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讓孔子六世孫啞口無言的那個人……

(孫嘉聰)辯,含有深邃而多層的哲學韻味。老子名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作為道家思想思辨核心,成為“事物普遍聯繫和內在聯繫”樸素辯證法的最早註解。

讓孔子六世孫啞口無言的那個人……

但辯的另一層含義是通過這種樸素辯證法的基本原理,通過外因,改變觀點或結局,甚至還有物極必反和“白馬非馬”的堅白之道。

孔子的六世孫孔穿,當時大名鼎鼎,但對公孫龍表示不服,並公開論戰。

辯論是在趙國平原君家裡進行的。孔穿對公孫龍說:“向來聽說先生道義高尚,早就願為弟子,只是不能同意先生的白馬不是馬的學說!請你放棄這個說法,我就請求做你的弟子。”

讓孔子六世孫啞口無言的那個人……

“白馬非馬”是公孫龍成名的得意之作,要他放棄,那他公孫龍也就不成其為公孫龍了。所以公孫龍回答孔穿說:“先生的話錯了。我所以出名,只是由於白馬的學說罷了。現在要我放棄它,就沒有什麼可教的了。”接著公孫龍又批評孔穿的求學態度:“想拜人家為師的人,總是因為智力和學術不如人家吧;現在你要我放棄自己的學說,這是先來教我,而後才拜我為師。先來教我,而後再拜我為師,這是錯誤的。”

這樣一開始,孔穿就處於下風。公孫龍不愧為一位能言善辯的邏輯學家。他在教訓過孔穿以後,又針對孔穿其人,宣傳起自己的理論。公孫龍引經據典地說:“白馬非馬的說法,也是孔子所贊同的。”孔子所贊同的,你孔穿還能不贊同嗎?

公孫龍對孔穿講了一個故事:當年楚王曾經張開“繁弱弓”,裝上“亡歸箭”,在雲夢打獵,結果把弓弄丟了。隨從們請求去找。楚王說:“不用了。楚國人丟了弓,楚國人拾了去,又何必尋找呢?”孔子知道後說:“楚王的仁義還沒有做到家。應該說人丟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說楚國呢?”

讓孔子六世孫啞口無言的那個人……

公孫龍進一步闡述:照這樣說,孔子是把楚人和人區別開來的,卻否定我把白馬與馬區別開來的說法,是嚴重的錯誤。“孔穿先生遵奉儒家的學術,卻反對仲尼所贊同的觀點;想要跟我學習,又叫我放棄所要教的東西。這樣即使有一百個我這樣的人,也根本無法做你的老師啊!”

自此孔穿服輸。這是世界上最奇妙的的辯證法理論,同樣也是偉大哲學的精髓所在。無論福與禍、白馬與馬,總是相對於一定的參照物來說的。孔穿的危機和失誤在於,福禍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一位美國記者工作繁忙經常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有時會買些特別的小禮物帶給家人。這次,她來到了日本東京的一家百貨公司,準備買一臺索尼牌的唱機作為見面禮,送給住在東京的外婆。售貨員很熱情的為他挑了一臺尚未啟封的機子,記者很滿意這件禮物,誰知當他回到住所試用時發現根本無法使用。原來,沒有裝內件只是一個空殼。火冒三丈的記者計劃明天與百貨公司交涉,並迅速的寫好了一篇新聞稿件,題目是《笑臉背後的真面目》。

第二天早晨,他接到了百貨公司打來的道歉電話並詢問住所地址,沒過一會百貨公司職員來了,還拎著一個大皮箱,百貨公司簡單誠懇的致歉後除了送來一臺新的滿意的唱機外加送了一盒蛋糕、毛巾一套和著名唱片張。

讓孔子六世孫啞口無言的那個人……

以為事情結束了也接受了對方道歉,出乎意料的是該公司經理打開記事簿宣讀了該公司糾正失誤的全過程,期間撥打電話次數合計35次,於是這名記者撕掉了昨晚寫的《笑臉背後的真面目》,立即重寫了一篇題為《35次緊急電話》的新聞稿件。見報後百貨公司名聲大振,無論是日本人還是外國遊客,在日本購物時都會首選這家百貨公司,之後不到一年此百貨公司營業額翻了一番。

這個世界上如果忘記福禍相倚的典故或者“白馬非馬”的傳說,很可能就一敗塗地。

讓孔子六世孫啞口無言的那個人……

進入新時代,“行走山西”作為輿情處理專業機構,完全秉承中國傳統哲學和思辨理論,助力政府和企業將危機消弭於無形,甚至化干戈為玉帛。

可以說,百貨公司因禍得福,危機就在眼前正是處置得當,不僅沒有沒落反而藉著這篇報道讓生意更加興隆。所以危險與機遇並存,不僅僅是商業市場特點,更是整個世界不變的法則。在危機萌發的最初階段就要未雨綢繆及早注視並解決。老子曾說過“其脆易破,其微易散”正是這個道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