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经过爆炒和爆冲,新能源车企又站在新的起点和拐点上,生死机缘可能悬于一线间。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2020年2月,乘联会发布了1月份数据,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4.1万辆,同比下降57.9%。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9年度数据: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这是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业界对这一拐点性现象有不同的解读。《汽车观察》记者通过对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全面梳理和研究发现,新能源车正处在山坡上,处境非常尴尬,进退维艰。为此,我们做出三大预判:


要重新审视先发优势。以往,业内普遍的感觉是,在新能源车市场国内车企抢占了先机,走在了市场前面,尤其在补贴政策的加持下,近10年间获得了高速发展,收获了巨大的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但2019 年在补贴断崖式退坡和整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车企被打回了原形。我们不得不拷问:先发优势究竟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要重新审视竞争格局。在新能源车市场,外资车企或合资车企的确是慢一拍,先是处于观望状态,后在市场渐显眉目时才被迫跟进。但它们拥有强大的造车基础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后发力强劲。直到2019年,它们开始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可以预见,2020年起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将面临着剧烈的结构性调整,将形成自主车企、造车新势力和合资车企的三足格局,并将对本土车企带来巨大冲击。合资车企集体觉醒后,中国汽车品牌该如何直面新的竞争态势?


要重新审视弯道超车。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我们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而在新能源车领域,我们似乎感觉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新赛道,所以业内普遍认为,我们终于可以藉此实现“弯道超车”。但在外资车企或合资车企真正加入战局后,我们才发现,所谓的弯道超车并不像以前臆想的那样。特斯拉2019年已经坐上了全球擂主的宝座,我们的弯道超车还有几分成色?


新能源车市场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起点和拐点上,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认识新能源车市场。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补贴退坡:“红利”渐失


新能源车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振兴、赶超汽车发达国家的重要载体,在发展初期受国家政策倾斜,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随着补贴退坡等政策的调整,市场出现了另一番景象。


补贴政策:从激励到退坡


从2009年出台相关政策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具体看来,这十年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2010年-2012年,新能源车开始示范推广试点,国家出台了一些粗放式补贴政策。2013年-2015年,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进入推广应用以来的第一阶段;2016年 -2017年,新能源车的补贴退坡进入第二阶段;2018年-2019年,新能源车的补贴退坡进入第三阶段。


回顾这十年的补贴政策,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在不断调整完善,退坡的力度逐渐加大,对技术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补贴也越来越精准,政策也越来越成熟,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也将全面退出。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最近市场表现下滑的一个直接原因。


市场:从爆发到苦熬


正是有了政策的刺激,新能源车市也随之起伏,在经历了2014年爆发式增长后,如今开始走向回落。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从《汽车观察》记者整理的近几年新能源车产销数据不难看出,新能源车在2014年经历了一次爆发式增长后进入快速持续增长阶段,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一直持续至今。不得不说,就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而言,在全球范围中打造出了“中国速度”。


在这期间,纯电新能源车与插电式新能源车有3次交叉领跑,这说明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它们都能够适应市场环境。


新能源车市在2018年达到一个增长高峰后,在2019年出现负增长。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这10年来,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不难看出,2019年政府补贴退坡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再加上整体经济下行,车市放缓,最终导致新能源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未来形势更加严峻。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三股力量:竞争再升级


前有新势力轮番登场,后有跨国巨头和合资车企大规模推出新能源车产品,内外忧患中,自主品牌的先发优势将被稀释,新能源车市竞争加剧已然成为定数。


自主车企开天辟地


受到政策支持、资金补贴、购置税减免等利好因素影响,自主车企纷纷在新能源领域率先登场,最早登场的要数比亚迪。


随后,自主车企纷纷推出其首款新能源车型,他们大多数在2014-2015年里集中推出其首款新能源车型,抓住了第一波政策带来的红利。


虽说自主车企最早登场,但先发优势难保,从2019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排名情况也可看出几分端倪。让人忧虑的是,在吃尽政策红利后,在全球市场上,自主新能源车企已不占优势。


新势力轮番登场


政策红利驱动了资本的入场。2014年,小鹏汽车和蔚来前后脚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紧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2015年进场的威马、零跑,以及其他近百家初创车企。 在众多新造车势力中,无一例外的选择了生产新能源车型。


不过,资质难求、资金难求、市场难求,各种问题成了新造车势力的生存难题。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合资车企集体觉醒


随着新势力的轮番登场,合资车企也从“观望派”变成了“行动派”。他们从2013年开始陆续推新能源车,在2019年迎来爆发期,几乎所有主流合资车企都在这一年推出了新能源车,甚至是纯电产品。尤其是在219年下半年,合资车企掀起了新能源车新品投放大战。


随着合资车企推出的车型越来越密集,消费者可选的产品空间越来越大,传统自主新能源车企、新势力、合资新能源车企这三股力量将展开正面碰撞。届时,整个新能源车市的竞争激烈程度毫无疑问将再上升一个数量级,那些过度依靠补贴而忽视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必将面临生死考验。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特斯拉:神一样的存在


在新能源车市场角逐的“三股力量”中,有一家企业不得不说,它就是特斯拉。特斯拉就像一座神一样的存在,让业内各路人马爱恨交加。有人坦然承认它是业内标杆,有人口是心非它什么都不是。但不管你是否心口如一,它始终不缺话题,并一直缠绕在你我的脑海中散不去。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两条路线:孰是孰非


如果将特斯拉的发展路线与国内新能源车企相比,会发现两者的路线有很大不同:特斯拉是先苦熬再爆发,而国内新能源车企则是先爆发后苦熬。前者没有政策红利可吃,得靠自己在市场中匍匐前行,而后者则吃足政策红利,在市场洗礼中先扬后顿。


尽管特斯拉和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发展路线可以不同,但发展没有捷径,最终都得经得住市场的真实考验。


反向运作:颠覆与涅槃


特斯拉在市场运作方面也很反传统,甚至颠覆了传统汽车生态。它与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做法也不同,后者产品定位的逻辑是先走中低端,然后再用尽吃奶之力进行“品牌向上”,沿袭了国内其他行业的企业一贯做法;而前者则是先高端化兼智能网联化,产品敢于突破,并追求用户的极致体验,先对垒高端品牌而立足市场,然后再轻松地“品牌向下”,抢占中端品牌的市场地盘。所以,特斯拉在市场上扮演着颠覆者和自我涅槃者的角色。


国产化:狼真的来了


与此同时,特斯拉国产化也在加速,并将对国内电动车市场产生极大冲击。理想汽车 CEO 李想曾说:“特斯拉已经打到家门口了。”特斯拉在中国建立工厂,让外界对其国产化和商业蓝图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马斯克看来,“特斯拉真正的对手不是其他还在生产线上的新能源汽车,而是各大工厂里的燃油车”。特斯拉这匹“狼”真的来了,必将加速行业成长和洗牌。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后记:真正的市场爆发期尚未到来


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市场所带来的新挑战。新能源动力汽车是汽车的发展方向,成为各界的基本共识。其实,新能源车的规模化发展历史还不到20年,要是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它的市场爆发期远远没有来到。无论走在行业前列的特斯拉,还是上文谈到的“三股力量”,发展潜力都非常巨大。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从销量来看,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576.9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20.6万辆,占比不到4.7%;据公开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9030万辆,其中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约为221万辆,占比约为2.4%。无论中国汽车市场还是全球汽车市场,如果按各国政府的规划,未来传统燃油车逐渐被淘汰,过渡为新能源车,可以想见,未来新能源车的市场潜力有多大。


从产品普适性来看,现在新能源车消费由观望转为普遍性接受,有数据显示,在国内的非限牌区域,新能源车购买力已超过50%。同时,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车综合成本的降低还有巨大的潜力,加上相关服务更趋便利性,当新能源车发展到与传统燃油车可以直接比对时,其普及性将获得质的飞跃。


另外,新能源车的发展必然回归到市场本质,就如同现在的传统燃油车一样,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也就是说,新能源车发展将由过度依赖政策驱动增长转向适应市场驱动发展。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机遇也非常大。

因此,尽管目前新能源车的发展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挑战,但其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汽车观察》七大预测一一被应验

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许多沟沟壑壑。《汽车观察》作为汽车业权威媒体,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一起成长,并一路观察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在此过程中精准地做过一些前瞻性的市场预测。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预测一:新能源车考验政府转型成效


《汽车观察》2014年6月文章《新能源车考验政府转型成效》指出,政府要破除多头管理,政策法规要适当超前,尤其应加大投入共性研究,解决新能源车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否则,本指望弯道超车,但当国外的一项项技术被突破时,我们发现自己又被抛在了后面。


【超前指数:5年】


2019年,技术基础雄厚的合资/外资车企纷纷推出新能源车,立马对缺乏关键技术的国内车企形成强大挑战,以前自认为的先发优势和弯道超车有待重新评估。


预测二:新能源公交车将成主力


《汽车观察》2015年5月文章《新能源公交趋势向好》认为,城市公交将向新能源客车发展方向倾斜。


【超前指数:3年】


2016年,在新能源客车的销量中,大客车中城市公交占比为61%,中客车中城市公交占比为91%,轻客中城市公交占比为21%;而到了2018年,三个占比分别上升到93%、94%、83%,新能源客车成为城市公交的主力需求。


预测三:合资车企将伺机发力


《汽车观察》2015年12月文章《风口上的电动车》认为,在新能源车市场,合资车企和外资车企不会一直观望,当市场形势开始明朗时就会行动起来,直接参与竞争。


【超前指数:4年】


2019年,合资车企和外资车企从“观望派”变成了“行动派”,几乎都推出了新能源车,尤其下半年掀起了新能源车新品集中投放大战,2020年将直接与自主车企进行市场对垒。


预测四:混动车会热销


《汽车观察》2016年1月文章《混动:撑起另一片蓝天?》认为,尽管国家支持的主流技术路线是纯电动,但混动由于有比较好的经济性,会迎来热销。


【超前指数:2年】


2016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只有9.8万辆,同比增长17.1%;而到了2018年,销量完成27.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18%。


预测五:电池业将洗牌


《汽车观察》2016年8月文章《动力电池上演马太效应》认为,电池行业将进入优胜劣汰的发展阶段。


【超前指数:1年】


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由2015年的155家下降到100家左右,2019年只剩79家。动力电池行业进入了洗牌阶段。


预测六:新能源车销量超100万辆


《汽车观察》2018年2月文章《2018年超100万辆》预测,当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年销量超过100万辆。


【超前指数:10个月】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过100万辆大关,达到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


预测七 新能源车市场将下滑


《汽车观察》2019年1月文章《新能源车挺进深水区》大胆预测,新能源车市场会下滑。


【超前指数:6个月】


2019年7月,新能源汽车完成销量8万辆,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4.7%;全年销售120.6万辆,同比下降4.0%。


欲阅读本文详细内容,敬请翻阅《汽车观察》杂志2020年2月刊“封面故事”。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END-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山坡上的新能源车


点击“在看”,与世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