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知多少

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孃家,禮物帶雙數。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知多少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孃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而作為吳文化傳承地的常州,在過年的時候也有它特有的一套風俗習慣:“張丈母孃”。大年初三,女婿看望老丈人,嫁出去的閨女回孃家,這個日子就是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的日子。民間一直就有這個習俗,每到大年初三日,路上有很多女兒帶著女婿回孃家探望老人、拜年。

一般除了菸酒等一些傳統禮品外,新女婿送禮的分量比老女婿要重。丈母孃只會象徵性地“收”下部分禮品,會對女婿說,心意我領了,這是請你帶回去算我請親家母吃的。同時也會附加一些自己的禮品回贈。這種禮俗現在也還流行。

1、安睡遲起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知多少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

2、燒門神紙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3、老鼠娶親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知多少


4、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5、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6、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1、東北 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裡掃,這表示聚財的意思。

2、山東 初三初四回孃家

“過完年,回孃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孃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孃家”。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量一定要是雙數的,女方父母家裡也會準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知多少


3、甘肅 送灶神

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知多少


4、江浙 接迎灶神 開井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5、閩南 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畲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孃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使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