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研究生导师跳槽到更好的学校,是跟着导师去另一个大学做项目比较好,还是留在本校换一个导师?

韩圣剑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研究生导师跳槽不常见,目前高校教师依然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想要离职去其他院校比较难,有心的朋友应该在学校人事处网站看到某某老师离职的公示呢!事业单位改革推行后,高校和医院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但是取消编制。我们之前还讨论,以后普通院校不给予优秀老师足够的扶持和政策,很难留住人呢!

小西聊高校教师离职难就是想要说明一件事:导师就算最终跳槽成功,研究生根本无法离开的(学信网注册无法变更),就算是跟着导师去新大学做课题,依然需要回原单位进行答辩。不清楚该导师离开时是否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学生,有课题组的会安排组内其他老师负责,单独一个人的也会委托专业内关系不错的导师帮忙。

作为大学老师,若你是研一、二学生,个人建议变更新导师比较好。研三的话,课题已经没有时间变更,直接完成之前的课题,顺利答辩就好。

为什么不太建议研究生跟导师去新学校做课题呢?

导师去了新单位后,有可能涉及到科研成果归属的问题,比如发表科研论文的第一单位。若你跟导师在新大学做课题,科研论文的第一单位不是你所在院校(学信网注册),就不能作为你符合答辩要求的支撑材料,按规定是无法进行论文送审、参加答辩的呢!反之,导师工作的新单位非第一单位,该导师又无法将这样的科研论文作为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材料。将心比心,去了新单位后没点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导师也无法"玩的转"或"交得了差啊"!

当然,若是和导师协调沟通好科研成果归属,继续之前具有延续性的课题也挺好的。这样的培养方式,类似于"联合培养",只是说第二导师是新单位的原导师。毕竟,平台较好的院校科研条件好不少,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等。

一般来说,遇到导师跳槽的情况,选择权不在学生手中,不变更导师的话,可以选择跨校指导。如不少院校都有聘用其他知名高校的兼职教授(甚至部分是国外知名高校的教授,给予硕士或博士招生指标),采用跨校指导模式培养研究生!

作为研究生,千万不要有"导师离不开我"的心态,去了新院校缺优秀学生之类的。比如,大牛导师被某大学挖走后,新学校会有指定的政策和经费扶持,帮忙其快速组建新的课题组(1-2年内),往往缺的是团队核心成员,如他原团队的某些青年老师(大部分会跟着跳槽),而不是某个研究生。之前不少高校挖人时,谈的都是"打包将课题组一起带走"的条件和待遇呢!之前,西部某985高校一个专业短期被挖走10余个老师,正常教学都无法开展!

若是某个年轻导师,有不错的科研成果和潜力,被更好的大学挖走的话,小西建议你可以硕士毕业后去他新院校的团队读博,也不太合适硕士阶段跟着去做课题。极端情况下,要是他在新单位起步不顺的话,很有可能导致你延期毕业。

小西建议这样的选择权留给导师,他要是真的觉得要让你过去开展课题研究,必须帮你处理协调好科研论文、学位论文、答辩等过程中可能寻在的问题。之前有过不少学生深有体会,自己导师跳槽后也跟着过去做课题,回学校答辩时被几个评委专家"刁难",甚至答辩后不予以表决,要求学位论文修改到位。

因此,小西建议和导师坦诚的聊一次,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沟通清楚后再下决定呢!加油!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当然是跟导师一起到新学校好啊。这里有几个优势如果你跟导师一起走。

首先你的导师去的是更好的学校,你当然也能上升你的学校背景。而且你还可以继续以前的研究,保持学术的连续性。

其次你如果留下,还得找新导师,你正在做的研究如果跟新导师不同还得放弃重新来。而且你半路进入新领地要花多长时间适应,环境是不是友好,都是未知数。

再者你跟原来的导师到新地方,你基本就是元老,新招的学生都得来适应你和老师,老师必定对你也是信任的。

我听说的中途换导师的结局都不是很好,很多也就草草毕业。当然大家的原因也个不相同,但是有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小事就容易在新环境里引起问题,然后要很长时间平复。

当然无论如何都是新环境,只是权衡在新环境开始还在新环境继续,或者看哪哪一方面临的不可控因素更多。

比较一下,还是留下来面临的不确定更多一些,所以我选跟导师去新学校。


总是记不得


我同学调剂到大工读研,现在老师跳槽去北大了,我同学一起去了


滨斌宾


学生没法跟导师去新字校,但一般可以跟原导师读到毕业。如果临近毕业,当然不应换导师。如果入学不久,还是尽量换掉。因为跨校指导有许多问题不好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