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聞聯播》點贊濟南科技春耕,種地APP成為農民新

《新聞聯播》點贊濟南科技春耕,種地APP成為農民新

3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組合報道《科技春耕服務更精準》,其中提到:

目前春耕備耕生產在全國陸續展開,機械化、智能化耕作不僅高效快捷、搶抓農時,也成為春耕生產新趨向。

農業農村部近日要求各地抓住當前春季田管的關鍵時期,科學運籌肥水,狠抓促弱轉壯措施落實,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力爭產量基本穩定在上年水平。

《新闻联播》点赞济南科技春耕,种地APP成为农民新

在山東濟南,科技幫了種糧大戶曲來國的大忙,手裡一部智能手機,眼前一幅田管圖,就是他今年種地的新幫手。

曲來國說:“在自家地頭打開APP,然後直接就能看到整個大田的情況,澆地打藥管理一目瞭然。”

手機種地APP,就是通過衛星遙感來觀測地面作物長勢,大數據平臺進行信息收集分析後,第一時間給出指導意見。春耕期間,山東派出100個科技服務隊,到田到戶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撐。

《新闻联播》点赞济南科技春耕,种地APP成为农民新

中化現代農業山東分公司春耕服務隊隊長時立波介紹:“手機種地APP遙感圖裡,地塊顏色偏向紅色呢,表示咱們作物長勢差;地塊顏色偏向綠色呢,則表示咱們作物長勢好。通過遙感圖像的更新,真正能做到不誤農時。”

高科技不僅要會用,還要用好。產糧大縣河南鹿邑縣千畝連片示範田裡,智能伸縮噴水器從地下鑽出來,給這裡的優質強筋小麥澆水。這個新科技可以根據麥苗不同的高度來伸縮,保證所有的麥苗都能均勻的“喝到水”。

農業農村部提醒,當前農時緊、農事重。各地要從南到北分區抓好春季的麥田管理、水稻的育秧泡田、大田的整地播種,依靠科技手段把氣象災害損失率控制在5%左右,重大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提升產品質量。優質專用小麥比例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央視新聞、齊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