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儿子上初中三年级,不想上学了,怎么办?

探钓者老袁


如果孩子上了初三了,突然不想上学了,作为父母的肯定是焦虑不安了,因为初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见,有的还是叛逆期,如果父母和老师关心不够,处理这种关系不当,就会演变出父母不愿意看到的场面。初三学生不想上学了,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只有找出学生不想上学了根源所在,就容易找出对策出来了。



首先,现在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在学校里老师不断的要求学生升学,在这么多科里,科任老师也有自己的要求,总是想学生认真,刻苦学习,在成绩方面不断的要求高分,在家里,父母也要求学生最好考上某某重点高中,最不济也要考上自己想去的高中,学生面对这种压力,如果学生心里脆弱承受能力不够强大,就会感觉郁闷,心里波动大,有时想好好学有时又想放弃,如果碰到某次考试成绩理想,自己就失落,感觉升学无望,想逃离这个环境,这个环境让学生恐怖让他找不到自己。所以家长了解了问题所以,要多花时间和孩子沟通,多和孩子互动,加强亲子活动,增强孩子信心,心理老师给孩子心里进行干预辅导,让孩子在最困难时,得到希望。走出困境。争取在中考取得胜利。


第二,可能学生基础比较差,每次考试都是成绩不如人意,他付出了努力,也尽力了,都不能提高分数,而其他同学都成绩有进步了,他就感觉自己是即使再读书,也不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可能会出去打工,或者去读职中了,所以就不想再浪费时间再学校了想早日出来,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家长就要多留意孩子在成绩方面是否太差,要明白孩子的真实想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鼓励孩子,即使考不上高中,也可以去读职校,学一门技术,也可以在以后人生上有一番作为的,但前提要孩子明白,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才有机会去深造其他的工作。人生才最完美。

第三,我想提醒家长,如果学生本来读书一直都是好好的,平平安安的,突然说不再去上学了,可能是不是他最近和其他不爱学习同学或者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打游戏,和他们称兄道弟。有的学生就是因为这个沉迷游戏,或者出于哥们义气想去闯荡江湖的,他们已经迷失了方向,没有了自我,什么都听别人的,所以读读书就失去了兴趣,一去不回头了,当时什么人说都不信的。如果是这种情况不想去上学了,家长就要留意了,不能随便让孩子辍学,以免他们走上歪路。就要使用家长权利,带点强迫性,要让他读完初中毕业。完成学业。不能什么都听孩子的。



最后,学生突然提出不上学读书了,特别要警惕了,有可能是学生在学校里碰到了自己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网上说的沸沸扬扬的校园暴力,是否遇到了校园欺凌。有的学生被欺凌了,被威胁了,被恐吓不敢告诉老师,家长。家长就错认为是学生原因,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被凌辱了,担惊受怕,所以害怕上学宁愿选择不上学来解决问题,也不愿意告诉老师和家长,因为在他心里是可耻的,让人耻笑的事,他不能反抗,只能通过选择逃避来脱离这个让他痛苦,让他害怕,让他颤抖的环境。所以家长和老师就要耐心的帮助,询问他,让他感受到他不是孤单一个人的。他周围还是好人多,都愿意帮助他的人,得到他的信任,重新树立信心,重新走进教室学习。



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出了原因,家长和老师针对原因找出方法来,尽量让学生完成学业。


云10657


初三还有80多天,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不愿意去学校,这个问题真是让家长和老师都头疼啊!

我们班现在也有一个女孩,成绩在班里是前几名,全校也就是在40名左右,很有希望考上我们省的重点高中。但是孩子也是不愿意来学校,我们做过家访,孩子只是哭,说不愿意离开爸爸妈妈,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也只是表面原因。

初三的学生因为中考的压力,每年都有一些孩子在考前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到校。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经过和老师家长的交流之后,都可以克服这一困难,顺利参加中考。而克服这一困难,需要学生自己顽强的毅力,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陪伴。

在学生自己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

1、明确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一个分数,他更是使自己不断成长的重要途径。学习不是很功利的,体验学习的乐趣可以减轻学习的压力。

2、对于中考,不要定过高的目标。因为目标过高,期望就会过大。而当自己意识到这种目标无法实现时,就很有可能因为畏难情绪而退学。

在家长和老师这方面,孩子既然已经不能正常的到校学习,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疏导孩子的情绪,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多一些理解和陪伴,多一些支持和帮助。

总之,中考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察,他不仅仅是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在考察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努力的学习,积极的备战中考,经受的住中考前80多天的考验,就已经迈出了走向中考成功的重要一步。


说怿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的,在初三这个学期,会有太多的意外发生,有以前不想学的学生突然想学了,有平时一些乖乖生突然叛逆了,有一些平时认真但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突然放弃学习,自暴自弃了。



初三…是一个有太多意外的一个学年。





这里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初三会有这么多意外,静下心来,我们发现,初中三年过的很快,很快。初一在从小学升上来的适应中迷迷糊糊度过了,初二在父母的压力和唠叨中度过了,此时孩子心里已经累积了太多的话,太多的委屈没有发泄…

终于,到了初三了,他们看起来更想一个小大人了,他们更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发现以前的方式好像已经不足以面对此时的他们,他们开始叛逆,开始被各种诱惑迷的神魂颠倒——好同学的得意洋洋,坏同学的甜言蜜语,开始喜欢什么话都不和你说,宁愿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也不愿意在家多呆一会。

其实,我们细细分析看来,其实这是他们要表现自己存在的一些方式,这是他们向我们表达自己独立个性的方式,只不过我们习惯了强势,所以不会去和他们坐下来平等交流,这样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

孩子不想上学了,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他们一时冲动还是经过仔细思考的,如果是一时冲动,那我们一定得管住自己的嘴和手,静下心来和他们平等交流,给他们分析现在如果不上学,他们能做什么?他们有没有想过接下来真不上学了该怎么办?给他们分析接下来的厉害程度。

如果孩子是经过仔细思考过后的,那我们一定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们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想法对不对,可不可行?如果可以,我们完全可以支持他们,不一定一定要走读书这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的兴趣才是他最大的动力。当然,如果不可行,那我们一定要帮他们转过来,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也是一个选择。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以我们家长的身份去强制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走,有时候放手让孩子去发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后,我想说一句,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点指导就好了,让他们去开出自己的灿烂的人生之花。


努力奔跑的小菜鸟


菲凡说,此刻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不想上学的心思,我想,很多人都有过,且不止有一次吧。

可是,能够有勇气跟家长说出来的,能有几个呢?所以,我认为,首先要夸夸孩子的勇气。

但是,能就这样由着他吗?显然不能。都初中了,成绩还不错,只是突然不想上的,还是有回转的余地的。

第一步,问清楚情况。

得了解清楚孩子不想上学的真实原因。而不是,孩子说,我不想上了,你就以为他真的只是不想上了,而没有其他的原因。

这个背后的原因,不知道家长是否能够问出来。因为,很多家长都很直接,而且会带有命令式的口吻,让孩子告诉自己。可是,往往这样的方式会适得其反。

所以,如果要问到真正的原因,首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而不是一味的逼迫孩子,试图让孩子跟从自己的思路来。

第二步,试试不一样的劝说方法。

问到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之后,请不要长篇大论讲道理,或者是用武力逼迫孩子。可以试试不一样的劝说方法。

比如,带孩子去工地上做一天的工。比如,带孩子去餐厅刷一天的盘子。比如,带孩子去商场帮助别人卖一天的东西。总之,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工作的不容易和辛苦的地方,可以带孩子去体验一下。

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能认真学习,那么将来的选择会更多。如果就此不上学了,那么选择的余地就少了。

孩子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体会到工作的辛苦之后,我想会更容易被父母劝服去上学的。

当然,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具体的操作,还要看孩子具体是什么情况。

我是菲凡,你们有更好的方法吗?


菲凡说


非常时期,非常办法。中考前,孩子压力山大,产生厌学情绪,要找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对症下药。原因无非以下四种:

一是家长目标不切实际。这种情况,家长要调整目标,降低要求,中等成绩就要定中等成绩的目标,不要不切实际要求孩子冲刺名校。目标要让孩子跳一跳可以达到,不要叨叨念念重点高中什么的,让孩子自己确定目标,达到目标,就是成功。

二是在学校师生或者跟同学关系紧张。这种情况,要了解情况,多跟班主任沟通交流,取得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一点上,家长和班主任的目标是一致的,容易形成合力。疏导存在矛盾的关系,一时疏通不好,隔离都可以,就是座位调整远离一些,毕竟时间不是很长。如果是跟某个学科老师有隔阂,直接跟该老师沟通,老师是会配合的。

三是高压下的心理问题。可以寻求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在班主任、心理老师的疏导下,孩子会走出来的。

四是情感问题,早恋又被分手了。这种情况,要明确告诉孩子,初中生不是恋爱季,还不够资格恋爱,父母要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自己走进了死胡同。明白了,也就可以走出来了。

四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以为学习太辛苦,干别的不辛苦,这种情况,直接带到工地从事干几天重体力劳动,一周不要,就乖乖地要求去上课了。

总之,遇到这种情况,要做到“软硬兼施”,父母可分别饰演不同角色,不可一味哀求,也不可一味强硬,把握尺度,看准时机。只要用心,一定能化解这场中考危机。

最后,祝你顺利解决好这个问题,祝孩子早日返回学校,顺利完成中考!


当代师说


临近中考,正是中考生们冲刺阶段,这名男孩却不愿意上学了。这件事确实让家长和老师着急。据经验断定这孩子的心里一定有承受不了的事情了。家长想办法了解情况,找到根源,尽力解决。

我辅导中考多年,接触过各种类型的中考生,根据这位家长提供的信息,我分析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孩子成绩中等,考进理想高中愿望迫切,学习压力一定很大,初中孩子心里承受能力有限,而产生的挫败感和无力感,最终产生放弃的念头。

解决办法:找老师帮忙,老师对他的肯定,让他找回自信,从新燃起希望的火焰。有了自信,还需要有实力,家长找老师一对一补课,针对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的弱点进行补习,进度快、效果好,引导他逐渐克服畏难情绪。知识点熟练掌握后,马上挑选本地历年中考真题来做,训练解题思路、解题速度、解题步骤的书写、将错题反复多几遍,直到真正掌握为止。家长千万别给孩子施加压力,只要孩子尽力,不留遗憾就好。

二.孩子很听话,说明他很内向并且老实乖巧,突然不愿上学,是否有校园霸凌事件发生。

解决办法:老实孩子若是受欺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只能以逃避的方式解决问题;家长一定要挺身而出做孩子的保护伞,上学、放学接送孩子。告诉孩子一个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三.假如出现早恋等其他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长需要把握一个宗旨,就是耐心应对,使孩子放下包袱,眼下只有中考才是大事儿,其他的任何事儿都不是事儿。

最后,祝孩子充满自信迎接中考,拥抱美好的未来!


郁满芳华


解铃还须系铃人,不想上学,必须得找出原因才行。

原因在哪里呢?无非这里方面,学习压力,家庭原因,学校原因,感情问题,性格使然。



学习中等,中考临近,压力肯定是很大的,孩子可能心里也想冲上去,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回避。这种情况反而好办,好好劝导,不要给他太高期望,减少他的压力就好了。

另外,父母过度干涉,或者不闻不问,对孩子心理影响特别大,需要维持家庭和睦,跟孩子多多交流,多关心。学校同学孤立,甚至校园欺凌,或者老师忽略,照顾不足,等等学校因素也有可能,这时候需要老师多帮忙照顾了。

还有可能是感情问题,与朋友感情出了状况,不愿意再看到,或者早恋,情绪影响太大,这些都要去开导。

另外孩子性格问题,如果孩子过于内向,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家庭学校的关爱了,希望他早日走出心理障碍。



还有,你的孩子不是说不想学习,而是不愿去学校,也可以和学校打好商量,在家里复习,迎接中考也可以。

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马上中考了,也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好学校。


七月小雨夹雪


孩子不想上学这是典型的厌学行为,而这样的行为背后也必然有相应的厌学心理,孩子的内心出了一些问题,他自己不知道如何解决,所以就选择用厌学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所以厌学行为只是孩子用以解决自身问题的一种方式,家长想要解决孩子的厌学行为,还是要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问题,纠正厌学心理。



单纯从现实来看,孩子面对的是中考,中考虽然没有高考那么重要,但也关系到孩子能否上重点高中,也还是挺重要的,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压力的,再加上孩子的成绩中等,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难免会觉得恐惧,害怕,甚至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害怕考砸了被父母老师批评,于是就想逃避,不想去上学了。



当然成绩只是孩子一方面的问题,而这也仅仅只是家长和老师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孩子也许还有别的心事,譬如和同学闹矛盾,被同学欺负,或者有早恋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只不过孩子把这些心事藏在自己的心里,不愿告诉父母和老师,于是做父母的也只能干着急,而帮不上孩子任何忙。



所以作为父母还是要耐心一点,不要因为孩子厌学就指责打骂孩子,这样只能让孩子更加封闭,更加厌学。父母要控制住自己急躁情绪,理性面对孩子厌学的问题,通过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再对症下药,改善孩子的厌学行为,帮助孩子平稳的度过中考这一重要的考试。


心立方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作为家长一定不能让孩子辍学,其次,做法如下:

1.加强沟通,积极引导。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敏感时期,可能孩子是在学校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因此产生了这个想法。

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在闲暇之余多和孩子沟通,去询问为什么他会这么做,找到他厌学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和老师共同来迅速的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走出低谷期。



2.增强信心,走出压力。

孩子处在中考的浪潮,您现在应该加大对孩子的鼓励,引导孩子走出心理压力,多陪陪孩子,不要给孩子学习太大的压力。

可以 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奖励,给以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


3.认识学习,合理规划。

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都需要学习。应当让孩子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尽可能的消除辍学这个不合理的想法,在中考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学有方法,考有技巧,优学优考策略致力于将学与考的最优结合。更多原创学法类文章,欢迎在公众号 优学优考策略 中阅读。如有其他问题,微信找到 “优学优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为好友,有问必回。


优学优考策略


①要求学生交生活费。既然不是学生了,那就不能白吃白喝,只管住,不管饭,让他自己去找工作,当然家长要在背后注意着,去哪里应聘就给哪里打招呼,一般地方也不敢收才15岁的孩子,碰壁以后,再去讲道理,一般效果都是不错的。

②到工地去体验生活。学生不愿意上学,大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让他去工地上磨练一段时间,知道赚钱不易,不读书的辛苦后,不用劝自己就乖乖的回去上学了。我有一个表弟是高二不愿意上学的,用的就是这个战术,一个月不到,自己求着去上学的。


我是小菡老师,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交流和讨论关于教育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