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少子化 杨泮池:学校存亡交市场机制

少子化衝击自今年白热化,台大校长杨泮池接受评鑑双月刊访问时表示,学生数减少使每位学生拥有更多教育经费,应集中资源来提升学生竞争力,学校存亡交给市场机制。

高等教育评鑑中心基金会5月出版的最新一期评鑑双月刊,访问国立大学校院协会理事长、台大校长杨泮池对少子化衝击的意见。

杨泮池表示,把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当成高教生死攸关的「大限」,是从学校角度看问题,这是倒果为因,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好学生,而不是为了办学校,学生数减少后,每个学生可享受到更多高教资源,学校可以把学生教得更好,让学生得到更高品质的学习,更有竞争力与能力,反过来从学生角度看,这是危机也是转机。

教育部提出5年内让50所大学合併转型政策,杨泮池认为,台湾现在的大学数目的确太多,市场机制无法不面对,教育资源应该更集中,高教的方向是让孩子更有竞争力,而不是只关心有多少大学未来会变成怎么样,政府应跳出学校框架,站在更高点思考台湾的高教问题在哪里。

但学生人数减少,难免会影响学杂费收入,杨泮池表示,以目前经济情势来看,国内大学要大幅调涨学杂费并不容易,除了政府经费挹注和学杂费收入外,大学还有许多开源的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管道就是与產业连结,将外界资源导入校园。

杨泮池指出,现在大学教授的薪资缺乏国际竞争力,台湾要如何留住人才,政府应松绑相关法令,将產业资源引进大学,例如开放大学设立衍生企业,让研发成果產业化,让老师开公司、借调至业界,如此才能将研发成果產业化,也让外界资源得以进来,大学才能更有竞争力。1050501

(中央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