光如此,和東亞大國的經濟合作將會進入冰點,2017年,韓國向東亞大國出口了1400多億美元(約佔當年GDP的9%),進口970億美元,順差400多億美元。假如韓國想加入北約,就別指望掙這筆錢了。

然後,俄羅斯沒事派出軍艦、飛機到韓國周邊領空、領海溜達溜達。

你看整個韓國會不會瘋掉。

  • 日本離得遠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

日本一直有心要回北方四島,要是他向加入北約,這件事就別琢磨了。不光這樣,俄羅斯還得在北方四島增派軍隊進行威懾。沒事派出飛機、軍艦到日本週邊領空、領海溜達,本來這種事俄羅斯就沒少幹,估計以後就會常態化了。。。。

北方受到俄羅斯的威懾,南方就能好?東亞大國的航母會經常出現在日本南部周邊,海上自衛隊和空中自衛隊別休假了。

周邊戰雲密佈,到時候就算日本想加入北約,美國也得拒絕。


所以,日本和韓國根本不會加入北約,就算是想加入美國也不會同意。就算美國同意,其他成員國也得極力反對,各國在北約組織內是為了自保,可不是為了和世界軍事力量前三的兩個國家同時對抗的。如果日本和韓國的原因讓這兩個國家聯合起來和北約硬剛,比當初面對華約的時候可怕多了。誰也不傻,不可能同意韓國和日本加入的。

(北約各成員國領導人開會畫面)


對韓國和日本來說,最好保持現狀。

既然加入北約這麼危險,其實保持現狀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

東亞大國正在恢復歷史應有的位置,美國勢力遲早有一天會退出。那時候,他們還得投向西方的這個強大的鄰居,這是歷史宿命,沒有辦法改變。

但是,在此之前保持和美國的密切關係也是必要的,否則肯定會被美國收拾。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日本經濟規模一度達到了美國的70%,那時候他們開始不服美國了。

然後日本出了本非常著名的書叫做《日本可以說不》,書中表達了對美國的不滿,認為日本已經今非昔比,不需要向美國彎腰。結果,沒過多久就被美國打臉,因為此前簽訂的《廣場協議》開始發威,讓日本經濟遭到沉重打擊,迎來了失去的30年。

(就這本書,剛出來沒多久就被打臉了)

所以,對日本和韓國來說,現在不能得罪周邊任意一個強國,在現有的環境下踏踏實實掙錢把經濟搞好比什麼都有用。


以上!


歷史風暴


首先日本本身而言是想要加入北約的,不過作為日本本身現在是不能夠擁有軍隊,按照二戰以後的憲法條約是不可以加入軍事機構同盟的,但是對於憲法本身,最終解釋權依然是在於日本,後續有很大的可能性加入的,這些並非是“空穴來風”。有些人說因為有美國在,不會允許日本加入的,其實這個則是“不對”的想法!(至於韓國的問題,這裡不加以討論,只單單說日本)

北約是什麼?

分析日本會不會加入北約,我覺得先從北約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說起最好。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簡稱,也可寫作NATO。這裡主要說幾個重要事項:

  • 參與國家有集團防衛,危機管理,協調的安全保障三方面的合作;

  • 俄羅斯不在其中;

  • 和聯合國毫無關係;

  • 行使防衛權時,參加國士兵並非強制,而是以“志願兵”的形式進行支援;

日本和北約

  • 2007年安倍第一次作為日本總理拜訪了北約總部,2014年安倍第二次拜訪北約總部,並進行了演講,與NATO加盟國的28個國家代表交換了一件;第二次拜訪的時候,安倍與各個加盟國達成了合作計劃以及人道主義援助的合意;

  • 2014年6月,北約的代表團訪問日本;

  • 2014年9月4日,北約威爾士首腦會談的時候,邀請了日本參加,日本在分會場參加了此次首腦會談。(日本並非是成員國,依然被邀請,雖然不是在主會場,但是其在北約各國的形象毋庸置疑);

  • 2014年9月26日,日本和北約共同舉行訓練演習,日本海上自衛隊參加。雙方進行通信、戰術等共同訓練;

  • 2015年3月4日~3月10日,日本參加北約舉行的,代號為CMX2015的危機管理演習;

  • 2016年2月18日,日本杉山晉輔外務審議官參加了名為“NATO高級事務協議”的會議。針對安全保障和日本與NATO後續合作方式交換了意見;

  • 2016年7月,日本參加了北約首腦會談,在“阿富汗”問題上發表了意見,稱願意與北約共同合作;

  • 2017年5月31日,日本參加第15次NATO高級事務協議的會議;

  • 2018年6月18日,NATO加盟國會議代表訪日,參加日本河野外事大臣主辦的論壇,對於日本外交、安保、地域等問題發表了意見;

  • 2018年6月29日,北約開設了日本政府代表處,這代表著日本成為北約的“臨時一員”;

從上述的活動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出,日本也向接近北約,而北約也同樣想要吸收日本。所以,就像前文中我提到日本加入北約的問題一樣,無疑是對於條文的解釋而已,換句話說,“最終解釋權在主辦方”!

北約設立日本支部

說到這裡,我們再看一下,日本是否有可能加入北約呢?答案是積極肯定的,無非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現在設立了日本支部,已經是間接的加入,而北約也承認了日本才會設立支部的。有了支部以後,就代表著日本如果有一些軍事問題,北約是可以介入的!

部分文章介紹:

《日本要收取二維碼使用費?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的不可思議:你的常識在日本行不通!》

《談日本人國民性:“忍”並非本意,“嫉妒”與生俱來?!》


日本二三事


日本韓國肯定不會加入北約,雖然兩個國家都有加入北約的意願和現實需求,美國也願意接受,但是如果日本韓國真加入北約,很明顯這是一個具有影響全球政治格局的一個重大舉動。加入北約會不會導致地區分離對峙甚至動亂,會對兩國的政治經濟甚至軍事產生多大的影響,兩國能不能承擔起加入北約產生的後果,對日本韓國來說這都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那麼日本韓國想加入的這個北約是什麼樣的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簡稱北約,是美利堅合眾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從1949年到2016,隨著黑山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成員國擴展至29個。


成立之初,北約的使命是為了和以蘇聯為主的華約抗衡,然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本來隨著華約的解散北約也應該解散的,可是美國主導的北約非但沒有解散反而大舉東擴,想一舉直抵俄羅斯國門。所以說北約是明顯帶有美國政治意願的一個嚴密的準軍事組織。

首先日本韓國加入北約,北約背後的領導國美國應該會同意。因為美國有權利可以在北約任何國家佈置軍事力量。美國做夢都想在韓國部署反導系統,原因是韓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優越,只要在韓國部署反導和預警系統,就可以極大降低我們中國和俄羅斯的導彈對美國的威脅,因為我們中國北方和俄羅斯遠東佈置的導彈只要一點火升空,美國就可以立馬偵查到,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從容佈置以及應對。更別說日本韓國加入北約,更有利於美國籠絡日本韓國把兩國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


其次日本韓國會不會加入北約,其本國加入北約的意願大不大。其實日本韓國兩國在東北亞其實是很沒有安全感的國家,特別是兩國分別臨近我們中國和俄羅斯。想加入北約的心思肯定是有的,先說日本,國際上有個笑話說的就是日本:經濟強國,政治矮子,軍事侏儒。國家的國防力量都不能叫軍隊只能叫自衛隊,雖然這有借雞生蛋的意思,但是這不得不說是日本的一個硬傷,還有韓國雖然其經濟也算強國但是國土面積比日本都還小再加上世敵朝鮮,韓國對自身安全感的擔心可一點都不比日本少。


最後日本韓國會不會加入北約還有一個考慮因素也相當重要,那就是我們中國和俄羅斯的反應。毫不客氣的說,就是這個主要因素制約著日本韓國加入北約,因為這兩個國家完全夠的上份量。一個敢於在軍事上和美國硬扛,核武庫數量和美國相媲美,另一個是敢於在經濟上和美國硬抗,且在軍事力量上展現出追趕美國的姿態,還有兩個國家都是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日本韓國敢不敢在這兩個強國的眼皮子底子加入北約,從而讓美國可以名正言順的把刺刀抵在中俄兩國胸口,目前來看日本韓國是沒有這個膽量的。


CB教育培訓李老師


前提是北約要有實料,提供給他們所需,沒有人會毫無緣由的做什麼決定,政治家是有一定知識基礎的,無利起什麼早,如果加入了,僅僅是向北約交這費那費,誰都不傻

北約,華約,歐盟,都是在世界歷史時期的產物,經年已久,而世界形勢發展充滿不確定性,一些國家聯合組織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未必就就及時調整組織方向,適應發展中的世界形勢,永保自己處於時時領先,不拙於人。

如果北約發展不濟,誰加入了又能怎樣,老百姓土話說得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通俗易懂,日本韓國撐局人哪個能不懂這樣淺顯的道理,況且北約是個保守的不以攻擊為目的組織(事實是已被玩壞,背離了宗旨),小國加入北約又怎樣,根本沒有話語權,只會跟隨好戰的美國搭上本國戰士性命,及致本國政治信譽滑坡而已

我們偉大先驅倡導的又結盟,如今看來是非常正確的,對外突顯正直,保守,因獨立而不威脅誰,與誰交往沒有錯綜複雜的羈絆,對內激發自立更生,奮發圖強,在自我發展中取得需要什,自己有,不求於人,也可擇人而濟,自得其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