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相比于退休的同龄人来说,

梁世惠是个“怪咖”。

她不打麻将,不跳坝坝舞,

却在一剪一编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铺在餐桌上的剪纸作品《年年有鱼》)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早期作品《蝶恋花》)

走进梁老师的家,

四周墙壁、冰箱空调、餐桌上,

目光所及之处,

全都挂满了“团花、扇面、连年有余”等

传统剪纸作品,与他先生的国画相得益彰,

将热气腾腾的生活透露得淋漓尽致。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梁老师常常与先生讨论剪纸作品,《探手罗汉》便是来源于他先生的国画作品)

梁老师笑笑:

“自己的家,随便怎么倒腾都好。”

一边拉家常,

一边拿着自己做的巧克力请我们吃。

她之前买了一束塑料百合花,

放久了觉得不好看,又不舍得扔掉,

便插在阳台的花盆里,

来访的朋友直夸花种得漂亮,

她才调皮地道出了真相。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传统年俗剪纸作品)

虽已年过六旬,

但她的心态却年轻得像二十几岁的少年。

“有什么秘诀吗?”

“秘诀就是多和年轻人在一起”,她乐呵呵地说。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在一起)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在一起)

从2007年开始,

她便受邀到西南大学、工商大学

以及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教授剪纸课程。

刚开始只是选修课,一周上一两节。

但她照样精心查阅资料,编写多套图文并茂的教案,

每堂课从来没有学生缺席。

后来,剪纸便成为了留学生的必修课程,

多了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机会。

有次学生生病住院,

她便去重庆北碚的九院打听学生的床位,

亲自探望,像亲人一样。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一个被珍藏了8年的留言本,记录了上课时的点点滴滴)

几年前,国外的学生领队送给她一个本子,

被她拿来做了留言本。

厚厚的本子上记录了来自四大洲

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的留言。

学生们亲切地叫她“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团团圆圆》)

剪纸于她,像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不仅带来满足和回忆,也给了她一次“救赎”。

她原本是北碚留春照相馆给照片底片着色的女技师。

后来照相馆拆掉之后,她便被迫下岗。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年轻时拍的艺术照)

已近不惑之年,正好身边有做剪纸的朋友,

她便开始跟着一起学。

在传统手工艺不受重视的年代,

受资源和渠道的限制,

重庆还没有办专门的展览,

她们只好将自己的剪纸作品寄去外地,

不料得奖了,

有几幅剪纸作品还被多个博物馆收藏展出。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北碚的名胜古迹)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北碚的名胜古迹)

不同于北派剪纸的粗犷写意,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北碚人,

她更喜欢将北碚的名胜古迹刻画在一方薄薄的宣纸上。

每到一个景点,她都要先拍标志性建筑,

然后加以合理想象进行修饰创作,

鲜明的巴渝风情,让人过目不忘。

许多景点的负责人特地向她订购作品,

用来回馈顾客。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位于北碚的西南大学正门)

除了剪纸外,她还对折纸情有独钟。


街上发的宣传单、

过期的旧杂志都是折纸的材料。

她细心地将它们对折,做成小纸篓,

就餐时或休闲时装零碎的垃圾,

这个习惯坚持了整整19年。

剪纸是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的浓缩,

折纸便是勤俭节约和环保意识的缩影,

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食粮。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像这样的微缩垃圾篓,梁老师家里还有好几大袋。)

谈及以后,梁老师没有太多的打算,

好好做剪纸,好好教学生。

将剪纸艺术推广给更多的人,

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热气腾腾,

便是最幸福的事了。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剪纸中的人物造型,来源于他的先生,不动声色地撒了一波狗粮。)

一剪一编中成了留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和“剪编婆婆”

(△剪纸中的人物造型,来源于他的先生,不动声色地撒了一波狗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