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鲁迅的文学作品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相比,谁的贡献比较大?

木兰香丽丽


要三军未到,粮草先行,袁隆平重要;要打击文化汉奸,禁止老鼠抢粮的,鲁迅重要。好在中华优秀,两者俱存。


天高地厚814


没有袁隆平,鲁迅一样活着,没有鲁迅,谁都一样活着

对芸芸众生来说,袁隆平是饭碗里的饭,鲁迅是书本里的碗。吃饭了,偶尔觉得还缺点下饭菜。饿着肚子,哪有心思翻书

鲁迅是不愁饭的,不过是给自顾吃饭的人添堵。袁隆平给芸芸众生加了一碗饭

乞丐有饭碗,皇帝也要吃饭。碗中有青花瓷,青花瓷最初也是盛饭的。盛世的饭碗乱世的饭

哪个重要,那就看你在哪混,混成啥模样

芸芸众生,可以没碗,不能没饭。吃饱了,鉴赏一番青花瓷,接济一下乞丐。从历史中警醒,从饥饿中反省,各有各的滋味

到底哪个重要,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吃饱,吃饱了想干点啥

重要的是,能不能干出点名堂,别整天这么多废话


土命老蚁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鲁迅先生,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大大振兴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鲁迅先生铁骨铮铮,敢向反动势力发起战斗。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先生给中华民族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都是一座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袁隆平先生经过多年的辛苦研究出了杂交水稻给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而且,这科学技术永远存在,永远也用不完。

所以

对这两位伟大的人物,我实在不能分出谁比谁更重要,我认为:这两位伟大专家一样重要!


何继梅


一位大写精神传神!一位丰登物质文明!

传奇引岸的二大时代巨匠,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华近代的文化和发展。

惜文者心音信向,志存高远。精神寄托于时代,奋勇向前,无畏担当。

音福人一生奋进,情系于天下苍桑。饥贫福址,大爱无疆。

二大巨人,福佑中华之伟业,开创历史之进步。

信守如此论,新彰,新彰……


醉语老汤


一个是满足了生存需求,一个是满足了精神需求, 而且是跨时代的,很难说的贡献大,只能说,在各自的领域,他们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1


鲁迅的文学作品,单从文学艺术成就的角度,其实并没有达到世界级的水准。但他是新文化的引引领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可以说, 如果没有鲁迅, 中国的现代小说发展不可能那么快。


此外,抛开文学成就,他的思想, 他对旧社会、旧文化、旧思想的强烈批判,犹如黑暗里的一光,“骂”醒了无数的青年,“少年强则中国强”,那些被鲁迅的思想所影响的少年,很多后来都成了共和国的脊梁。 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迅的贡献是划时代的。


2


袁隆平在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发现了杂交水稻的优势,让“杂交水稻”直接转化为可利用的生产力优势,这在当时我国粮食安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也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截止2012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经为我国增收粮食20亿斤,为我国的粮食稳定、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各自的时代,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跟支柱, 非要拿来比贡献,那就好比缘木求鱼了。


君说新语


没法比较。鲁迅先生时代没有出现“袁隆平”。如果出现了?旧中国的GTP不知要翻多少倍了?GTP强大了,会带动工业国防科技。日本鬼子也不敢再进村了……。旧中国可以没有“杂交水稻”,但不能没有“鲁迅”。那个时代鲁迅的文章就是社会进步的“精神粮食”。旧中国人们可以吃差点,或者吃不饱。但不能没有“精神食粮”。所以没法比较。(首届湖南收藏家刘广文先生撰写于2020年1月10日)


画床


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给我们提供精神大餐的作家;一个是水稻之父,是给我们十四亿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和敬仰!只不过二人从事的领域不同,一个专注的是社会科学,一个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如果非要去比贡献谁大的话,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袁老,因为他的研究成果,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我们每个人一日三餐所离不了的,民以食为天,就是这个道理!


无忧没毛病


这是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巨匠,是新中国革命文学的旗手。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黑暗腐朽,军阀割据,人民苦难不堪的时代。在那黑暗的岁月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救苦救难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鲁迅就是这个革命政党中的一个号手。他用手中的笔,抨击黑暗,歌唱光明。鲁迅的文章,像一把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袁隆平院士是中国现在的一个农业科学家。他在水稻种植的研究中,通过杂交水稻的栽培和选育,研究出了高产量的水稻,为中国人民吃饭的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鲁迅先生的贡献是在文学领域方面的贡献。而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是在粮食方面的贡献。一个是精神上的贡献,一个是物质上的贡献,两者没有可比性。


愛鄉


这个提问有点拧巴。我不是针对题主,而是对同样问题,希望大家还是少提,亦或改掉思考这类问题的习惯。

亦如母亲和妻子掉河里先救谁,山和河哪个重要,不吃饭和不喝水选哪个,南方人能耐还是北方人能耐。这样问题带有无聊“戏谑”(不是指题主),但是在市井文化中,却屡屡出现。比如人活在世,吃穿二字。活着和吃穿有重要关系,却不是全部,这样的逻辑带有误导。还有,男人不烟酒,白来世上走。烟酒是生活插曲(甚至是杂音),却与活着扯上逻辑。某些市井文化的幼稚加戏谑显露无疑。

常有这现象,非要孩子选父母哪个好,若回答都好还不行,必须说出哪个好一点。这不是挑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吗?或者在不宜分等级的地方,强迫分高低等。一场交响乐和一个村子的麦收哪个更重要,这问题就更荒诞了。但类似却常常出现,不绝于耳。

鲁迅的作品和袁隆平的技术,哪个更重要,这问题不成立,或者说这样提问的文化习惯必须改之。在亲人中选哪个重要,学科中选重要,日子选重要,生活选重要,爱也选重要和次之,连法律规则也选了重要与次要(假如)。如此选下去,我们很可能掉进“鸡贼逻辑”陷阱,在任何事物上都尝试等级化,不妥也不成。

再说,对事物选出重要不重要,就那么重要吗?比赛游戏,不可以玩得满世界都是。许多方面游戏当立即止步,要克制。



小林作家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新文化运动作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与发展方向的一个大事件,将永载史册!鲁迅就是这个新文化最闪亮的星之一!没有新文化运动,可能就没有新中国,也就不可能出现袁隆平这样的人!鲁迅闪耀的思想光辉被近现代很多大人物所肯定,比如毛泽东,他的思想穿透历史,波及全国,享誉海外,影响深远,几百年都不会过时!

而袁隆平只不是众多科学家中的一个,他的成就并不具有划时代性,在科学史的地位也一般!鲁迅声誉的传播在过去靠实打实的口碑,被誉为民族之魂,是差点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而袁隆平根本连边都没靠上!袁隆平是网友被无限夸大化了的人物,受益于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不管从历史地位、影响范围还是声誉贡献总体都不如鲁迅!袁隆平只是解决了一点水稻问题,而且种植推广面积就是在南方也并不大,更别说在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广大北方,说他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真是夸大其词了,真正解决了中国人温饱问题的是改革开放与化肥、播种等种植技术的提高!

两者放一起比较,整体上袁隆平肯定不如鲁迅,袁隆平只是解决了一小部分人吃饭的问题,而鲁迅要解决的是整个中国人的问题!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袁隆平的技术或许会被淘汰,然而鲁迅思想不会!随着岁月的推移,历史的进步,显然,鲁迅的贡献会比袁隆平大!袁隆平只是影响一两代人,而鲁迅却会影响几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