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们觉得维内托级战列舰怎么样?

用户3563167933


维内托级战列舰确实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流战列舰,在欧洲范围内可以说是最好的战列舰。

评价军舰的三个关键要素:火力,防护,机动,维内托级都名列前茅。

火力一,主炮。维内托级主炮为三座三联装381mm M1934型,有着当时15英寸级别主炮最强的穿深(25000米穿415毫米装甲),仅法国黎塞留级战列舰的主炮能与之堪堪匹敌(25000米穿402毫米装甲,不过黎塞留主炮少一门,还全部都在舰首),达到了406毫米主炮的水平,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的94式460毫米火炮和美国的MK7型406毫米火炮。虽说散布与炮管寿命有些缺陷,但稳压德国俾斯麦级的主炮,至于仅有14英寸级别主炮的英国乔治五世级,就可以哪凉快哪呆着去了。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虽然主炮性能优秀,但其配套的炮弹,分别有工厂为了让样子好看所提供的优质弹,以及大批量量产的不同质量的炮弹两种规格,低下的品控严重影响了作战时的命中率。



还有一个缺点:主炮火控设施全部堆在前指挥塔上,周边中一发炮弹就得完蛋。

火力二,防空。防空是维内托级的硬伤(不过三十年代战列舰都这样),理论上维内托级有非常完善的防空体系,装备12座安莎尔多1938型和奥托1939型90毫米单管高射炮,20门37毫米防空炮,10座双管20毫米防空炮,以及聊胜于无的8毫米机枪。90炮对付远程飞机,37炮对付中程,20炮对付近程。



90mm/50高炮看上去非常先进,由射击指挥仪遥控射击,炮塔下方的2马力电动装填机自动供弹,装填速度12、16或30/发分可调,稳定托弹盘上布置有90发备发弹。号称拥有一个非常精密而且复杂的陀螺仪系统,据说可以修正14.5°的横摇和5°的纵摇,可惜的是这个装置不足以支撑重达20吨的炮座,所以军舰在剧烈机动(规避空中攻击)时并不足以支撑防空炮火的持续射击准确性。而且单管炮火力密度不足。

37mm/54高炮采取6发弹匣供弹,射速120发/分钟,性能中规中矩。



20mm/65高炮采取12发弹匣供弹,射速240发/分钟,弹容量实在少得可怜,于是后来意大利人换成了著名的瑞士厄利孔。

不过仍然比防空更垃圾的黎塞留和俾斯麦级要强,弱于乔治五世级。

防护一,垂直防护。维内托级的模块化防护体系对于垂直防护非常有效。垂直主装由装甲模块构成,带有15度的倾角。

外层是70mm的均质装甲,负责剥去来袭炮弹的被帽;中间留有250mm的空隙,由发泡水泥填充,负责提供足够的空间让被帽脱落。

内层是280mm的表面硬化装甲,负责嗑碎失去被帽的炮弹。

其衬层为150mm厚的橡木板,背板厚12mm, 装甲模块后方还有两道镍铬钢防破片层,分别厚36mm/24mm,负责阻挡可能出现的装甲崩落碎块和穿透了装甲的炮弹碎块。



防护二,水平防护。同样采用了剥被帽设计:露天甲板装甲是36mm的均质装甲,背板厚度为9mm;上部装甲带也是是70mm的均质装甲,分别负责剥离来袭炮弹的被帽第二层甲板的厚度为12mm。动力舱段,内侧为100mm,外侧为90mm;弹药库段,内侧为150mm,外侧为100mm都是用来负责抵挡炮弹和炸弹。

防护三,水下防护。意大利人创新的普列赛系统为双重圆筒结构,外部包裹着一层液舱在受到水下影响时,液舱会迅速吸收爆炸冲击,均匀的将冲击力传递给内侧圆筒。内侧圆筒在吸收了冲击塌陷 解体,当冲击波传递到内侧支撑板时,已经没有足够的压强去损伤舰体。



理论上普列赛系统可以很好的在鱼雷攻击下保护舰体,但是因为普列赛系统的覆盖长度仅为120米(与主装甲带等长),所以无法保护主装甲带以外的船体,这些地方挨了鱼雷就呵呵了(而倒霉的维内托级总是在主装甲带以外挨鱼雷)。



机动方面,八座亚罗式锅炉,驱动着四组贝卢佐蒸汽轮机,额定功率128200马力,设计航速30节。在试航中,维内托号和利托里奥号均以超功率的动力输出达到了31节以上的航速,无疑是战列舰中的翘楚,虽然14节/4700海里的续航力有点低,但这在地中海范围内的作战是完全足够的,因为设计时本来就没打算开出地中海。


海军史研究会员


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是意大利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建造的一型战列舰,其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5千吨,搭载9门381毫米舰炮,航速30节,共建造有4艘(1艘改装为航空母舰,未完工)。毫不夸张的说,在大和级战列舰建成之前,维内托级战列舰都是世界上最为先进,也最为强大的战列舰之一,其性能远超同时期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战列舰。尽管为了提高作战能力,维内托级战列舰在一些性能上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但这些取舍在战争的考验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即使到二战后,维内托级战列舰仍然是一型性能出色的战列舰,但其自身设计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维内托级战列舰虽然采用的仅是381毫米口径的M1935舰炮,但其初速却达到了惊人的每秒850米,正因为这样的高初速,在二战期间,M1935舰炮的穿甲能力仅次于大和级战列舰的460毫米94式舰炮,即使是衣阿华级战列舰的406毫米MK7舰炮,也是到了1945年换新型炮弹后才能超越M1935舰炮。但这样的威力是以火炮寿命的大幅降低为代价的,M1935的寿命几乎仅为同类火炮的一半。不仅是火炮,维内托级战列舰采用了复合装甲和普列塞防护系统,防护能力仅次于大和级战列舰。但维内托级战列舰的续航能力极差——其完全为地中海的特殊环境设计,从未考虑过远赴大洋外作战!也正是因为如此,战后残存的维内托级战列舰没能继续服役,而是全部被拆除了。


军情导航


当时界范围内排名比较靠前,可以说是代表了欧洲30年代主力舰设计界较为先进的水平,当时极富创新精神的一型主力舰。强于一般的战列舰当与俾斯麦,纳尔纳级并架齐驱,弱于大和及衣阿华,也算是是一代名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