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勺言|萬科中西部區首王海武終於動刀了:五大信號

一勺言|萬科中西部區首王海武終於動刀了:五大信號

先祝大家團團圓圓,元宵節哈皮。

今天,我要來講一講萬科中西部區域。

區域總王海武在西南的醞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年前我知道了一些事情,包含人事變動和組織調整。現在,是時候把它們串聯起來,去看看這其中隱秘而有趣的邏輯了。

以下是我打聽到的內容和自己的小感想。

一、萬科區域CEO們的小算盤。

原萬科成都總沙驥在年前就離職了。

因為還沒有合適的接任者,他離職後就一直由中西部區域CEO王海武暫時兼任,代管,還沒有正式任命。

成都在去年,一躍成為萬科中西部總部,鬱亮親自站臺,報出2000億投資額。當時在市場上激盪了好一陣子。成都在萬科的戰略地位立即拉昇。

但是,作為一個區域中心城市公司,這也意味著,自此,萬科中西部成為萬科唯一一個區首和中心城市公司總經理分離的區域。

萬科的四大區域裡,北京區域、上海區域、廣深區域都是由區域CEO兼任當地中心城市公司總。

儘管現在劉肖已經把北萬城市總的位置讓給了張建新,那是後話。張紀文在周彤離職後,也開始既當區域總又當深圳總。上海區域CEO張海也同時當上了上海城市總經理。

唯獨中西部區域,孤傲地立在風中。

這麼看來,原成都總沙驥離職,倒也算,合大勢,有鋪墊。從這個角度看,王海武此時兼任也順理成章。

依我觀察,如今的萬科四大區域CEO,雖說大權在握,但相比之前的奮力拼搏時期,到這一階段,使命也悄然發生改變。

對他們個體來說,眼下最重要的是守城,要持續擴大戰果,在轄區內推進新業務的強力競賽,為屬地在全集團重要性的天平上,儘可能地增加籌碼。

當然,長期來看,區域CEO兼任中心城市總的狀態也只能是短期過渡狀態。

接下來,我的判斷是,一段時間後,區域總分權給信任的人,讓更信任的人任中心城市總,才可能解放出區域總的精力。

二、一位之差

說到沙驥,我來講一個,少有人知道的陳年舊事。這與王海武是如何當上中西部區域CEO,也有關聯。

沙驥這位前中西部副總經理,前萬科昆明、成都總,在莫軍執掌萬科中西部時,曾經一度是內部呼聲最高的繼任者,被認為是下一個中西部區域CEO人選。

可惜,此一時彼一時。

還沒有等到莫軍離開,原萬科成都總經理張晉元先離開了。

成都總的位置空缺下來,各方意見不統一,成都市場當時一般,萬科一時竟找不到合適的補位者。

最後讓沙驥來頂,很有委屈一下的意思,但那時,也還有讓他繼續向上走的可能性。

直到莫軍離開,王海武任萬科中西部區域CEO。這是當時很多人都感到出乎意料之事。

沙驥錯失區域總之位,被一些萬科的朋友認為是,因為在他當萬科中西部區域副總時,有數年中西部業績在公司內部排名靠後。

而成都市場後來上揚,成都萬科業績不錯,又被認為是老天爺給機會,與成都總的個人能力發揮關聯不大。

我倒是認為,不管這些因素分析講不講道理,總之,組織是不是信任你,有時候比你的能力更重要。

畢竟,能力嘛,可以給你時間去打磨。但是信任這個東西,減少了或者消失了,就很難回來了。

三、人事連鎖效應

早在沙驥離職前,中西部區域內的好幾個城市總都已經更換完畢了。王海武正在區域內開始一輪人事調整,也包括從東莞陸續調入人才到中西部。

為什麼是東莞?因為王海武在任中西部區域CEO之前,不僅在深圳萬科財務部工作過,還在東莞當萬科城市總經理。這個邏輯不難理解吧,不多說了。

剛才我講到信任這個話題,王海武在任東莞萬科總經理時,可以說就很得信任。

那時候,東莞這個城市,在萬科內部,常常被認為是伺候萬科集團能力最一流的城市公司。

之前,東莞承辦了集團各種會議,在與集團的各種配合上,東莞可以說都盡心盡力,出人又出力。在姿態上,東莞完勝了那時對集團頗為高冷的深圳公司。

好了,讓我們說回王海武如今的新調整。

萬科重慶公司總經理在去年就換成了易平安,易平安是前萬科東莞公司營銷總監。

又比如,新成立的萬科蘭州公司總經理也是財務出身,前集團財務中心的梁永。

這裡插一句,王海武和孫嘉一度聯繫緊密。比如 ,萬科新疆公司總經理郭繼勳就是當年從上海區域競聘過去的。

現在沙驥也走了。

依照這個邏輯,我不負責任地預計一下,接下來武漢、鄭州、西安都有可能迎來新的人事調整哦。

還有一個蠻好玩的信號。

自從財務出身的鬱亮當董事長以來,萬科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財務總也去各地當總經理了。

可見,當年萬科“戰投幫”奔向天下,執掌一方的光輝歲月,到這裡基本落幕了。

財務總們請加油。

四、戰區與針尖對麥芒

我打聽到,王海武還在中西部持續加碼內部競爭,從去年開始,給各城市公司分戰區。

所謂戰區,也就是讓過去普通的城市分區更有領地概念,打散一個城市的刻板整體印象,讓城市內各戰區可直接拓展項目,試點獨立拿地,激活地方投資能力。

中西部的成都、新疆、武漢等地都在做戰區試點。一些制度設計還在進行時。

說到拿地,目前萬科中西部區域內拿地出現了一個很直接的內部競爭局面。

去年,中西部成立了產城公司,隸屬於區域,而區域內各城市公司也可以拿產業用地,這導致內部常常存在項目獲取打架的情況,最終由高層決定地塊歸屬。

產城的夢很美,但實操中的競爭避免不了。

五、離職的邏輯

最後讓我們說回跳槽的個體。不僅僅是說沙驥,也包括越來越多將要離職或準備離職的你。

其實,一個職業經理人離職後,其去向往往會呈現很多特徵。

以我的觀察,越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有兩種特徵表現地就越為普遍。

一種是,在一個正在追擊千億規模俱樂部的公司擔任高管職位。可能去往一個二線城市,但在意施展個人能力的空間,追逐個人英雄主義。

另一種是,更基於對最自己的前景和主場的判斷,看重城市地位和公司平臺。在一個強平臺內為自己履歷鍍金。甚至,離家近也很重要哦。

當然,將二者部分結合的人也不少。

最近,很火的那本《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我在裡面看到了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跳槽邏輯。

吳建斌寫道,“若能換個工作環境,也許能寫出一本傳世作品。”

從國企離職,去民企碧桂園,他還想到了這個。

也不失為一種有趣的理由。沒錯,去哪裡都是一種可貴的經歷。

祝福所有面臨新選擇的職業經理人。

我也會繼續關注萬科中西部的。

歡迎來和我討論,你對萬科的看法。我們評論中見咯。

一勺言|万科中西部区首王海武终于动刀了:五大信号

我是董小姐

加好友請註明就職公司與職位

敬請理解

一勺言|万科中西部区首王海武终于动刀了:五大信号

前文閱讀提示:

一勺言 | 近期龍湖高管離職清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