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北宋如果取得幽云十六洲,能改变被金朝灭亡的命运吗?

历史爱好者小何


如果真能成功夺取幽云十六州,说不定真的能避免北宋灭亡,有几点原因

一 有天险可守,有幽云十六州之后,北宋的边境线就可以向北推进,不至于,让汴京处于金朝的骑兵的的攻击范围内

二 可以修筑长城,抵挡金兵

三 让中原彻底和金朝分开,中原的先进技术不能传过去


小民学历史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4]。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5],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6]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7],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但宋朝的“重文轻武和“冗官冗军”极大的限制了宋朝的武力值。 一、重文轻武

由于宋太祖本人是武将造反登基,所以告诫后世子孙防范武将。

宋朝始终以来文臣压制武将,不停地调换军队主帅,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为了防止部下夺权,北宋设置了许多官员分权,往往一个职位养着多个官员。

北宋的名将狄青战功显赫,却被排挤出朝廷,连欧阳修、文彦博这样的名士也进谗言,可见北宋对武将防范程度之深。

二、冗官冗军

北宋时期的官员对比唐朝的情况,感慨地说“今地不广于前,而官僚数倍于唐”。

军队上也是如此,军队数量庞大,但招纳的都是流民、罪犯,军队战斗力低。

宋太宗时期,北宋全国登基在册的兵丁约有140多万,但对外战争基本上是一败涂地。

到了宋徽宗时,宋朝名义上还有百万大军,但吃空饷的现状已经非常普遍。

金国灭辽时,北宋真正到达前线的部队只有10来万人,其余所部都是虚数。 仅仅参照以上两点,即使北宋取得幽云十六州,也改变不了被灭亡的局面。




嘉乐宝公子


北宋如果取得了幽云十六洲,还是改变不了被金朝灭亡的命运。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北宋军队的衰弱

北宋末年,外有与西夏和辽国的战争损耗了大量军队;内有梁山宋江和江南方腊的不断进攻,使得北宋的综合国力不断下降。

战争前,都城汴京号称有八十万禁军,加上边境的边军,北宋军队应该在一百万以上。但先是童贯与西夏的战争葬送了西军的精锐。后来又因为和金国签订了盟约,相约进攻辽国,在白沟河一战童贯率领的二十五万大军被辽国四万哀兵击溃,损失惨重。

在征讨宋江和方腊时大量禁军又损失殆尽,在金国进宫前北宋大批量的正规军人消亡,使得面对金国的进攻一触即溃。

二是金国军事实力的强大

金国女真族崛起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女真人军队战力及其惊人,加上收服了大量的东北各族仆从军,军队人数也数量庞大,弥补了本族人数不多的缺陷。

三是北宋朝廷的腐败

灭亡辽国后北宋朝廷为了梦寐以求的幽云十六洲,花费百万贯钱从金国手中买下了辽国南京析津城并改名为燕京,但金国还是牢牢的把持着周边的战略要地。北宋朝廷还单纯的幻想着金国遵守盟约,并希望通过把以前给辽国的岁币给金国来保持边境的安宁,完全不做军备来防止金国。

结语

这样的北宋能挡住如狼似虎的金国吗?


六等三侯


应该不能,北宋的军事力量薄弱是有历史原因的。

晚唐五代藩镇割据之祸

唐玄宗曾将大唐带到盛世巅峰,又连续用人失察,在安史叛军攻打潼关时逼迫哥舒翰出战。为了对抗世家而设置的节度使制度,更是遗祸几百年。宋初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强化禁军,削弱地方军力,为了防备禁军又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这一政策让北宋政权得到稳固,但军队战斗力难免受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版图较之于唐代大幅缩小

幽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中,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还有个西夏,大理独立,这一点还要感谢元朝,否则连云南都不是我们的,越南独立。北宋既无天险可守,又无良马可用。


北宋版图


澶渊之盟为北宋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历来以抢夺农耕文明为生,辽在澶渊之盟后,一方面有一片可以种植定居的土地,一方面有了北宋的岁贡,两国之间再无大战,北宋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辽国在幽云十六州设置南院大王管辖,萧峰曾担任这一职务。


澶渊之盟为宋辽带来了和平发展的机会


联金灭辽后,稳固的局面被打破

宋辽之间维持的政治平衡在辽国灭亡后不复存在,金国作为新崛起的民族,一穷二白,自然要抢夺一番,宋徽宗在这一问题上连连失策,出尔反尔,导致金国失去了与宋朝谈判的耐心,宋朝在军事上又无法取胜,最终酿成靖康之耻。


镇江北固楼,南宋与金国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一朝,不乏明君名臣,却始终未能收复失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游牧民族政权在经历了南北朝隋唐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积累和学习了统治经验,辽金西夏都不再是匈奴那种掠夺式的乌合之众了。


怀念夏天


幽云十六州只是一个特别小的客观原因,当时北宋,已经灯枯油尽了,自身已经变质,不堪一击,且整个宋朝重文轻武,书生在盛世出文学,乱世,只能出馊主意,当时的金朝蓄积已久,且以武力建国,说白了,金朝就像超级伏地魔,北宋就是小萌新


慧会很幸福


幽云十六洲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北宋真据有这战略要点,应该不会被金灭亡。

1:北宋首都汴梁位于中原腹地,没有天险可守,金军很容易长驱直入,利于骑兵作战。

2:北宋若派一大将镇守幽云十六洲,金军不可能简单地进出,北宋对于第一次金军围京城,取得了保卫成功,说明有能力抗击金军。

3:北宋当时经济实力还比较强,确实存在腐败现象,但不致于亡国,还有精兵强将,如保卫京师的李纲、宗泽等。金军人数不多,没有占领中原的野心,只想抢劫一下,如果有天险拼命抵抗,金军不会攻占汴梁。


尝古研今


长城是可以阻挡外族敌对势力的侵略。但是真的能永远挡住游牧民族的进攻吗?

不修内政,君昏臣庸。就算有几个忠直敢战的能臣,还不能重用。要不就是处处提防。

避过初一也避不过十五。只有自己强大。君臣一心,国力才能强盛。而不应该是只靠城墙的高与厚。失败往往源于内部。


域城居地产张伟


只能等有可能,但是希望不大


糖醋不是鱼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对于北宋究竟有怎样的重要性呢?

幽云十六州又叫燕云十六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天津地区,还包括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境内有太行山脉,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带。整个幽云十六州内有较多的海拔较高的山脉和盆地,幽云十六州对于北宋来说,就相当于是一个屏障,而一直以来保护着中原王朝的长城的重要关口:雁门关、平型关、紫荆关等就在这块地区之中。北方的辽朝、后金等政权侵袭北宋时,北宋无险可守、不得不和擅长骑兵作战的北方游牧名族政权在平原上作战,而这啥啥是北宋军队的弱势。

个人感觉,如若北宋未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朝,金朝想要灭掉宋,估计是不可能的事情,地理位置的极度恶劣,能很好的帮助北宋繁衍富强,也能很好的帮助北宋士卒抵御金朝的进攻。




灥靐飍羴麤龘


北宋如果取得战略要塞重地幽云十六州,至少有了一定军事实力和天然地理屏障,即使不能改变被金国灭亡的命运,但至少能延缓被金国灭亡的时间,可以凭借要塞多抵挡金国几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