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日夜奋战,他们是疫情防控线上的“数据大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每天都在刷屏每日疫情通报,新增病例数、新增治愈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密切接触者数、医学观察数……一串串数字的背后,靠的是所有疫情信息人员过硬的专业素养、责任担当和夜以继日的坚守。

每日的疫情数据牵动着人们的心

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意味着什么样的付出?

阜沙抗疫先锋|日夜奋战,他们是疫情防控线上的“数据大脑”

记者来到阜沙镇社卫中心,从外面看,这里一切平静。但是,当你走进去会发现,这里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重要阵地——疫情防控数据处理中心。一间小小的办公室,三台电脑屏幕不断滚动刷新数据,电脑前的每一个人都专注地工作,甚至只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

这里,汇集了关于阜沙各类疫情数据,来自省、市研判的数据、村居排查、关卡口(高速路口、各村居路口)的数据、公安、交通等部门提供的大数据、各部门收集的数据。他们全天候收集、汇总、分析、上报疫情信息,为疫情研判、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学依据。

别看他们年轻,他们可都是本次阜沙镇疫情防控数据枢纽的中坚力量。

每天早上8-9点收集各类疫情数据,马上加工处理并在上午12点前汇总提交。有时还在紧急落实上一个排查指令,下一个任务便接踵而至,合理安排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工作从来没有延迟过。

阜沙抗疫先锋|日夜奋战,他们是疫情防控线上的“数据大脑”

“统计过最详细的数据,长度超过横着排的3张A4纸。”

每天辖区内有疫情发生地旅居史(途经)或接触史人员信息都要更新一次,他们的身体状况、活动轨迹等数据信息都要登记备案、加工处理、汇总。”作为防疫数据“大管家”,冼少燕对每天统计的数据牢记于心。“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唯有尽职尽责才能不负党组织的信任,才能让群众更安全地生活。疫情不退,我坚守到底!”

阜沙抗疫先锋|日夜奋战,他们是疫情防控线上的“数据大脑”

数据就是战场,提前一分钟分析完数据,就能为战“疫”前线提供一份技术支持。

“每天都会新增几十个名单需要核查”,即便如此,他们为了做到疫情数据的及时准确,时刻守在电脑屏幕前,关注着不断跳动的数据,不敢有一分一秒的懈怠,生怕疏漏一人。

阜沙抗疫先锋|日夜奋战,他们是疫情防控线上的“数据大脑”

一天要接打100多个电话,随时处于上紧发条的状态。

实时跟踪监测疫情变化形势和防控工作动态,审核每一个信息数据,定时分析疫情特征。每天除了各个时段各类常规数据统计外,每天还要调配“13+N”个三人小组开展排查的信息指令和回收加工、政策宣传解释等工作。

外部环境越松,我们的压力越大。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外地来阜返阜人员增多,人员流动性增大,存在潜在风险倍增,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形势更加复杂。

“随着复工复产人流量增大,防控面临的压力形势更复杂,现在我们需要管控的人员不断增加。”张文毅说道,“部分返岗员工开工心切,不配合工作,不停打电话过来询问,我们都会一一耐心向他们解释。”

疫情数据是冰冷的,可数据背后的故事是温暖的。

连续奋战40多天来,他们没有增援,没有轮岗,只有默默地付出。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

为了用最新的数据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张文毅、冼少燕、陈迪生这三位同事每天都要工作直至深夜甚至凌晨。哪怕头天工作再晚,第二天也如期出现在办公室。疫情以来,他们未休息过一天。

如果说冲锋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最美逆行者

那么这支疫情信息团队

就是这场抗“疫”战中的幕后英雄

他们是坚守在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的“幕后英雄”

才让这场战“疫”变得更有温度

让抗击疫情变得更有底气和希望


素材来源:阜沙镇疫情防控指挥部、阜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