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第一次自己动手写SCI的时候,我的好基友老谈就已经修炼成功了模块化写作大法,作为一个发表过PNAS的大神,我对他的方法是好不怀疑的。于是我就在这门武功的庇佑下,开始了SCI的初体验。要说模块化的本质,便是将写作内容拆解,从段落分解到句子,就像在新东方学托福背作文句套来应对写作,有一种类似搭积木的体验。

一般SCI期刊里的Article正文均会分成几个部分:Title、Introduction/Background、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和Discussion,Reference,有的期刊还要Conclusion。这与中国古代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特点就是每个段落都有固定格式。

因而,只要掌握每个模块的具体写作方法,写文章就会如同搭积木般简易欢快。那么究竟SCI模板化的写作方式如何操作呢?下文自会娓娓道来。


题目(Title)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标题(Title)作为论文最精粹的概括,是连接文章与读者(尤其是审稿人)的桥梁,自然不可小觑。

所以拟定题目时应力求简明扼要,且准确完整地概括出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信息,即通过题目就能提炼出文章的科学假设。

通常一篇研究性论文题目往往蕴含着这四个要素:疾病、表型、分子和机制。其基本框架是:“主变量”调节“表型”在“疾病”中,经由“机制”,即A regulates B in C via D。

虽然也不乏五要素、甚至六要素的题目(增加了功能和模型),但题目四要素才是文章最常规、最合理的一种题目结构,既能把文章的核心信息说清楚,又具备层次感。

当然,这四要素也可以进行简化,如果文章中缺乏机制研究,那么就可少一个要素。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摘要(Abstract)

摘要,通俗来讲,就是一篇论文的“太长不看”版本。它作为论文的精简浓缩版,其所介绍的就是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可让让匆匆一瞥的读者对文章内容有着大致的了解。

所以摘要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论文标题。而摘要具有独立且完整的结构体系,包括背景介绍、核心分子、研究内容和结论意义,符合常规文章的写作规律——“起、承、转、合”。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此外,写摘要时,要确保结论与成果准确匹配;表述时尽量用陈述句,避免过度解度、晦涩用词和冗余语句;使用缩写时要先写全称,括号中注明缩写,尽管有些全称很占篇幅,但却是不能省的,除非是约定俗成的缩写用法。

总的来说,写摘要就是洗净铅华,把最精炼的部分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产生继续阅读文章的动力。


前言(Introduction)

文献的最开始部分,起着引导或破题与承题的作用,其包含的信息有科学问题的由来(历史)、研究进展(现状)以及引申出作者的研究动机,着实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在介绍研究领域的大背景时,可涵盖疾病的严重程度,临床治疗难度,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细化研究领域介绍时,可总结出研究对象与疾病的关系,包括已知和未知关系,未知部分则为本研究的原因。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介绍分子或概念时要基于前人的工作基础,并说明本研究与他人工作的不同,指出其他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最后总结性地提出,本研究对其他研究有什么帮助,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把读者的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引出下文。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材料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M&M)

这部分就是实验报告,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介绍实验对象和实验资料,如试剂和动物模型等,2)写清楚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如试剂的剂量、处理时间、操作手法等。

文章表述时以结果论述时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必须用过去时态;可依据需要,插入图、表和公式。实验涉及动物,请附上动物伦理;涉及人类标本,请附上知情同意书和伦理相关材料。

讲真,这部分除了你的同行不太有人会看,但是一旦试验方法被发现有错误,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新方法的描述要足够细致,确保其可重复性,以免成为下一个小保方晴子。


结果(Result)

结果——论文的核心内容,是主要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需要通过严密的论证逻辑来凸显学术价值。

此部分的模块化写作,包括三部分:构思故事梗概,针对每个实验结果分别描述,把每个实验结果组装成段落。撰写时,仍是采用过去时态,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千万不能弄虚作假。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讨论(Disscussion)

Discussion作为科学论文的精髓部分,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研究程度)和广度(多角度解析实验结果)的,因而也是科学论文中最难写的一部分,通常写得好才能画龙点睛,否则就只能画蛇添足了。

总的来说,就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评论的基础上,对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提炼,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A、重申本研究的成果,探讨文章所得结果与科学假说是否相符合及其原因,并择重要问题深入讨论;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B、多角度(如实验设计、理论原理或分析方法等)分析研究结果的优劣,以及与其它研究的差异性。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C、突出文章亮点与新意,强调创新性,比如临床研究的新意在于新疗法,新诊断,新观察;基础研究的新意则在于新方法,新发现和新理论(假设);

D、指出文章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再次强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伏笔;

E、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这部分作为文章的点睛之笔,需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即不要提出特别宏伟的计划,同时也不要过分强调研究的影响力。

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历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

这部分毫无疑问是论文写作时经常忽视的一块内容,但它却是论文价值的辅助判断指标,通过例举他人的研究成果,提供可查阅的原始资料。

一般可利用Endnote或NoteExpress来边写边插入,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参考文献一定要新,一定要有权威性,一定要是正规的。当然能引用所投目标杂志的文献是再好不过的了。


致谢(Acknowledgement)

致谢作为论文的最终章,可对一些给予课题研究帮助、但贡献不足以写到作者中的成员(如试剂和课题思路的提供者)以及基金资助(标清楚资助项目号)表示感谢,可以说是个攒人品的过程。

如此下来,只需再对文章的语法、词组搭配进行核实与润色,以及针对所投期刊对文章格式进行调整,一篇地道的SCI论文就新鲜出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