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公務員考試題庫,每日一練(8月15日)

公務員考試題庫,每日一練(8月15日)

1.日常生活中,火無處不在。火的存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但稍有不慎引發火災,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一旦火災降臨,身處火海,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中應如何更好地逃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立即打開門,快速離開房間,迅速跑出樓房

B.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時,用毛巾、口罩矇住口鼻,匍匐撤離

C.通過逃生樓梯、通道、電梯、安全出口等迅速撤離

D.利用建築物的陽臺、窗臺、屋頂等攀到周圍的安全地點

2.下列關於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為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

B.應疏散到屋外平地、小衚衕、陡山坡及河岸邊

C.在家中可選擇床下、桌子底下就地避險

D.在單元樓內,可選擇開間小的廚房、衛生間躲避

3.運輸危險品貨物的列車發生洩漏、火災、爆炸時,車上人員應( )。

A.迅速向下風方向或高坡地段轉移

B.迅速向上風方向或低坡地段轉移

C.迅速向上風方向或高坡地段轉移

D.迅速向下風方向或低坡地段轉移

4.保護臭氧層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環保議題之一。臭氧總量減少會直接導致( )。

A.太陽紫外線輻射減小

B.平流層氣溫降低

C.酸雨區面積縮小

D.地面輻射強度減弱

5.板塊運動是指地球表面一個板塊對另一個板塊的相對運動,當板塊之間在運動過程中發生碰撞,就有可能形成山脈。以下山脈的形成與太平洋板塊無關的是( )。

A.安第斯山

B.喜馬拉雅山

C.落基山

D.內華達山

6.收購廢品的小販趙某,答應收購某銅廠15歲青年工羅某偷的工業用途的紫銅,羅遂偷出價值1500元的銅塊交給趙某。兩人的行為構成何罪?( )

A.趙某構成銷售贓物罪,羅某構成盜竊罪

B.趙、羅構成共同盜竊罪

C.趙構成盜竊罪的教唆犯和銷售贓物罪,羅構成盜竊罪

D.趙構成盜竊罪,羅不構成犯罪

7.某甲,男,16歲,因與其父共同涉嫌貪汙而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在審查起訴過程中,依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訴人訊問某甲時,下述正確的做法是( )。

A.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B.應當通知其監護人到場

C.應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D.應當通知其聘請的律師到場

8.公、檢、法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 )個月。

A.3

B.4

C.7

D.6

9.拘傳的持續時間最長不得超過( )。

A.8小時

B.12小時

C.16小時

D.24小時

10.犯罪嫌疑人甲在押期間患嚴重疾病需辦理取保候審,下列主體中無申請權的是( )。

A.甲本人

B.甲聘請的律師

C.甲所在單位的法定代表人

D.甲的父親

華智解析:

1.【答案】B。解析:發生火災時,切忌立刻打開門,應先摸摸門板,如果門或門閂是燙的,說明外面已充滿高溫火焰和熱氣,已很難通過樓道逃生。撤離起火區時,應用溼毛巾捂住鼻口呼吸。一時找不到溼毛巾的,可用衣服或其他棉製品浸溼代替。利用陽臺、窗口逃生。利用繩索或撕開床單結成繩索滑向下層的陽臺,然後從下層的陽臺、窗口進入室內逃生。如果站立行走,就會很快地被物品燃燒時所釋放出的一氧化碳或其他有毒氣體燻倒、中毒,繼而失去逃生的可能,因此火災發生時應當匍匐前行。發生火災後,不要乘坐電梯,更不能攀爬到窗臺、屋頂等地方。A、C、D三項做法均錯誤。故本題選B。

2.【答案】B。解析:地震來臨,無法離開屋內時,應該儘可能多藏在小範圍的空間內,床下、桌子下以及衛生間或廚房這種小跨間的房屋;平房居住者,可選擇時機衝出房屋;樓房居住者,可選擇就近躲避原則,但不能靠房屋窗戶和外牆。在家中感覺地震時,要找機會關閉燃氣和和電源;有火災要逆風跑動。如果在野外,要避開山坡。B項表述錯誤。故正確選B。

3.【答案】C。解析:運輸危險品貨物的列車發生洩漏、火災、爆炸時,車上人員應迅速向上風方向或高坡地段轉移。目的是為了是危害氣體迅速散開,防止聚集產生的爆炸,中毒等。故本題選C。

4.【答案】B。解析:臭氧的作用能吸收紫外線,使平流層溫度升高,因此當平流層臭氧減少將導致平流層氣溫降低。故本題選B。

5.【答案】B。解析:安地斯山、落基山和內華達山都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由美洲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互相碰撞而成。喜馬拉雅山由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形成。故本題選B。

6.【答案】B。解析:趙某明知羅某以盜竊所得財物出售,仍答應收購,趙羅二人在羅某盜竊之前已經形成共同的犯罪意識,符合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是共同犯罪。B項正確。趙某構成銷售贓物罪的前提是趙某在羅某犯罪前不知道其犯罪意圖。A、C項可排除。D項明顯錯誤。故本題選B。

7.【答案】A。解析:《刑事訴訟法》第14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對於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故本題選A。

8.【答案】D。解析:《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故本題選D。

9.【答案】B。解析:《刑事訴訟法》第92條規定,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故本題選B。

10.【答案】C。解析:《刑事訴訟法》第52條規定,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該法第96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7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覆。同意取保候審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故本題選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