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坟,墓,冢,陵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郎旺福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非常强。统治者为了彰显权威,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规定了每个阶层的不同的生活待遇。比如先秦时期,周天子规定吃饭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后来周朝还规定了吃饭时的食物;天子吃太牢宴,牛羊猪俱全。诸侯吃牛肉、卿吃羊肉,大夫吃猪肉,士吃烤鱼肉。至于普通人,对不起,只能吃野菜,要不然就饿着吧。

同样关于住宅,封建社会规定的也非常详细。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之为“宫”,王侯居住的地方称之为“府”,官员居住的地方叫做“宅”,至于普通人居住的地方那就只能叫“家”了。

既然封建统治者详细规定了生前的居住等级,那么死后的居住等级也同样重要。也因此产生了坟、墓、冢、陵等称呼,当然还有一个名义上更高级的“林”的称呼。



帝王陵

古代皇帝死了,为了区别大众,所以不能说“死”,要说“驾崩”。皇帝驾崩后,需要埋入“陵”。这个待遇从战国中期以后,由赵国、秦国、楚国开始。当时封建王权逐渐加强,所以他们营建的坟墓占地广阔,而且高大无比,仿佛山陵一样,所以就称之为“陵”了。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有秦始皇陵,占地面积达到了56.25平方千米,比故宫大出了78倍。另外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占地面积也达到了40平方千米。



王侯将相冢

“冢”字在《说文》里解释为,“高坟也”,也就是说冢最初指高大的坟丘。既然是高大的坟丘,普通人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建造,所以就成为王侯将相的专属。等到王侯“薨”逝之后,便会埋在“冢”中,

当然“冢”也有一些其他的意思,比如坟墓中没有去世的人,只有服饰,所以会称之为“衣冠冢”。这时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称为“冢”了。



平地为墓

墓是最早的下葬方式之一。从字形来讲述,墓字为上“莫”下“土”,“莫”字为“日”隐没于草丛之中。所以“墓”的意思指黄昏时刻下葬,入土为安。

另外上古时期,人们为逝世之人挖掘一个墓穴,然后将逝世之人的棺材埋进去,以土封住、盖平,没有坟丘,不栽树木。



筑土为坟墓

坟是在墓的基础上修筑一个土包,最初指墓穴上的封土,后来人们还在周围栽种了树木。

另外坟的繁体字为“土从贲”,意为冲天而起的墓穴,表示逝世之人心中有冤屈,或者有不平之事。周武王打败商朝之后,加高了比干的墓葬。以此表示,比干是被剜心而死,是有冤屈的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就逐渐淡忘了这个含义。



最后说一下名义上更高级的“林”,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圣人”的墓葬。一个是位于曲阜的孔子墓葬,称之为“孔林”。另一个是位于河南洛阳的关羽墓葬,称之为“关林”。


我是越关


坟、墓、冢和陵这四个词实际上在现在看来都是一个意思,即坟墓,是逝者的安息之地。当然放在古代就有了很多的不同。在古代,坟墓的变化是经过了很多阶段的,而且古代本就是有很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阶层的人去世之后,其坟墓的规格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坟墓很为很多种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下坟、墓、冢和陵之间的不同之处。

“土之高者曰坟 ”,坟原本的意思是地面堆起土堆,后来就专指坟墓,意思就是埋葬逝者的地方,地面之上堆起土堆或者堆砌石块,这就是坟,比如我们现在说的“坟头”,指的就是坟墓的那个土堆。

坟和墓一般是放在一起来提的,即坟墓,最开始,逝者埋葬后,并不会在地面上堆上土堆,地面是平整的,然后往下挖,在地下建造一个墓室,这就是墓,坟和墓一个是地上一个是地下。先秦时期有“墓而不坟”的传统,当然到了汉朝时期,坟和墓成了一个整体, 既有土地上面的土堆,也有土地下面的墓室,这就是坟墓。

冢本身含有高、大的意思,比如周朝有一个官职为冢宰,即为朝廷重臣,而北周时期也设有冢宰和大冢宰,权倾朝野的宇文护就做过大冢宰,属于百官之首,总领朝政。而“冢”作为坟墓的一种即又高又大的坟墓,这在规格上有别于一般的坟墓,是有身份的人的坟墓,《周礼》中有专门管理墓地的官职,即冢人。我们最常见的冢应该是衣冠冢。

所谓衣冠冢就是葬有逝者衣冠但没有葬逝者遗体的冢,要么逝者的遗体失踪了,找不到;要么逝者葬在了别处,因此才弄个衣冠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冢绝不是普通百姓才能有的墓葬,它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坟墓。古代有比较多的衣冠冢,比如黄帝的衣冠冢,再比如李白、杨贵妃、史可法、袁崇焕等人,都有衣冠冢。

再来看陵,陵有山陵、丘陵的意思,陵墓这种规格的墓葬是最高规格的墓葬,即帝王专用的墓葬。所以提到陵墓一般指的就是古代帝王的陵墓。陵墓大多以一个山、一个大的土丘为基础建造。比如秦始皇陵、李世民的昭陵、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朱元璋的明孝陵、明十三陵,以及已经被发掘的定陵等等,都是帝王的陵墓。

当然也有不属于帝王的陵墓,比如唐朝时期就有两座“号墓为陵”的陵墓,即懿德太子李重润的陵墓和永泰公主李仙蕙的陵墓,这属于唐中宗时代比较特殊的丧葬制度,它的成因其实是李唐王室与武周政权相抗衡的一种表现。

最后简单说一下秦始皇陵,它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和国家的重点文物,具体位置在西安市的城东五公里的骊山北侧。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而在公元前247年,他登基为秦国国君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到了公元前221年,他统一华夏然后称帝,陵墓的规格再次提升,一直到公元前208年,秦始皇陵历时近四十年,费民工百万之众,花费钱财更是不计其数,终于建成了著名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地宫中到底是怎样的情景,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大体想象里面有无数的奇珍异宝、有五花八门的机关设计、仿若咸阳城的设计、上有星辰下有大海,有百吨水银流动成美丽而致命的江海。当然也有大量殉葬之人,当初参与修建秦始皇陵的民工们都死在里面,更有秦始皇的那些妃嫔也被秦二世安排这为秦始皇殉葬。可以说,秦始皇在地宫中并不寂寞,在那里,他仍旧有属于自己的庞大的地宫和随从。

当然,秦始皇陵自秦末开始,就吸引着无数盗墓贼为之疯狂,他们千方百计想要打开秦始皇陵,窥一窥其中的宝贝,然后一夜暴富,只是这终究只能是幻想,因为没有谁能够打开秦始皇陵,无论怎样的盗掘,它依旧在那里岿然不动,想必这也是秦始皇乐意看到的。

而现在,仍旧是很多人想知道秦始皇陵里面究竟有怎样的宝贝,只是秦始皇陵却不允许进行挖掘。至于原因,则是很简单的,单只定陵的发掘就很能说明问题,一旦开挖,很多的未知东西在等着我们,如果做不到完美的处理,秦始皇陵中的宝贝很可能变成废物。

发掘容易,保护难。况且就现今对秦始皇陵的斟测可以得知,秦始皇陵发掘也是很困难的,这个太史公在《史记》中也有相关记载。因此,不如将整个陵墓保护起来,这本身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尚宫女史


坟、墓、冢、陵,通俗来讲,都是指坟墓,是人去世后的“住所”。但这四种名称又因等级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含义。

在古代,人死后的埋葬地有许多的称谓,按照尊卑等级应该是,陵、冢、墓、坟。帝王的坟墓称为“陵”,达官贵人的坟墓称为“冢”,富人的坟墓称为“墓”,而平民百姓的坟墓称为“坟”。

古代墓葬的等级有严格的要求,坟墓的规格、样式也有区别,后代不能超越先祖,小官不能超越大官等。据史书记载,东周以前的墓葬是“墓而不坟”,就是没有土堆的,由春秋时期开始有了坟堆。

墓比坟的历史稍早,墓和坟的主要区别是,墓一般是平的,不会超过地面。而坟是在墓的基础上堆起土包,作用就是用来作标记。二者的区别还有身份不同,坟一般是适用于平民百姓和奴隶,墓则是比较富裕且有名气的人。

坟不管是规格还是陪葬品都不能与墓相比,坟就比较简陋的多,从外面看就是一个小土包。而墓则是有大的墓穴,除安放遗骸外,还有陪葬品,并且墓有墓道通到墓穴。随着封土逐渐变成身份的象征,坟和墓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坟墓一词就出现了。

冢是比较高大的坟,也就是说冢的封土堆要比坟高大的多,这种高大的坟通常是王侯将相的埋葬地。凡是生前有官职的人死后,埋藏地都可以叫冢。还有一种冢叫衣冠冢,此冢通常没有埋葬尸体,一般用生前物品代替,埋藏死者物品的墓就叫衣冠冢。

陵在古代专指埋葬帝王或诸侯王的墓,现今是一群陵墓的统称,如明十三陵。帝王陵一般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占地面积比较大。不但陪葬品多,而且考古价值也很高。还有一些帝王陵是属于庙宇类型的,这种是专门用于祭祀用,比如黄帝陵。

还有一些生前不是帝王的人,他们的坟墓也是按照帝王陵的标准去建的,这些人一般都是被后世推崇的名人,比如孔子、老子的庙,都是根据帝王陵格局建的。帝王陵就是身份权力的象征,属于古代最高级别的墓。如乾陵、秦始皇陵等。

总而言之,坟、墓、冢、陵都是指埋葬去世的人的地方,但因为去世之人的身份和等级不同,对于埋葬地又有不同的叫法。这也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体现,从我们常说的“上坟扫墓”也可以看出,其实墓与坟在古代还是有区别的。


野史也是史


“坟,墓,冢,陵”这4个字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埋葬死者之处的意思,但它们在产生以后乃至等级礼制繁多的古代社会里,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坟”本意是土堆,最早在屈原的《九章》中有“等大坟以远望兮”的句子,也引申出大堤的意思,在《诗经》中有“遵彼汝坟,伐其条枚”之语。后来才有今日坟墓的意思。



现代已多用火葬,但以前的人推崇入土为安,人死以后把棺木埋在地下,盖一个小土包在上面使其不平,那就是坟,在“坟”、“墓”分开的时候,不平于地面的坟也指主人身蒙冤屈心怀不平而死。   

“墓”则是平的坟墓,本义是上古期间掘塘穴葬棺木,盖土推平,不植树者称墓。

与“坟”的不同在于:“坟”有土堆的意思,而“墓”没有,且坟高而墓低。《礼记》“古者墓而不坟”一语,郑玄有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墓从莫,莫字意为日在草丛中,引申为黄昏之意;死者随太阳一起隐没,不垒坟包,表示墓主是正常死亡,落叶归根。但这样平平的没有标记,所以会立上木碑,后来为了保存时间更久远也用石碑代替木碑。   



“坟”、“墓”两字的关系就和“姓”“氏”两字一样,来源和本意不同,最早的用法也有所不同,但现在大多时候都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指代一个整体的意思,用法上也经常通用。

虽然具体什么时候“坟”、“墓”开始用尚有争议,但大体上在汉代封土、土堆开始流行以后,两者就开始通称了。   

而“冢”,在古汉语中即有“高大的坟墓”的意思,引申出形容大的、地位高的;还指山顶,如《山海经》有注:“冢者,神鬼之所居也”;也指嫡长,如“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可见这个字是相对显得重大、有身份的。



原本高大的墓葬也不是一般人能建造的,所以冢的主人多是身份高或是有重大贡献的,或是家世显赫的,如王侯将相,或是为国捐躯的战士。

由此,战死沙场的人用衣物代替损毁或失踪的尸身下葬后,墓葬会被称为衣冠冢,这是因为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青冢的主人正是汉宫作为“公主”出嫁的王昭君,其身份和贡献也说明这点。

“陵”则来路显赫,字形从阜从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可以代指大土山,“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而合起来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为“登上、升”义。

陵,为“帝王的坟墓”专用,有其”专用的升天通道(之处)“的意思,如杜牧“乐游原上望昭陵”。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都是这个用法。

古代时除非皇帝授意,“陵”都被严格地用于皇家墓葬,但现在早已废除帝制,陵也用于生前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的墓葬身上,比如孙中山先生的中山陵、还有烈士陵园,等等。   

如今“坟”、“墓”的使用要远远多于“冢”、“陵”,后两者多有因建制庞大而成为景点者。

总的来说,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坟,而陵则最为特殊,只能用于身份重要的人;不过现在这些差别已随着社会变迁和墓葬现代化,逐渐淡化在历史的尘烟之中。


历来现实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有死便有葬。“葬”的解释就是“藏”,是指将尸体掩藏。在原始社会的初期,人们并不掩埋同类尸体,跟动物无异。慢慢的古人诞生鬼魂观念以后,人们开始有意识得处理同伴的遗体,将其掩藏,继而产生最早的墓葬。



“墓”的形式的出现是最早的,墓是埋葬死者的场所,有碑无土堆,指的是平处。

“坟”,本来指土堆。后来坟是墓上堆高的土,为高处,在中国自从出现墓葬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墓上是没有土堆的,也就是汉代提到的“葬而无坟谓之墓”。现在坟与墓一般连称,意为死者的墓地。



随着阶级制度的发展,坟墓礼制随之出现,又有了许多关于坟墓的名称,如丘、冢、陵、山等墓地的称呼,虽然形式各异,但他们都是埋葬死者的地方,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其规模的大小不一样。丘,春秋以丘称葬地,如昭丘。

冢,本指山顶,后称高坟为冢。

帝王的坟墓为显示其地位,规模最为宏大,汉称帝王墓为陵,延至后世。如,茂陵、中山陵,明十三陵等。山,秦代最早称帝王墓为山(把山掏空建造皇帝陵墓)。



坟墓是死亡文化主要的实物形态,体现了人们的社会等级和死亡观,以及民风民俗。中国人历来推崇孝道,因此在修坟造墓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智慧。


悼亡吟


坟,墓,冢,陵这四个字都是用来表示人死后安葬的地方,那么为何有这许多的说法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原来这不同的称谓是古代封建社会用来区分不同级别的人享受不同的等级的一种制度。

古代平常百姓死后埋葬的叫坟,坟的样式一般都是高于平地,用土堆起来。



读书人,或者在社会上有一定声望,但是没有当官,死后安葬的叫墓。墓一般是平的。



凡是有官职的死后安葬的都可以称之为冢。冢的情况有三种:

1,死后入土为安,将尸体装棺埋葬的,这种是正常的一种。

2,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死后尸体没有能够入土的,将他们生前的衣物安葬的,这种叫做衣冠冢。

3,还有我们经常在电视里面看到的,死后将兵器,或者生前心爱的物品埋葬,这种也属于衣冠冢的一种。

历史上有两个人例外,孔子和关羽。他们被称之为文圣,武圣。这种叫做林,山东省曲阜的孔林,河南省洛阳的关林,就是这种情况。



帝王死后也要入土为安,规格也是最高的,叫做陵。皇陵一般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占地面积广大。如北京的十三陵,那儿埋了明朝十三个皇帝。东陵,西陵是大清皇帝的坟墓。

一些远古时代的帝王被后人祭祀,后人根据传说,在他们死亡的地方盖庙纪念,这种庙也叫陵,如黄帝陵,炎帝陵,那儿不一定真有炎黄二帝的尸体。

还有一些人不是帝王,可是他们的坟墓也照帝王的标准去建,如周口鹿邑的老君台,是纪念老子的庙,庙的格局是按帝王的模式建的,这是因为老子大大的有名,被后世帝王推崇,拨巨款建造,享受他们的待遇。后来帝王们又喜欢上了孔子,就把老子抛到一边了。所以现在老君台就成这样了。这两种陵不是真正的,是庙的一种。


浪子与侠客


在中国封建王朝,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等级制度森严。这种森严程度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称呼方面,“朕”、“寡人”、“陛下”只能用于皇帝,就连人的去世叫法也有着很鲜明的区别,皇帝去世称之为“驾崩”,诸侯去世称之为“薨”,士大夫去世称之为“卒”,而平民去世则称之为“死”。

同样,在人去世后所埋葬的场所也就演化去很多种规格,如“坟”、“墓”、“冢”、“陵”,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在古代,“坟”有很多种说法,如“土之高者谓之坟”、“筑土则为坟”,也就是从字面意思上看,将土堆积而上就形成了“坟”。

后来它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土葬方式,由于这种埋葬方式较为简单,只需将黄土挖起,将尸体放入坑中,再填入黄土并堆积土包,无需花费棺木钱和立碑钱,也就普遍流行于民间底成劳苦大众中。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坟”这种葬法是用于那些死不瞑目、含冤而死之人。因为坟葬土包垒起,意为死者心中不平,含有冤屈。如商纣王时期的比干因被陷害而死,等到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后,比干的坟就被加高,寓意为“鸣不平”。



“墓”常常与“坟”结合在一起,即“坟墓”。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坟”是有土包垒起,“墓”则没有垒土包,而是地表平坦。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别呢?

因为在古时候,“墓”字同“莫”,而“莫”意为黄昏、夕阳西下,死者正式在此时下葬,和太阳一同隐没,因此,墓葬并不会向坟葬那样垒起土包。所以在古时候有一种说法:“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推平,不植树称墓。”



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埋土不如坟葬那样高耸,没有标记,不利于分便以及祭奠。所以发展到后来,墓葬演变出了立碑、刻墓志铭等习俗。同时,墓葬需要准备棺木,棺木又分为许多种,如楠木、梓木,这类材质的价格都比较高,并且立碑也需要准备石料请木匠雕刻,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花费,所以墓葬一般适用于富庶的大户人家。




“冢”在说文解字中意为高大的坟,也指将死者盖于墓中。“冢”与“臣”结合成“冢臣”,则寓意为朝廷重臣。

与墓相比,冢显得更加高大气派,但是即使家境富庶的大户人家有足够钱财建造的墓,也不能称之为冢,这种称呼多用朝中有官职、有贡献、身份尊贵的王侯将相。



同时在古时候还有一种名为“衣冠冢”的叫法,这指的是战死沙场的将士因找不到尸首,在安葬时只能用将士生前的衣冠代替,供后世祭奠。




陵,同“阜”,即大土山,而发展到后来,陵又成为了皇帝坟墓的专称。

在中国封建王朝,帝陵的修建往往是在皇帝在位时便已经开始了,同时为了展现皇权的威严,帝陵的选址和规模都很有讲究,而在建造中可谓是大兴土木。就比如秦始皇陵,在秦始皇驾崩后,皇陵依旧没有修建完成,可想而知其规模有多庞大。



同时,皇陵在修建完成之后,会有许多奇珍异宝,价值连城的古迹文物随皇帝长眠于陵中,如清东陵被盗后,就曝光出无数的文物,以及新中国时期在郭沫洛的领导下挖掘的定陵,也发现了许多的文物古迹,但有由于技术原因,许多文物损失惨重。

直至现在,如明十三陵,秦始皇陵等帝陵都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彰显着封建王朝时期皇家的气派与威严。




旧时楼台月


活着,人有贫富,家有大小;死后,坟、墓、冢、陵,都是人生最后的那个家,同样区别大着。



坟,筑土为坟

《礼记·檀弓》注:“土之高者谓之坟。地下有故人棺木,地面堆起“一抔黄土”,呈圆锥形。

至于为何是圆形土堆:据说谐音“缘分”。所谓前生今世来生有缘,是对逝人的思恋和哀思。

另有说法:坟,圆堆而方坑,意即“天圆地方”。寓意人生和谐,去者圆满,生者顺利。



墓,穴地为墓

和坟不同,墓上面是平的,没有圆形土堆。

早期有说法:坟有土堆,意为不平,含冤而死;墓为平地,意为无冤。便于亲友识别,就立碑为记,供给亲友祭奠。



冢,多为显贵

冢,基本意思除了“坟墓”,另外有“大”、“长(zhang)”、“山顶”之意。可见,在级别和地位上,“冢”大于“坟”和“墓”,即,更大规模的坟墓。

所以,“冢”占地更大,土堆更高,看起来更气派。通常埋葬有身份之人,诸如贵人将相等,或者有功之人。古代将士征战沙场,常有尸首难找的情况,便以衣物代而葬之,曰“衣冠冢”。



陵,帝王之家

即“帝王陵”,象征权利地位,坟墓的最高级别。

这种陵墓代表埋葬者的身份。首先,建造点都讲究风水,多依山傍水,建造耗时耗力耗资。陵墓,规模庞大,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更有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比如,黄炎二帝陵、秦始皇陵等。

所谓“陵”,多为古代帝王之家。封建社会以后的“陵墓”和之前的性质已不同。比如今天各地的“烈士陵园”,是为后人追思和祭奠先烈。






总结:

有土堆者,谓之坟;平而无堆者,谓之墓;坟高大者,谓之冢;帝王之家,谓之陵。


上弦月A


坟,墓,冢,陵描述的都是安葬逝者的地方,即是相同的意思又为何采用了四个不同的字呢?这就要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老祖宗根据葬主生前的社会地位以及埋葬形式的差异,将逝者安息之地进行了分类,也就有了坟,墓,冢,陵的差别。

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坟,墓,冢,陵吧!

坟,土之高者谓之坟

墳,墓也。——《说文》 坟,冢。秦晋之间谓之坟。——《方言十三》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 • 檀弓上》 登大坟以远望兮。——屈原《九章 • 哀郢》,在东周时期,墓而不坟,不树不封。意思是说,古时候的墓是没有土堆的,也不种植树木和立碑文。

几千年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各族人民盛行土葬,即以“墓”的方式葬死者。“墓”与“没”声近,有埋没的意思。据说,上古的墓是没有土堆的,这跟我们现在的墓地很不一致。

坟,平民所称谓也,墓,士之称谓也,冢,诸侯所称谓也,陵,皇帝驭龙归天,所葬之处称之为皇陵,比较常见的是炎帝陵(湖北随州),明太祖朱元璋皇帝(南京紫金山孝陵),近代,由于孙中山先生领导民主革命,推翻满清,结束帝制,所葬之处,称之为中山陵。至功至伟者,所葬之处称之为陵,不过分。

冢,高坟也。——《说文》

曹操说袁术是冢中枯骨,而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埋之衣冠冢,称冢。

墓,从土,从莫,莫亦声。“莫”意为“黄昏”、“夕阳西下”。“莫”与“土”联合起来表示“在黄昏时刻下葬”。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推平,不植树者称墓。辨析:坟与墓:坟字繁体从土从贲,“贲”意为“前冲”,“土”与“贲”联合起来表示“冲天而起的墓”。墓字从莫,莫字意为日在草丛之中,时当黄昏,太阳下山,死者此时下葬,与太阳一起隐没,故墓葬不垒坟包。结论:坟者有土包耸起,表示死者有冤屈,心中不平,如周武王克商,命令加高殷王子比干之坟,即表示比干死得冤;墓者地表平平,表示墓主系正常死亡,没有冤屈)

陵,古代“陵”,专指皇帝的坟墓,今日含义扩大,“陵墓”可以指王公贵族、国家领袖、民族英雄、伟人,或现代著名人物的墓地建筑。古代安葬(入土为安方为安葬,不入土存放在地上者为厝)名称分别,帝为陵、圣人为林、王侯将相为冢、士大夫为墓、平民百姓为坟。

陵,皇帝所葬之处。至功至伟者所葬之处亦为陵。陵墓一般规模宏大,建筑华美,具天下能工巧匠,所打造的。例如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陵寝,用铁水浇铸墓道,唐末,黄巢发百万大军,发掘陵墓,但是无功而返。秦始皇帝陵,规模宏大,发役者70万,秦王嬴政13岁登基开始就修建陵墓,到死修建了40年时间。传闻工匠皆被坑杀于陵墓中,二世胡亥矫诏令蒙恬,扶苏自杀,为始皇帝举行大葬,宫女,嫔妃皆生殉。此后历代帝王废除了生殉制度,直到朱元璋皇帝驾崩又恢复了人殉制度。所以历代帝王,有仁名在外,文治武功,但却残忍之至。

不管,坟,墓,冢,陵,也好,对于国人来说,是对祖先的追思,祭祀我们的先祖,团结国民的精神。在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敬畏。


子非魚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坟,墓,冢,陵,都是人们一个最终安息之地。

但是这四个名字还是有区别的。

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普通坟地,将死者埋进挖好的坑之后,挖出来的土回填,在上面形成一个向上凸起的土丘,就是坟。这个名词,最后还演化为动词,有起土堆,筑坟的意思。这样一个隆起的小土堆,也是一个标志,标志着这个地方长眠着一个先人,

墓是指没有土堆的埋葬之所,其实在外国,这种没有土堆的墓倒是比较常见,如下图:

其实这也是古代比较原始的一种埋葬方式,人死了挖坑埋了,然后推平,树立一个标志。

《礼记·檀弓》有记载:“古也,墓而不坟。”就是说很早以前,人们都是不建土堆,直接埋了的,这也是比较原始的一种墓葬方式。《史记·文帝本纪》记载:“不治坟,欲为省。”汉文帝比较节俭,于是就不堆搞坟,说明起坟是一个比较费人力物力的事情。

冢是规格比较高的墓葬了,往往土堆也比较大,冢的本意就是“高而大的坟”。

能够使用冢的,都是一些地位比较高的,王侯将相之类的,比如“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王昭君,这种能青史留名的。正因为如此,冢也有地位高,大的形容词含义。

此外冢还有无名之坟——)野冢。没有埋葬尸体的坟——衣冠冢。等等并非真正埋葬死者的坟墓——疑冢。

陵,这是帝王之葬所,我们都不陌生,陵墓一般都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地宫,安棺椁,起高大土堆,最后还要在地面上建陵寝,等等。

如临潼秦始皇陵,关中唐十八陵,明十三陵,清东西陵等,都是规模宏大的帝王皇家陵墓。

以上便是坟,墓,冢,陵四个的区别。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